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主管改种菜建起一个特色菜园 80后洪志桥耐住寂寞顶着压力,在惠阳良井开荒搭棚

惠州日报 2016-06-02 19:45

▲洪志桥查看小番茄的生长情况。

▲特色香料血葱。

▲香料迷迭香。

▲香料碰碰香。

惠阳区良井镇,有一个超过百亩的园子,里面种了各式各样的野菜和特色蔬菜近百种,如一个植物园般。游客们前来游玩时,时常能看到一个剪着平头、有些瘦削、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的男子在菜园里巡查。有人以为他是菜园的技术人员,殊不知,这位名叫洪志桥的年轻人正是把荒地打造成该菜园的负责人,也是惠州市添信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牵头人。曾经被台风摧毁过、被大水淹过的菜园,在他的努力下又焕发生机,曾欲哭无泪的当地农民在他的带领下收入翻了几番。

大棚里种着多种罕见的蔬菜和香料

一般的菜场,几十亩种的都是同一种或几种菜,但洪志桥的菜园里野菜和特色菜的品种之多,让经常泡在乡间田野里的记者失去了用武之地,好多品种都认不出来。

这个菜园里到底有多少种植物?洪志桥自己虽然说不出个准确数字,却一口气给记者报了30几种:“田七叶、人参菜、白苏、血葱、珍珠菜、芝麻菜、富贵菜、养心菜、紫贝菜、马兰头、迷迭香、穿心莲、新西兰菠菜、樱桃萝卜、老鼠瓜、蛇瓜……”在一个大棚里,种着一些平常用量不大的香料植物。“这是迷迭香、留兰香薄荷、苏格兰薄荷、猫薄荷、碰碰香……”洪志桥对每种植物的习性及种植方法都了如指掌。

什么是猫薄荷?什么是碰碰香?洪志桥神秘一笑,让记者去闻一闻其中一盘小植物,毫无味道。然而用手指轻轻抚摸一下叶子后再去闻手指,却有一股强烈的异香,原来这就是碰碰香。“至于猫薄荷,虽然人也可食用,但猫咪在吃了猫薄荷以后,会产生一些有趣的反应。”

短短十几分钟的交谈,让人由衷地佩服洪志桥对于各种植物的了如指掌。然而他却说:“我只能算半桶水的专家。”

刚建园名噪一时,牵头成立合作社

洪志桥祖籍福建,生于1980年。谁也想不到一副农业专家模样的他,竟是金融专业出身。2007年,他在深圳一家出口玩具厂做主管。由于行业不景气,玩具厂的规模从几千人骤减至1000人,老板把转型的目光投向了农业。身为主管的他承担起了这项重任,四处找地方。2007年底,他决定在良井镇扎根,在一片荒地上盖起了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的大棚。

“当时我们的定位很清晰,就是要种一些品种奇特的蔬菜,别人都没听说过的。销售不靠薄利多销,争取以物以稀为贵来卖。”金融专业出身的洪志桥把如意算盘打得很响,每亩的人工和材料投入多少、生长期多久、收入多少均心中有数,先种个30亩,光是卖给亲朋好友就能把菜园运转起来。

那时候,他从国外进口回来特色蔬菜的种子,鱼刺瓜、香芋冬瓜、荷兰青瓜、水果彩椒等。来年丰收果然不愁卖,供不应求。2010年,他牵头成立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吸收了55户农户会员。合作社给农户提供大棚、种子和种植技术,收成后再向农户收购产品。会员们的月收入从原来的1500元,升至3500元至4000元,每个人都很开心。他们种出来的水果彩椒,还曾被评为惠州市名优产品。

当年台风天兔来袭,园子全毁了

2010年至2013年,是菜园最辉煌的时候,面积已有100多亩。每每回想起,洪志桥都觉得自豪又唏嘘。那时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灾难正在来临。

2013年9月的台风天兔,在不少市民心中仍印象深刻。气象部门多次发通知提醒市民做好准备,当天下午5时左右还风平浪静,到了傍晚7时,大家在村委会指挥下离开菜场,转移到附近的小学。直至夜里10时狂风大作的时候,大家也还没想到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觉得天气预报还挺准的。

然而,随着台风威力逐步显露,洪志桥心中的不安一点点浮现出来。电线杆被吹倒了,小学停电了,他跑到顶楼眺望菜场,隐约看见有的大棚已经倒了。洪志桥一夜没合眼。清晨5时30分,风雨才停,他急匆匆地跑回菜园,越是靠近心情就越绝望。地上白茫茫的一片,全是倒下的大棚。所有人都难以接受的是,大棚下压着的全是即将可收的菜,全都烂了。

“9月份是我们收成一个很重要的月份,这下子什么都没有了。”面对着几乎变成废墟的菜园,洪志桥的心很痛很痛,和所有农户一起欲哭无泪,这场台风给菜园造成了约450万元损失。

带着锅和油盐酱,跑上百家餐馆卖菜

“有机大棚的造价太高,我们已难以承受台风造成的损失,进口种子贸易也在逐年缩紧,有的瓜果种子我们已经无法进口了。”转型的重任,再一次落到洪志桥身上。

有着多年销售特色菜经验的洪志桥打算继续坚守阵地。“我国幅员辽阔,植物品种繁多,每个地方的人吃菜习惯都不同,好些在外地大家都习以为常的蔬果,在我们这里很有可能鲜有人知。”抱着这样的想法,洪志桥又动身到江西、山西、云南等地去寻找,很快就网罗回来一批种子。

吸取了上次菜园被毁的教训,他们这次建起的蔬菜大棚全部采用可拆卸的钢架,还挑选了不少可以露天种植的特色菜。合作社的农户们在洪志桥的支持下,重新建起了新的大棚。

由于蔬果品种的变化,多年累积下来的客户资源又重新清零。等这批新下种的蔬果开始陆续成熟,摆在洪志桥面前的问题,就只剩下销售了。

整个2014年,洪志桥开着车、带着菜,还带着电磁炉、锅和油盐酱,跑了100多家酒店、农家乐和私房菜馆。为什么还要随身带锅?“因为别人家的锅没空呀!我好不容易求来的一个与餐馆负责人面谈的机会,就当着他们的面,煮我们的菜给他吃。要不是这些负责人亲自吃过并认可,谁愿意贸然采购一些闻所未闻的菜呢?”洪志桥说。

洪志桥特别珍惜这些在困难时期出现的客户,尽管在他跑过的这上百家餐馆中,达成长期合作的只有10多家。有时候两个相隔甚远的客户只要几斤菜,他也积极去送货,哪怕亏了油钱。

成功转型搞特色游办农家乐

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候,随着各色蔬果轮番进入采摘期,菜园里已经几乎见不到一点被台风摧毁过的痕迹。由于特色菜的品种繁多,再加上洪志桥在微信上做的一些推广,菜园在市民当中又渐渐有了名气,有前来采摘的,有带着孩子来游玩认识植物的,有旅行团来参观的,甚至还有学校把这里选为“三下乡”义务劳动点的。菜园不仅周末人来人往,就连平时也都很热闹。

记者采访时正是工作日,正午阳光猛烈,有戴着墨镜、遮阳帽、一副游客打扮的人在菜地里摘菜,只挑顶端最嫩的那几片叶子摘,手里握着一把精挑细选后摘下来的菜。见到洪志桥靠近,一位女士摘下帽子开心地说:“上回我们用摘来的马兰头做饺子馅,里面加些肉和豆干,可好吃了。这次我们再带些回去,吃过我们饺子的朋友都来向我们讨菜。”

洪志桥说,菜园里好些客人来买菜,都是像这位女士这样自己摘,有的还专门从深圳、广州、东莞跑来摘菜。

去年下半年,好些前来采摘的游客向洪志桥抱怨,忙活了好几个小时,都累得饥肠辘辘了,想马上吃些菜尝尝鲜都找不到地方。洪志桥才又在菜园里扩建了一间农家乐。“有的客人原本没想着摘菜,在饭桌上尝到了美味,吃饱后又跑去摘了。”

在经历过灾难后的重建和转型后,眼看着一切又重新朝着繁荣的方向发展,合作社农户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洪志桥很是欣慰。然而,做农业就是这样,没有任何时刻能掉以轻心。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强的厄尔尼诺气候现象,对于他和整个菜园来说,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对话

“耐不住寂寞的人,哪里做得了农业”

记者(以下简称记):除了天兔,还有经历过别的自然灾害吗?

洪:当然有啊!做农业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哪怕你知道恶劣天气要来了,也难以防范,每次的状况都不一样。我们不仅是被台风吹,2008年刚开园时就曾有一场大水,把我们的有机肥全都冲走了。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做农业不是光会算数就行的。

今年的雨水特别多,四五月份都在下雨,山上流下来的水太多,前阵子把菜园平地里的一片大棚都泡了,水到膝盖深。我们正准备收获的樱桃萝卜又遭殃了。要心理承受能力、抗压性好,才能面对一次次的损伤。

记:今年的天气比较异常,打算如何应对?

洪:水要来、风要刮,我们是无法阻止的,只能从种植方面来调整。比如说,容易泡水的平地,我们干脆就种上野草,让这片地休养生息。等雨季过了,土地肥沃了,我们再来种菜。同时充分利用这里的斜坡地形,在斜坡处开荒种菜。虽然面积小了点,但风险小。好多游客说我们傻,怎么大片的平地种野草,小小的斜坡地却用来种菜?

其实,恶劣天气随时都有可能袭来,今年的强厄尔尼诺现象,等待着我们的不仅是雨水,甚至有可能干旱。今年,我们和山西、云南等地的种植基地合作,用营养师挑选的配方,推出了黑五类、十米粥、黑大蒜等健康食品,开通了网络销售渠道,游客们都挺喜欢的,也算是减少部分种植风险的举措。

记:你来惠州这么多年,家人都不在身边,不会很寂寞吗?

洪:现在不叫寂寞,2007年我刚来到的时候才叫寂寞。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没有电没有水,我在附近的庙堂里打地铺住了几个月。后来附近的小学放假了,我又跑到教室里去睡地板。

后来宿舍建好了也通了电,还是只有我一个人住,没有电视、电话,每天晚上就只能看书,以至于会计师证、还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证书,我都考到了。

曾经在没水没电的时候,有过放弃的念头。但看到现在的情形,我还是很高兴自己坚持了下来。耐不住寂寞的人,哪里做得了农业?

记:你的家人如今都在哪里?

洪:我太太在深圳工作,不久前调来了新圩,周末她就会过来。孩子在老家念书,和爷爷奶奶一起,放寒暑假就来找我。他自己坐大巴来,又坐大巴回去,应该算是候鸟儿童吧。有一次有朋友回老家顺带送他回去,他哭了一路,说不想离开爸爸。每每想到我都觉得好心酸。但是我多次让太太和孩子来这里工作、念书,他们都不乐意,觉得太无聊了。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谢楚琪 朱如丹 统筹 本报记者谢楚琪

新闻推荐

学用结合以学促做 提高政协履职水平 陈训廷在市政协机关“两学一做”主题党日活动上强调

本报讯(记者潘高耸通讯员黄小华王丹)按照市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部署,结合纪念建党95周年活动,昨日,市政协机关在位于惠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