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平安惠州”创建的大路上 “2015中国最安全城市”建设惠州纪实

惠州日报 2016-06-27 18:33

李敏代表惠州市领取“2015中国最安全城市”牌匾。

【编者按】

平安是幸福的第一要素,没有平安,幸福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社会就难以持续稳定,也将失去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和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惠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抓治安就是抓经济”理念,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施城市安全体系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落实城市治安“精准管控”体系建设规划和财政保障等取得长足进展。

日前惠州市领取“2015中国最安全城市”排名第五的奖牌,便是最佳例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再次回眸过去一年的艰辛创建历程。

6月21日的香港,阳光明媚。

这天上午,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委托,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敏一行再次赴港,从知名第三方社会组织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领取“2015中国最安全城市”排名第五的牌匾。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评价。

无重特大刑事案件、无重特大安全事故、无重特大群体性事故……去年,惠州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创建出发案少、秩序好和上级满意、当地党政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三满意”安居乐业环境,社会安全指数再度提升,为惠州市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过去的一年,惠州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以总分90.71分的成绩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榜单第五,实至名归。”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会长桂强芳教授这样评价。

“惠州版”发展路径促进经济安全

过去的一年,惠州市深入实施“六大计划”,经济增速全省(全国)领先,经济量大质优,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全部县 (区)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实现GDP3140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居全省第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经济基础决定治安防控。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经济态势,为强化全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六张治安防控网”保障社会安全

用3年时间打造严密有效的社会面、重点行业场所和人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镇街和村(社区)、信息网络、视频监控“六张治安防控网”,落实物流基地、手机网络和出租屋等实名制管理,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确保了惠州市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网络安全。

年初,惠州市启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典型示范点培育工作,全市以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抓手,全面推进城镇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惠城区博罗县园洲镇被列入惠州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治安防控体系的县区和镇街两级示范点建设。惠城区公安分局江北派出所成为惠州市唯一的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培育单位。

试点按照主体、空间、时间、手段“四位一体”立体化多维防控模式,全力打造民生警务、智慧警务、社会化协作警务、规范警务、微警务“五张名片”。期间,江北派出所将强化依托动中备勤点、应急卡哨,以及流动卡点与特警和街面巡逻警力、保安队建立突发事件梯次响应机制,形成辐射辖区重点要害部位、人员密集场所的1分钟、3分钟、5分钟快速反应处置圈;还将以 “零发案”、“零纠纷”为目标,大力开展平安小区、平安学校、平安商场、平安单位创建活动,以发案数判定平安度,对发案少、秩序好的单位授予“星级平安点”称号,结合全面打击整治,确保辖区警情同比下降15%以上。

而去年,惠州市政法公安机关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安,“3+2”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创佳绩,综合成效再居全省榜首,强势严打震慑犯罪带来破案持续攀升和110治安刑事警情下降20.5%,驾驭复杂社会治安局势水平不断提升,群防群治基层基础坚实和队伍建设加强,群众治安意识、治安参与度不断提升,现代城市公共安全“智能安防”能力增强。

今年,惠州市被省列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培育市,与此同时分设的市、县区、镇街三级试点培育工作,标志惠州市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迈向新征程。其中涵盖的工作既有惠州市创新性的做法,也有惠州市近年来工作亮点、经验的升华。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执政理念,把创建平安惠州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狠抓治安领导责任、主体责任、主管责任、综治责任和属地责任落实,构建了“党政领导、政法公安协调、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大平安”工作新格局。

法治“红线”守护生态安全

抓生态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民生。惠州市运用法治“红线”守住生态“底线”,保持惠州的好山好水好空气,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坚持问题导向,精细管理。一整套文明创建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八大环境”持续优化,垃圾分类进村下乡,“美丽乡村·三大行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日净日美。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获评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每年否决不符合环保项目逾10%,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连续8年获全省优秀,空气质量稳居全国前列。公、检、法机关合力严打涉及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致力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等“五位一体”成效显著。

“群防群治四支队伍”建设夯实治安基础

早在2013年,市委市政府就部署为期3年(2013~2015年)的加强全市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工作,印发《关于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对加强全市镇街专职协警队、村(社区)治安联防队、社区治安志愿队和企事业单位保安队等群防群治四支队伍建设的员额比例、经费保障、日常管理及检查考评等提出明确要求。3年来,全市城乡新增各类群防群治力量6万余人,建成视频监控一类点8665个,二三类点约10万个,治安卡口109个,有效夯实了惠州市治安防控基础,逐渐实现了社会治安的“精准防控”。

如今,这四支群防群治队伍活跃在城乡各地,为发现、预防违法犯罪和侦破案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缓解依靠单一村居集体经济来源,无法维持常年基层治安联防队伍建设费用的难题,大亚湾区、仲恺区党委政府出台文件,落实“政府买服务,先重点后一般”原则,采取区财政给一点、镇街帮一点、村居出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保障了基层群防群治工作的有效运转。目前,全市形成了社会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生产安全,立体人防、立体物防和立体技防的新局面,有力筑牢了社会安全稳定的“大群防”格局。

惠州市还大力开展“雷霆扫毒”专项行动和“无毒创建”活动,“禁毒百城会战”在全国109个参战城市中排名第10名,地级市中第1名,受到公安部嘉奖表彰。去年12月23日,全国禁毒重点整治工作会议在惠东县召开,惠州市作经验发言。

去年矛盾纠纷总量大幅下降

过去一年,“创建平安惠州”注重打防管建协调发展,善打“组合拳”,谋划“加减法”,致力在时间、空间、手段与主体“四维”框架构建立体治安防控的社会体系中“补短板,破难题”,积极建设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惠州”。

在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方面,惠州市进一步压实县(区)、镇(街)主体责任和党政一把手责任,狠抓维稳各项措施的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 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始终把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连续两年集中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年”活动,围绕“涉农、涉劳资、涉环保、涉房地产、涉金融、涉问题楼盘、涉医”等重点领域,先后组织了“5+7”和“5+X”重点领域专项治理;积极探索创新“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矛盾”、“村 (居)聘请法制副主任”、“依法治企”、“法德同治”、“探索建立第三方调解机构”等法治方法和化解手段,集中攻坚化解了一批涉及面广、疑难复杂、长期化而未解的“骨头案”和涉众型重大矛盾纠纷,推动了重点领域一些突出问题的解决。

2015年全市没有发生因处置不当、激化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矛盾纠纷总量呈大幅下降态势,群众信访秩序良好。惠州市化解社会矛盾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 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惠州市坚持“预防为主,调防结合,多方配合,及时调处”的方针,构建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诉前联调、仲裁调解等相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其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作用。

以“小网格”实现“大平安”

市区中心区建立8个治安岗亭,全天候备勤巡逻,并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同时,公安机关努力争取政府支持,积极推进出租屋“门禁+视频”系统建设和社会对讲机联动系统建设,提高预防违法犯罪能力。市维稳及综治办协调房管、公安等部门,将保安亭建设、监控安装纳入老旧小区改造人大议案办理中,加强小区建设管理。此外,惠州市稳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推动职能下沉,平安建设在网格中落地,以“小网格”实现“大平安”。

公安机关从“平面化”巡防转向“网格化”巡防,实行“网格长”(由社区民警担任)制度;惠城区以小金口街道金源社区为试点开展网格化工作,列为2015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入选惠州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十大项目;惠东县实行禁毒工作网格化包干(包案)制;博罗县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全面落实重点场所网格化巡逻力量,积极开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化解矛盾等工作;仲恺区绘制了区级大网格图,制作了“智慧社区”网格化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初级系统。

精准创建“平安细胞3+X”

去年,惠州市继续深化创建平安惠州十大工程54个项目建设,按照“积小安为大安、以基层平安保全市平安”的目标要求,在“十大平安细胞建设”的基础上,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以平安镇街、平安村居和平安小区为重点的“平安细胞3+X”创建行动,做到“精准创建”。

明确 “平安村居”的19项创建标准,把创建工作落实到最基层、延伸到社会最末端,培育出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平安细胞”。随后,惠州市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做到成熟一个总结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批,在全市确定了100个具有先进性、引领性的“平安村居”作为试点单位,为惠城区小金口街道金源社区等6个试点单位挂牌。

市平安办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组织保障、平安普法等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效,实行“三张清单”每月一通报制度,及时掌握“平安细胞”创建情况和进度,确保不存盲点、不留死角。目前,全市“平安细胞”创建覆盖率达96.3%,达标率89%,形成了积小安为大安,以基层平安保全市平安的良好局面。

在全省率先设立医调委

惠州市坚持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确保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惠州市设立社会治理创新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通过资助方式,组织开展社会治理创新十大项目征选活动,鼓励全社会积极开展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率先在全省设立市及县(区)医调委,15家二级以上医院均建立了警务室、调解室,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新增保安力量89人,做到重点区域、重点部门视频监控全覆盖。同时,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建立完善打击处置“医闹”机制,基本形成“不能闹、不敢闹、不用闹”的社会氛围。2015年,全市医调委共受理医患纠纷案件176宗,同比下降42%;处理重大医疗纠纷(医闹)21宗,同比下降46%。

札记

平安创建永远在路上

“中国最安全城市”无疑是惠州市继 “全国文明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之后赢得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惠州的城市安全状况究竟如何,唯有跳出惠州与其他城市作比较,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评判。一如第三方社会组织对两岸四地三百余城市安全的评估。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惠州再度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既是对过去一年惠州市党政警民平安创建成效的肯定,更是社会公众对惠州城市安全的认可。

尽管惠州市社会安全仍有诸多短板待补、难题待解,尽管局部区域部分案件仍时发易发,尽管平安建设仍有差距,但这正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方向。

城市安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平安创建永远在路上,让我们齐心协力为创建更安宁美好的惠民之州不懈努力。

文/图 本报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谭迎疆 陈小劲

新闻推荐

年内评选第二届诚信示范企业 惠州市发布2016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点

亮点扫描■对信誉良好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办事过程中探索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信用企业免巡查、产品免抽查等制度■市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