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杨彩霞
收获 苗青 摄
“五一”前夕,我出差到武汉,返程的路上,中途要经过公公婆婆家。又有两个多月未见公公婆婆,突然决定去看望他们一下,给他们一个惊喜。在火车上,我打了一通电话给家公说晚上12时到家,家公满是兴奋,连声说好,未等我把话说完,便挂了我的电话,迫不及待地向家婆传达信息去了。半夜,下了火车,拖着行李箱,来到公公婆婆家。婆婆已经在二楼为我铺好了床,地板擦得铮亮,桌子上一尘不染,就好像是我早晨起床上班,晚上回到家一样的感觉。聊了几句,二老心疼我旅途疲累,催我赶紧上楼休息。放下行李,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酣睡到第二天上午9时,感觉所有的精气神都回来了,旅途疲累全然消失。
待我洗漱下楼时,家公已经把我爱吃的菜都买回来了:水鸭子,野生泥鳅,地皮菇,藕尖,魔芋豆腐等,热辣新鲜,带着早市的气息。还不到10时,家婆就在厨房准备了。她说今天做六个菜,要我放开肚皮吃。
婆媳二人在厨房里絮絮叨叨,一边忙活着切菜炒菜,很快六个菜便端上桌来,香气扑鼻。家公已经摆好了碗筷,杯子里倒满了他们自己酿造的糯米甜酒。家婆甚是得意,说今天心情好做出来的菜肯定好吃。坐定后,我呷了一口甜酒,每个碟子里的菜都尝了尝,做出好吃极了的夸张表情,逗得二老哈哈大笑。三个人吃六个菜,他们这是恨不得把天下美味做成一桌菜肴都摆在媳妇面前啊。这份宠爱,让我如何不感动?
在这个城市我除了二老,其他人都不认识。这样,我哪里也不必去,就天天陪着他们买菜、聊天、散步,剩下的时间便是吃饱睡、睡饱吃。除了一日三餐,还有点心、水果、糖水等东西放到我手里,催促我吃下去。本来计划住到“五一”后就回惠州的,家婆说反正你现在也不上班,过完立夏再回,我做样好吃的东西给你吃。问她做什么好吃的,她神神秘秘的,不愿告诉我。立夏那天,天刚亮,我就隐约听到楼下厨房里有响动。我看了看时间,才6时,还早呢,便上了趟厕所睡了个回笼觉。8时30分下楼到厨房一看,他们已经弄好了一大锅粥。我被这口锅吓了一跳,我看也只有什么公司饭堂、学校食堂才有这么大的锅吧。家婆得意地介绍这口锅,说是她和家公结婚后买的,用来酿酒、煮粥什么的。那时她还在乡下当民办教师,村子里人多,酿的酒啊煮的粥啊都送来送去的,没口大锅不行。我惊呼起来,那得有四十多年了吧?老公也快奔五了,可这锅还是新得很呢!不禁感叹他们上一辈人对物件的珍惜,因为每一样东西都来之不易,全靠省吃俭用。
夏粥的内容很丰富,可以说是大荟萃,里面有瘦肉末、青豆、韭菜、木耳、油豆腐丝、小笋、豆芽等十余样材料。其中最花工夫的是用黏米粉和糯米粉各一半调和捏成的小丸子,一个一个捏,这都需要时间,难怪他们要起得这么早。家婆说衡阳一带的风俗是立夏这天一定要吃夏粥,不但自己吃,还要送给要好的邻居和亲戚吃,我这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煮这么大一锅了。
家公喝下去两大碗热乎乎的粥后,装了两保温壶粥,提了两袋苹果,说是去送给他住在城里的堂哥和表姐吃。如今,不是缺衣少食的年代,老人还固守着传统,搭着公交去送碗粥给亲朋吃,这是一份何等的情意啊!天下着雨,雨水敲打着院子上的雨棚,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我劝家公停了雨再去送。但他还是拿了伞出门了,说夏粥要趁热喝才好喝,才新鲜。家婆在一旁说,他的堂哥和表姐都八十多岁了,身体也不好,见一面就少一面了,送点东西给他们吃,也是吃一次少一次了。说完,长叹了一口气。
想想我们和父母见面的日子又何尝不是见一次就少一次了呢?我们能陪伴他们的时间还能有多少?看着家公略显笨拙的背影,再看看家婆,遍布脸上的皱纹和老年斑,一头染发剂都盖不住的白发,蹒跚前行的步伐,看得出,健康和生命力正从他们身上慢慢消失。
忽然觉得,这次半道回家是我做的多么明智的决定啊!陪伴十天,我带给二老精神慰藉,二老给予我温暖和幸福。而我收获的更多吧,两位老人就像一面镜子,观照着我以后的人生路,为我的人生角色竖起了标杆,热情,善良,淳朴……很多很多。既然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可违逆,那就常回家看看,做父母衰老进程中的旁观者和陪伴者,不给自己留遗憾。
新闻推荐
稳步有序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中医科学大会惠州市筹备工作第三次会议召开
本报讯(记者董智媛)昨日,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惠州市筹备工作第三次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黄雁行,副市长刘冠贤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