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眼界!原来这是雕版印刷 慈云图书馆里市民体验古籍制作修复
▲“我也来学学雕版印刷。”
▲“原来线装书是这样做的。”
▲“什么是拓印?”
▲要这样一点一点补虫洞。
昨日上午,“书香古韵——— 中华古籍之魅力”读者体验活动在惠州慈云图书馆举行。活动现场读者云集,热闹非凡。来自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5位专业古籍修复人员或现场为读者展示传统古籍修复技艺,或向读者讲解古籍诞生流程,或辅导读者制作线装书,或引导读者体验雕版印刷和拓片制作,对读者收藏的古籍进行答疑解惑。此外,古籍知识有奖问答也吸引了不少市民排队参与。
据悉,活动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惠州慈云图书馆主办,旨在更好地宣传、展示古籍保护成果,增强市民古籍保护意识。
修复一页纸,约需两小时
在活动的古籍修复演示区,专业古籍修复人员吴小兰正在聚精会神地用补纸去黏补一页破损泛黄的纸张。纸上满是斑驳的小孔,她正要把这些小孔除去。毛笔、镊子、针锥等工具,不断在吴小兰手里切换。
“就修复这么一页纸,大概要两个小时。”吴小兰说,修复古籍十分讲究,例如要使用面粉煮的浆糊,去掉面筋后根据不同纸张的特性慢慢调制,做到 “浆清淡如水”,然后用毛笔把浆糊细细涂在破损处的边缘,再覆上补纸。
“此外,补纸也需要专门定制。根据不同年代的古籍,而使用不同的补纸。”吴小兰介绍,超出破损处的补纸还得用镊子细细剔除,重合之处要小于0.2毫米。可见,修复一个小虫洞,就足以叫“古书医生们”挖空心思。
市民带着4岁娃前往体验
在活动的雕版印刷体验区,市民刘女士领着4岁的儿子前来体验。“我儿子在学习书法和画画,今天带他过来感受一下古籍的制作流程,大开眼界。”市民刘女士说。在古籍修复人员彭道友的引导下,她和儿子用大毛笔把一块雕版涂满墨水,然后用一张纸覆盖其上,再用工具抹平,雕版上的文字便跃然纸上。
彭道友身旁的另一块未完成的雕版也引起了市民的注意。
“这个可以体验在上面刻字吗?”旁观的市民问。
“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掌握不了刻字力度,所以很遗憾这个是不能体验的。”彭道友向市民解释,制作雕版十分讲究且要求专业,制作流程先是在纸上写出一页文字,然后把文字印在雕版上,再把笔画外的部分用刻刀削去,使得字形凸出。“制作一块雕版大概需要两天时间。”彭道友说。
“古籍对于广大市民而言,因为较少接触而比较陌生,本次活动希望通过展示古籍的制作、修复等一系列生产流程,向广大市民普及古籍知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倪俊明说。
本报记者雷钦健
新闻推荐
去年惠州市对台出口贸易比增46% 市台商协会成立二十二周年典礼举行
本报讯(记者谢超平通讯员胡显记)昨日上午,惠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二十二周年暨第十一届、十二届会长交接及理监事就职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