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无偿献血者达116万余人次 惠州市临床医疗急救用血不断上升,市中心血站想方设法扩宽采血范围

惠州日报 2016-06-14 19:11

工作人员正在对血液进行制备分离。

爱心人士正在捐献机采血小板。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人们往往视之为 “珍宝”,更不愿“肥水流入外人田”。然而,有这么一群人,却一次又一次无私地向未曾谋面的陌生人分享与奉献,用自己的一滴滴鲜血浇灌出他人在绝境、险境中的生命之花。今天是“世界献血者日”,又一批默默无闻的献血英雄光荣受到表彰,用特殊的方式庆祝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记者特此走进惠州市中心血站,采访了该站副站长万小春和部分献血积极分子,听他们讲讲献血那些事儿。

案 例

坚持献血7年身体越发健康

每天上午10点左右,8辆流动献血车先后从市中心血站驶出,深入街头闹市,有时还分别进农村、进社区、进高校、进企业,寻找采集血源。随后,这些爱心人士的新鲜血液将被快速运回血站,进行一系列的检验和制备工作。据了解,这8辆献血车加上在人人乐、平湖门等设立的定点献血屋,以及市中心血站里的采血室,惠州市平均每天的采集量达到7.5万毫升,基本能满足全市各医院临床医疗、急救用血需要。

据了解,目前血液采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采集全血,也就是在流动献血车上抽取新鲜血液,每次耗时一般为10分钟左右;另一种是采集血小板,即通过血细胞分离机等特殊设备,将血小板成分收集到储存袋中,并将其他血液成分 (如红细胞等)还输给献血者。目前,惠州市的血小板采集通常在市中心血站的采血大厅进行,每次采集过程需45~60分钟。

在献血车上,不少爱心人士都坦言自己是“第一次”,或紧张、或兴奋。而相比之下,市中心血站采血大厅的献血者则显得淡定许多,54岁的黄小清便是其中一位。填表、验血、体检、入室献血……作为这里的“常客”,黄小清对献血流程轻车熟路。很快,她就已在采集血小板的设备旁,盖上薄毯半躺着闭目养神。

“我住在南坛,但我通常每周会过来(市中心血站)两次,有时也会跟着献血车到县区参与宣传。”黄小清告诉记者,她第一次献血要追溯到2009年,是经朋友介绍而尝试的,“当时家里也不理解,但是我就觉得献血后身体没大碍,而且自己也有看书看报了解过献血知识,知道献血是没坏处的,就一直坚持到现在,大概献过50多次了。”

她回忆说,事实证明,献血之后,她的身体反而越来越好,她也时常发动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无偿献血,去年她退休后便干脆加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我会坚持到最后,到不能献为止”。

点 赞

惠州市共有116万余人次献血224.3吨

市中心血站副站长万小春表示,像黄小清一样的献血积极分子有很多。“市中心血站已成立21年,血液供应面向惠州市105家医疗机构。自《献血法》实施以来,很多市民都逐渐有献血救人的意识,主动参与无偿献血,部分热心市民还于2006年8月成立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如今,该队伍已有680余人。”

据介绍,1998年10月1日,在中国献血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一刀切断延续了数十年的有偿献血历史,在全国推行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据市中心血站统计,截至2016年5月,惠州市共有116万余人次献血,采血量达224.3吨,位居珠三角前列,有力保障了全市临床医疗急救用血的需要。惠州市已连续5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惠州市共867人在2014~2015年度的无偿献血工作中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而这些献血者中,有的成了别人的救命恩人,有的则无意当了受益者。因为根据《献血法》的规定,本人无偿献血1000毫升以上可以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

然而,也有不少普通市民表示不解:无偿献血为何有偿用血?万小春告诉记者,患者支付的费用并非血液本身的价格,而是采血、运输、加工、保存的费用。

献血车采集的“爱心血液”被运回血液中心后,经过初步分拣,血被送到成分科,送入离心机运转,分离为血浆和悬浮红细胞,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在血液分离的同时,对应的血液标本要被送到检验科,进行ABO血型、Rh血型、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等一系列检测,还有极为严格的两次酶联检测和一次核酸检测,确认是否含有血液传染性病毒,确保血液安全。然后通过专业设备将血液成分进行加工制备,比如为避免输血反应,要过滤掉白细胞等,再按相应要求分开储存,最后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输送。这一道道程序和环节,都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共同构成了这一袋袋血的成本。

提 醒

Rh阴性血型者可加入交流群

记者从市中心血站了解到,从多年的采血情况来看,外来工是惠州市无偿献血的主力军。近年来,惠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稍有减少,血液供应量偶尔也会出现相对吃紧的情况。面对临床医疗急救用血不断上升的态势,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想尽办法积极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除了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市中心血站还加大外采工作力度,加班加点,多出车次,开上街头,开进乡镇、企业、工厂和学校,延长采血服务时间,扩宽采血范围。在献血淡季,工作人员还加大团体招募力度,组织自愿无偿献血团体活动。

此外,市中心血站还针对Rh阴性引进一项技术,可将稀有血型者平时捐献的“熊猫血”保存在零下80℃的设备,将保存期延长到了10年。万小春解释,目前对血型的区分和匹配主要根据两个系统,一是红细胞系统,即分为A、B、O、AB型;另一个则是Rh系统,即分为Rh阴性和Rh阳性。汉族人中只有千分之三的人为Rh阴性,因此称为 “熊猫血”。一般情况下,在惠州市辖区医院住院的稀有血型患者或孕妇,如果医院认为患者或孕妇需要用血,会提前与市中心血站联系,市中心血站获悉后,就会从资料库里寻找合适血型的无偿献血者。如果能采集到新鲜血液,就向医院提供新鲜血液。如果采集不到新鲜血液,就会使用存放在零下80℃冰库里存放的血。据悉,使用这种冷冻血,一般需要2个小时左右的解冻时间。

据不完全统计,惠州市Rh阴性血献血人数达到1500人,占献血总人数的3‰。为了促进Rh阴性血献血者和血站工作人员的联系和沟通,市中心血站专门建立了稀有血型者交流QQ群(139566901)和微信群(13908615350),并每年举行稀有血型献血者联谊活动,稀有血型者可以加入这两个群,与其他稀有血型者建立有效联系和沟通,有需要时可互助献血。

相关链接

科学献血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健康

值得提醒的是,只有年龄在18~60周岁且身体达标才允许献血。以一般成人为例,一次献400毫升血液,仅占总血量的10%,输血后人体很快能得到补充,不会影响健康,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为确保血液质量,献血者在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在献血过程中,血站所采用的针头和血袋都是经严格灭菌消毒的一次性用品,献血者不会被传染疾病。希望广大市民能正确认识献血并积极参与科学献血,通过力所能及的善举拯救更多有需要的患者。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周婷婷通讯员黎云 黄文癶

新闻推荐

1915家公共机构名录库给力节能 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推进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上水平

惠民自行车助力市民“绿色出行”。本报记者钟畅新摄“公共机构节能是全社会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机构带头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