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政策吸引人才 优化环境留住人才 30多家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聚焦惠州创新发展

惠州日报 2016-04-20 22:14

30多家境内外主流媒体聚焦惠州。这是采访团在TCL液晶产业园采访。本报记者邱若蓉 摄

《纽约时报》记者Paul与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创始人合影。本报记者邱若蓉 摄

“惠州有哪些优惠政策支持创新创业人才?”“"机器换人"是否会减少劳动岗位,惠州政府如何应对?”在昨日举行的“世界主流财经媒体看广东创新发展”惠州媒体见面会上,来自《纽约时报》、彭博新闻社、《德国商报》、日本NHK、新加坡《联合早报》等世界主流财经媒体及中新社、《中国日报》、凤凰卫视、《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等中央、省、港澳主流媒体记者团60多名记者聚焦惠州创新发展频频发问,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媒体记者关注的问题逐一给予详尽解答。

惠州吸引人才重在打造良好工作环境创业环境

每年财政投入10亿元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惠州在创新人才引进方面的大手笔,受到媒体记者们的极大关注。“惠州如何吸引人才?有哪些优惠政策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发挥所长?”《香港商报》记者首先向麦教猛抛出了问题。

“惠州在吸引人才方面,更多的是注重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创业环境,就等于栽好了梧桐树,吸引凤凰来落脚。”麦教猛在回应时说,近年来惠州先后出台多个人才规划和人才优惠政策,每年财政投入10亿元用于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和载体建设,计划到2020年,引进10名以上院士,博士超过1000名、高级职称人才超过1万名,为惠州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麦教猛具体介绍了惠州市引育人才的做法。一是强化人才引进。实施“梧桐引凤工程”和 “天鹅惠聚工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省内领先水平的国内外科技创新团队到惠州创业,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的专项经费资助。对引进的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顶尖人才奖励别墅一套,政府一次性专项工作经费资助100万元,每月津贴补助1万元;对引进的“长江学者”、中央“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杰

出人才奖励高级公寓一套,政府一次性专项工作经费资助50万元,每月津贴补助5000元。二是强化人才激励。设立“惠州双创突出贡献奖”,千万元重奖创新创业突出贡献人才。三是强化人才服务。打造“人才服务直通车”,实行“一站受理、全程代理、一站办结”,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落户、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签证办理等服务“绿色通道”。四是强化创新创业扶持。成立政府创新创业引导基金,重点帮扶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中小型创新企业,帮助创新创业人才解决资金难题。

引导创新资源要素在重点行业领域集聚

《纽约时报》记者问到:惠州在企业创新扶持政策上主要支持哪类企业?是由市场还是政府来决定?在打造“世界手机之都”时,如何将手机制造业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

麦教猛说,在推动创新发展过程中,惠州始终坚持“两手抓”,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多年来我们坚持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主体是企业,意味着创新的资金投入主要是企业,创新团队的组建主要靠企业,但这中间必须发挥政府“无形之手”的引导作用,就是要围绕龙头产业打造,围绕未来惠州要抢占的技术制高点,积极引导创新资源要素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集聚。

麦教猛指出,惠州拥有手机关联企业近1000家,惠州三星电子是韩国三星集团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苹果公司70%的玻璃触屏、电控系统由惠州企业生产。但目前惠州在手机方面的优势主要在制造领域,接下来将强化研发和创新,特别是未来显示技术、互联网在手机上的应用等方面,我们都正在积极努力。目前政府已制定了总体规划,着力打造“世界手机之都”,有意识地培养、培育和引导手机产业创新发展。

市科技局局长邹平生在回应时说,惠州市在扶持企业科技创新方面,主要围绕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产业进行扶持。目前政府扶持的形式比以前更多,有前期资金投入、基金投入、后补助投入等多种形式。

通过创业政策转移“机器换人”带来的富余劳动力

“一个机器人代替40个工人,这种自动化是否会减少劳动岗位?”《德国商报》记者希望了解惠州在转移劳动力方面有什么办法。

麦教猛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就单纯个体企业来看,某个企业创新发展,改进生产工艺、流程,甚至“机器换人”,必然会减少劳动岗位,但这是一个渐进式过程。从整体而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然会细化劳动分工,催生中小企业,激发创新源动力,兴起现代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劳动岗位。

麦教猛说,为增加劳动岗位,将企业创新发展带来生产一线劳动岗位减少的影响降至最低,我们认真研究出台了一些政策。一是大力构建“2+2+N”现代产业体系。在做大做强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的同时,推动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LED、生物医药等新的优势产业。我们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必然会带来更多就 业机会。二是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未来我们要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商贸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三是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惠州市持续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健全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培育众创空间,并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通知》等政策,引导富余劳动力到不同领域自主创新或实现再就业。从实践看,通过政府适当引导,统筹协调,特别是通过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好的。

惠州普惠金融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彭博新闻社记者希望了解惠州在普惠金融方面发展情况如何,是否有潜在风险?

市金融工作局局长吕小敏表示,这几年惠州普惠金融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环境搭建方面重点在社区金融和农村金融两部分。社区金融主要是银行把网点、服务点布置到各社区里。农村金融重点在行政村建立助农取款村村通等多种平台。通过这两大抓手,惠州普惠金融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惠州普惠金融机构包括互联网P2P金融、小额贷款服务等,发展态势是平和的。金融部门针对金融机构在引导、设立、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确保普惠金融服务惠州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统筹 本报记者曾兴华采写 本报记者曾兴华 邱若蓉

新闻推荐

天志家居品牌招商正式启动

部分参加签约仪式人员合影。4月15日,天志家居主办的“天志汇聚·财富共赢”暨天志家居品牌招商发布会在玉州酒店宴会厅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