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歌热舞中夕阳红遍鹅城 七旬老人郭秀兰组建百人老年合唱团
郭秀兰参加“鹅城舞台秀”表演。
还记得“鹅城舞台秀”上,那个身着红艳艳维吾尔服的鹤发老人郭秀兰吗?“云雀唱着歌在天上飞,帕米尔啊,我的家乡多么美,我的家乡多么美……”舞台上,她独唱一首《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散发出独特魅力,让人不由得忘却了她76岁的高龄。
在文化惠民氛围的带动下,惠城区的老人们积极发挥余热,组织参加各种文艺活动,郭秀兰就是其中的活跃分子,她还组建了百名老人参加的“红棉合唱团”。
自学成“多栖型”文艺爱好者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市“爱老助残”晚会上,“红棉合唱团”动听感人的歌声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的舞台上回荡。
一身优雅蓝色长裙勾勒出苗条身材,动作娴熟流畅,要不是看到满头银丝,观众大概会认为是一个妙龄女子在指挥大合唱呢。可这却是76岁的“红棉合唱团”老师兼副团长郭秀兰。
大家都以为郭秀兰是音乐专业出身的,但事实是,从小就酷爱艺术、有投身艺术界梦想的她,从没有参加过专业的艺术培训,最基本的音乐底子源于初中时的音乐课。
“那时的音乐课要考作曲,我写的曲子常常被任课老师赞扬并在年级中传唱。”忆起当年事,郭秀兰的眼睛笑成弯弯月牙。
1957年,广东乐团组建,在所在地区招收艺术学生,17岁的郭秀兰在400人中脱颖而出,但后因国家培养中专人才政策 (当时郭秀兰正就读中专卫生学校)而不能成行,这成了郭秀兰的终身遗憾。
“人生很长,我不愿因此放弃自己所热爱的东西。”郭秀兰凭着一股韧劲和艺术天赋,刻苦钻研,练就成歌舞双馨,会弹扬琴、编舞、作曲、指挥等的“多栖型”文艺爱好者。
退休后投身老年文艺事业
1995年,郭秀兰从原惠州卫生学校退休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业余艺术活动中。中老年人卡拉OK大赛第一名、市拉丁舞比赛第一名、省摩登舞比赛第二名,京剧舞蹈《庆澳门回归》、《咏梅》在广州演出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朋友们笑称她是“一比赛就拿奖”的人。
那段时间,她应邀担任了老干部中心金秋艺术团的编导,负责教歌编舞,成为艺术团的顶梁柱。大合唱她是领唱;跳舞时她身担编舞和领舞的重任……每次演出,她都作为压轴出场。金秋艺术团的演出也屡屡获得群众好评。
2005年,郭秀兰随女儿到深圳盐田沙头角居住,期间她又一时技痒,创作的《歌唱我们的好社区》社区歌在全社区推广,社区居民几乎人人会唱。
“我还是想着惠州,2012年,我又回惠州居住了。”回到惠州的郭秀兰马上又组建了“红棉合唱团”,自己担任老师和副团长。
现在,“红棉合唱团”有100多人(其中有6个舞蹈队)。除个别稍年轻些,其余全是60岁以上的老人,最老的有80岁左右。
“郭老师教歌特别认真、一丝不苟、要求严格,稍有差错,她都不留情面地指出并要求重唱。”团里的李阿姨告诉记者,在郭秀兰的指导下,合唱团的唱歌水平不断提高,多次在市、区、社区的演出中获得好评。
在合唱团里,郭秀兰不仅教歌、任指挥,还组织了一个女声小组唱和一个模特队。有人问郭秀兰累不累,她说:“沉浸在歌舞中的我感受到无限的快乐,为公益事业挥洒汗水和爱心也是我的荣幸,怎么会累呢?”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谢菁菁 郑国瑞 通讯员梁佩坚 刘旭香
新闻推荐
仲恺土地市场持续升温 皓翔鑫源斥资1.2亿元连拿两宗商住用地
今年以来,仲恺楼市热度不减。本报记者郭亮平摄仲恺,又是仲恺,近期来自仲恺房地产行业的重磅消息,似乎停不下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