买入不急卖出不贪,成功逃出几轮熊市 两位老人爱炒股,20多年不停手
股市跌宕起伏,给股民带来欢喜与伤痛。惠州市不少经历多轮牛熊市转换的老股民,渐渐步入老年,他们有哪些炒股故事?近日,记者走访了某证券公司演达大道营业部,采访了两位有着20多年的炒股经验的股民。“他们每天都会到证券交易所,比我们上班还积极。”营业部总经理黄静清说。
人物:61岁李姨
炒股20多年,是唯一兴趣爱好
今年61岁的李姨是资深股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炒股一直是她最大的爱好。“这是我的一种寄托,是快乐的投资,自己有把握就做,没有把握就不做。”谈及股票,李姨说这已不单是一种投资,还是她唯一的爱好,她的寄托,“一天不谈股票,就浑身难受。”
上世纪90年代初天天开车去深圳炒股
上世纪90年代初,李姨从朋友那获知股票的消息,就和几个朋友天天开车去深圳炒股,当时惠州还没有证券交易所。“那时才1600多点,也没有那么多股票,才十几只股票,我们也不懂,看到"华发",感觉名字很好听,就买了,当天就赚了两万多元,当时我们的工资才几十元,感觉比上班都好赚。”作为敢于“吃螃蟹”的股民,她很早就在股市中尝到甜头。
“当时还没有电视可以看大盘,就摆了一块黑板,上面写着股票信息。买卖写单后,再去查是否成交。”说起最开始炒股的经历,李姨感慨道,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不仅有电脑、电视随时监控行情、交易,还有专门的大中户室,她们当时买卖下单都要去证券柜台排队,让工作人员帮忙下单。
几轮熊市来临前,她都成功逃出
证券市场瞬息万变,不断创造着一夜暴富的神话,但转眼成空的悲剧也相伴相随。炒股20多年来,李姨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炒股方式。在证券营业所座位上,贴着这样一句话“买入不急,卖出不贪,止损不拖,品种不散”。这是她的座右铭,也是她炒股的原则。“买入不急,如果要买入哪只股票,我会把价格算好,不到那个价位,我宁愿不买;卖出不贪,我只要赚点钱就走;止损不拖,只要发现亏损,立马抛掉;品种不散,每次操作的股票品种不多。”
这16个字说起来容易,做到却很难。“我朋友有一个特点,高的时候不会卖,跌得很恐怖的时候,他们就打电话来,问要不要卖。其实(股市的顶和底)是有规律的,如果那些阿公阿婆卖粽子的都来问你股票的时候,你就该卖了。我一经过交易所,那些卖粽子的来问我,要买什么股票,我就告诉他们,好好卖好你的粽子。果然没多久,大盘就狂泻。如果没人问股票,个个都说被套牢,交易所冷冷清清的时候,你就可以来了。”随着时间推移,李姨的朋友都逐渐离开股市了。
炒股20多年,证券市场经历过多轮牛熊市转换,暴跌、股灾、血流成河对李姨来说感受并不深,在这几轮熊市来临之前,她都已经成功逃出。“我没有很成功的典范,但逃顶和抄底比较能够把握,我的优势就是逃得到顶,抄得到底。但我们不是赚大钱的人,只是感觉很快乐。如果被套住,血流成河、天天亏损的话就不想玩了。”
每天准点到证券交易所“上下班”
“刚开始什么都不懂时赚钱,等稍微懂一些反而是亏钱,亏钱后,就分析原因。”李姨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股票。“她都可以拿全勤奖了。”和她一起炒股的股民这样评价她的勤快。除了近两年,从炒股以来,李姨每天准点到证券交易所“上下班”。上午交易所一开门就到,下午直到交易所关门才回去。除了在交易所,她每天会把当天的收盘价登记下来,回家还要花两三个小时分析研究。“炒股比上班还积极,我没有其他爱好,就喜欢股票。”
“我家人没有意见,他们都很喜欢,小孩有家婆和保姆帮忙带。”对李姨炒股,家里人都很支持,每年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他们还会一起讨论研究。
这两年来,因身体原因,李姨逐渐减少花在股票上的时间,即使这样,她每天还是会到交易所。炒股让她结交了一帮股民朋友,也和交易所的工作人员成为朋友,交易所年会或有一些大型演讲,也会邀请她。“也可以在家操作,但总感觉是一件事情,每天都要来一下,来了和大家交流一下,交交心。”李姨笑着说。
人物:55岁王姨
每天看新闻联播,留意新闻热点
初见王姨,她穿着一件碎花旗袍,头发整齐地盘在脑后,手拿着钱包,穿着低跟鞋缓缓走进房间。如果不是采访地点在证券交易所,记者很难把她和炒股联系在一起。她一坐下,聊起股市,滔滔不绝,股票于她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惠州市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成立,她就入市了
今年55岁的王姨刚从单位退休,与股票的缘分要从1992年说起。那年惠州市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成立,她就入市了。因为要上班,没那么多时间去证券交易所,查询行情、买卖股票都是通过电话,要炒股需带着现金去交易所。
“那时候证券交易所人山人海,但治安很好,都不用担心钱财安全。”她在股市里挖到的第一桶金来自“西非国际”,一天可以赚一两千元。为了炒股,有空时她每半个小时打电话给上交所,询问当时的成交量,记录下来。到上世纪90年代末,炒股用的寻呼机出现,她自己花钱购置了一台,才结束每天打电话询问行情、交易量的历史。
为了炒股,她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每晚的新闻热点都会很认真听。偶尔也会翻阅一些财经类的报纸和杂志。每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都会关注,还会和同事一起讨论。上班之余,她每天在家分析盘面走势、看个股,分析股票的市盈率、市值以及公司的盈利情况。
从一顿饭中判断股票走势,结果如她所料
“炒股我很感性,我很相信自己看到的、分析的。”说起炒股,除了分析大盘以及个股以外,她对于股市大环境以及公司的经营也十分在意。
2000年时,她和老公去深圳,去到一间四星级酒店所在的餐厅吃饭。一进去,里面装修十分豪华,服务员态度也很好,间隔2米左右的位置就有一位服务员。这在很多人看来,是高端、豪华,是很好的服务体验,却让她感觉很惊吓。因为她手上恰好持有这家酒店的股票,看到餐厅中服务员比客人多,当时她就觉得不好,认为这个公司的经营会出问题,股票价格肯定要跌下来。“第二天,我就向朋友建议,卖掉这只股票。果不其然,过了几天,那只股票的价格开始狂跌。”王姨说,这件事情让朋友觉得她很厉害。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大楼遭到恐怖袭击。当天晚上,她从新闻中获知事件后,她立刻通知朋友,让他们把手中的股票都清掉。对此,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她凭什么能够如此断定。第二天9点她就把所有股票全部填单,以昨日的开盘价或是当时的买入价,全部抛掉了。当天9点30分开市,大盘全绿,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多个交易日,大盘都在往下走。“这么大型的恐怖袭击发生,一定会引起国际金融动荡。直到现在,看到有恐怖袭击事件发生,还有同事询问我是否要操作。”
将股市当作朋友当成寄托
炒股这么多年,她已将股票当成一个朋友,是个寄托,感觉很充实。“如果我几天不来,在股市的朋友就会打电话问我怎么了。如果我要出远门,都会提前告诉朋友们。”
与股票相处了24年,她开始以人的行为来分析它。“到顶端时,你应该这样想,它应该吃饭睡觉了,就会跌下来。人也不可能天天跑步,24小时不休息。”她将股票的涨跌称之为吃饭、睡觉和跑步。
“炒股的前提要家人同意,夫妻俩炒股一定要分开账户,可以互相提意见,采不采纳是他的事情,不要埋怨,如果埋怨就会因为股票影响家庭。”她在炒股前,已征得了老公同意,这么多年来,两人没有因为股票而吵架,两人会互相讨论,给些建议,但从不强求对方接受。
“对这个年龄来说,有炒股这个寄托,感觉很快乐,每天都有事干。”除了炒股,她还爱旅游、跳舞。
记者手记
适合自己才能享受乐趣
说起股票,很多人想到的是牛熊市、赚钱赔钱。说起股民,在不少人印象中,是盯着大盘目不转睛,涨时拍手叫好,跌时垂头丧气的形象。但通过李姨和王姨的炒股经历,记者对股市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它也有自己的规律和方法,并不是如很多人所想的那样可以一夜暴富。不去分析研究,拥有自主的分析能力,只是跟着股评或是他人来炒股,或许就只能当接盘侠。
太多人进入股市,是将其作为一种赚钱的门路,当做发家致富的捷径,但结果总是不如人意,心情也会随着股票起起伏伏。当股市成为一种兴趣,一种寄托,成为业余闲钱的试验田,或许你也会像王姨李姨她们那样,享受投资,享受股市带来的满足感,甚至在股市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王姨和李姨的生活经历、性格截然不同。李姨做事雷厉风行,痴迷于股市,20多年来准时到交易所“上下班”,在采访过程中都不时看看大盘、个股;王姨做事有条理,就连出门也要特意回家准备一番,股票只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但因为股票,一个交易所,让她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几天不见会打电话来关心。即使这样,她们操作时也不会互相询问、比较、讨论,只会在转折点时互相提醒一下。因为她们说“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她”。
或者这才是对待股市的正确方式,每个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享受它的乐趣。
(本文依采访对象要求,隐去名字)
本报记者姚亚超
新闻推荐
车主文明意识提升乱停现象少了 本月初启动的交通秩序“百日整治行动”显成效
7月初,惠州市启动交通秩序“百日整治行动”,严查违法停车、机动车闯红灯、酒驾等行为。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发现,经过整治,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