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发力创新驱动助力升级发展 2014年以来全区规上企业技术改造累计投资218亿元占全市43.2%

惠州日报 2016-06-07 19:28

大亚湾科技创新园。

大亚湾科技创新园鸟瞰图。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院长纪红兵教授(左一)带领刚进站的博士在实验室开展研发工作。

金百泽云创工场已引入10个孵化团队进驻。

■更多资金投向科研活动:2014年以来,每年财政投入不少于1亿元,用于支持创新创业;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R&D)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1.54%提升至2015年的2.63%。

■更多高质量的奖项和专利涌现: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产学研创新奖1项,省科技奖6项,市科技奖6项;2015年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14.04件,高于全省3.4件。

■更多创新人才和团队涌入:共引进进站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7人,长江学者1人,市“天鹅计划”领军人才9人,博士后6人,博士33人和科技创新创业团队18个。

近年来,创新引擎的强大动力在大亚湾区经济发展的跑道上日益凸显。201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增幅67%,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55.2%,高于省16.2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于省38.17个百分点。2014年以来,全区32.3%的规上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累计投资218亿元,占全市43.2%。

创新,已成为引领大亚湾区发展的第一动力。

构建平台

大亚湾科创园创建国家级精细化工专业孵化器

今年3月18日,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大亚湾区启动运营。这是继大亚湾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石油和生物能源检测重点实验室、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石油大学-惠州炼化联合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大国家级研发平台后,大亚湾区搭建的又一国家级研发平台。4大国家级研发平台同时发力,为高技术人才与企业、科研机构搭起桥梁,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走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子。

矗立于淡澳河畔的大亚湾科创园,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是大亚湾乃至周边最具活力的研发孵化平台和创新创业高地。至今,大亚湾科创园累计引进研发机构、总部经济、孵化企业、中介机构74家,孵化企业毕业24家。正打造研发孵化一体化平台,创建国家级精细化工专业孵化器。

惠州市金百泽电路科技公司是大亚湾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内首个 “柔性制造工厂+智能硬件加速+创客互联网平台”的众创空间和民营孵化器———云创工场的创办者。目前已获得2016年获省科技厅 “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立项,成功孵化出包括光子锁、智能洗衣机模块等多个智能硬件产品,成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今年5月16日,广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15年“广东省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人才名单,该公司董事长、金百泽科技集团总裁武守坤博士成为大亚湾也是惠州市2015年入选“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的唯一一位。他告诉记者,“我们的孵化器成立不到一年,已经吸引10个孵化团队进驻,因为毗邻深圳,其中不少是来自深圳的智能硬件创业团队。”

如果说“孵化器”是大亚湾区创新驱动的动力源,那么“加速器”就是助推力。近年来,大亚湾区着力加快“加速器”的配套建设,致力于建成“科技研发+企业孵化+加速成长+产业升级”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科技创业型企业提供从孵化到加速再到产业升级的全链条服务。2015年1月,石化区加速器投入运营,致力于打造高端精细化工领域专业加速器,目前已有艾利荣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入驻;同年10月,西部综合产业区加速器启动,服务于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智能穿戴等领域,目前已有皓赛技术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入驻。

近年来,很多高校院所产生了大量专利,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打通产学研,把这些专利与市场、与产业对接,变成创新产品,将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大亚湾成功促成校企产学研合作科技研发项目46项(其中省项目8项、市项目9项),已完成35项。推动中海油炼化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在科创园组建研发中心,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高校合作建立中海炼化石油化工院士工作站。坐落大亚湾的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汇聚43名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15名省级科技特派员,与区内16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本地企业共建了7个工程中心,成功孵化4家企业。

大亚湾区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同样不遗余力。目前该区建有包括国家石油和生物能源检测重点实验室在内的13家认证检测机构。该区还有13家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包括省级工程中心4家和市级工程中心9家。

强化内核

打造人才科技载体平台

今年5月19日,科技部公布2015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院长、化工专家纪红兵入选科技部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名单,成为大亚湾区乃至惠州市唯一入选该年度创新人才推动计划的人才。“当初我带领团队来到大亚湾,是大亚湾对利用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打动了我。”纪红兵说。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去年获称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也是目前省内唯一一家专业服务石化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

在大亚湾区,像纪红兵这样的“大腕级”高新技术人才并不是个例。

2014年12月,大亚湾区引进首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香港科技大学弭永利教授,今年4月,弭永利教授带领的创新团队成功研发离子液体产品,并进入产业化运营模式,将打破国外高纯度离子液体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回忆起当初进驻大亚湾时,弭教授说:“大亚湾专门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开启登记注册审批 "绿色通道",仅用了一天时间就为我们办结3项证照。”

2015年初,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孙敬玺博士在几次深入考察对比后,最终带着他的“光通讯器件研发及产业化”创业团队选定科创园作为“婆家”进行研发孵化及产业化。如今,其团队研制成功的激光器、探测器自动耦合机,已实际应用于光器件产业化。谈到为何选择落户大亚湾,孙博士说,大亚湾对科技创新的尊重和支持,以及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打动了他的团队。在皓赛公司成立之初,政府就在资金方面给予很大支持,帮助公司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公司去年实现产值1800万元,预计今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

他们,仅仅是大亚湾区近年来加大人才引进、助力创新驱动的缩影。

近年来,大亚湾区始终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相继研究出台多份中长期指导性文件及系列配套文件,设立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投入4500万元。

同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博士的叶伟平和徐俊烨夫妇放弃在世界知名药企优越的工作环境和高薪工作,回到国内创业。他们考察多地后最后选择大亚湾,成立了惠州莱佛士制药技术公司。莱佛士制药公司的合伙人安杰(Andrew Phillis)是新西兰籍博士,谈到大亚湾的创新创业环境,安杰感受颇深:“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当地政府高端人才生活津贴、租房津贴及子女教育等多方面的帮扶,让我安心投入产品研发,非常nice!”

在这样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带领下,“高纯度离子液体研发生产项目”、“高速光纤通讯器件及模块项目”等一批前沿关键技术创新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在大亚湾开展。

成果显现

中海油惠州炼化一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何紧紧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的机遇,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应用,推动价值产业链从低端向中高端不断延伸?近年来,大亚湾区大胆探索,不断实践。

其实,大亚湾石化产业在领先技术和管理的坚实基业,早在多年前就已夯下。中海壳牌进驻大亚湾时,通过国际招标引进了13项专利技术(其中有6项为壳牌的),在同行业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中海惠炼二期项目作为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炼化一体化项目,则按照“技术领先 卓越管理 精品工程”标准建设,炼油部分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汽油脱硫技术,成品油标准提升了两个档次;化工部分与壳牌集团强强联手合资建设,引入壳牌独有的专利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石化区以炼油、乙烯两大龙头项目为依托,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翘楚进驻,已落户项目共计78宗,其中由世界500强企业投资31宗。大项目、优质项目云集,成为广东省唯一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石化产业基地。

技术革命带来创新成果喜报频传:2015年,中海油惠州炼化“高酸重质原油全额高效加工的技术创新及工业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这一殊荣使炼厂多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高酸重质原油资源价值最大化。同时,这一奖项也是惠州市目前所获得的最高等级的科技进步奖。

作为全球顶尖的特种化工产品公司,科莱恩医药惠州工厂将成为其在中国特种化工产品领域的“核心”。该公司注资4000万美元的二期项目,瞄准药用级聚乙二醇(PEG)4000等系列,该产品是其欧洲研发团队集全球技术精华,最新技术应用首先投放中国市场。5月9日,该公司获得由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二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只需增加6名左右的工作人员,但产值会翻一倍有余。业内人士分析,该企业的产品由最初的常规化工品向护理品市场推进,进而向医药行业发展,对于整个大亚湾石化产业的升级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让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是科莱恩一直的追寻。该公司提早谋划,投资约2000万建设自己的实验室,并成功申请大亚湾区科技计划项目,获批为大亚湾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而宇新化工自主研发的 “10万吨/年乙酸仲丁酯工业化生产技术”成功投入生产,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乙酸仲丁酯生产装置。

今年3月22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共同宣布,壳牌参与正在建设中的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乙烯项目,该项目包括正在建设中的一套可年产至少100万吨乙烯的乙烯裂解装置和其他衍生品生产装置(总投资228亿元),建成后中海壳牌目前的产能将提高一倍。双方还将新建一套国内目前最大的SMPO/POD(苯乙烯、环氧丙烷和环氧丙烷衍生物)生产装置,该装置总投资60亿元,属壳牌专有且不对外转让的技术、装置。业内人士初步分析,壳牌公司和中海油合作进一步合作,其中壳牌公司投资将达到144亿元。

此次握手,注定双赢,表达了双方共同应对石油行业“寒冬”的信心和决心。壳牌公司全球化工负责人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说,“壳牌的最终投资决定证明了我们对大亚湾石化区发展的信心,还显示了我们对中国化工品需求强劲增长潜力的信心。”

同时,大亚湾充分发挥毗邻创新前沿阵地——— 深圳的优势,有效承接创新和产业辐射,吸引了比亚迪、域鑫科技、奥拓电子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落户。

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高功率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系统、高安全性动力电池及电池系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系统等系列项目的研究与实施,为该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外部环境低迷的情况下,2015年实现产值58.3亿元,比增19.9%。

大亚湾依托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高速光通信器件、智能装备研发、多功能离子液体等领域拥有了一批具有前沿技术的孵化企业,培育了莱佛士、银嘉环保等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拉动了经济的增长。2015年,全区先进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6.8%。

◎延伸阅读

对标深圳:主动承接产业溢出今年计划引进工业项目10宗

全面对标深圳,主动承接深圳产业溢出,是惠州融入深莞惠一体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惠州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对标深圳的主战场,大亚湾区当然不会懈怠。

继今年1月在深圳设立大亚湾区(深圳)投资促进中心实施常态化驻点招商、2月在深圳举办新年首场招商投资对接会后,3月22日,大亚湾区又在位于香港维多利亚港畔的会展中心举行惠州石化及配套服务产业合作恳谈会……

作为深圳、香港的邻居,近年来,大亚湾区把招商选资的重点瞄准在此,在制定招商图谱进行精准招商的同时,主动对接深圳东进战略,积极接受产业溢出。大亚湾区招商局负责人表示,大亚湾是深圳东进战略最直接的辐射地,将借深圳溢出效应引进附加值高的项目,今年计划引进工业项目10宗。

“我们已做好承接深圳创新资源和创新产业的准备,正在西部综合产业区打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物联网、生命健康、新能源制造等5大创新产业园区”。大亚湾区工贸局负责人介绍说。

◎相关链接

“1+7+N”政策体系基本构建

大亚湾高度重视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设,基本形成了“1+7+N”政策体系,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总体方向和路线图。

2015年7月,大亚湾区出台了《大亚湾区委、管委会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同时,《大亚湾区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大亚湾高等级研发平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大亚湾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大亚湾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大亚湾区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工程实施方案》、《大亚湾区创新成果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大亚湾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构建工程实施方案》、《大亚湾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与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七大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大亚湾区关于促进创客发展扶持办法》等一揽子政策相继落地。目前,大亚湾区正在实施的科技创新相关政策超过24个。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张斐

新闻推荐

111所学校有了“阳光厨房” 惠州市食品安全考核成绩大幅提升去年等次为“优”排全省第四

博罗中学食堂装上摄像头,学生通过视频可监督厨房卫生。《东江时报》记者刘豪伟通讯员蓝伟嫦摄本报讯(记者游璇钰)记者从昨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