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牵引游子心 搬出博罗湖镇下洞村的曾焕钦每年从圩镇返乡摘炒春茶解乡愁
曾焕钦在炒茶。
故土难离,老家总是有那么一些东西把游子们“牵”回来。在博罗县湖镇镇下洞村黄龙坑村民小组,把村民曾焕钦“牵”回来的是种在山里的茶。每年到了春季,今年66岁的曾焕钦就与妻子一起返乡摘茶、炒茶。寂静多时的老屋,又亮起了灯光,柴火灶又燃起了炉火,屋顶又飘起袅袅炊烟。近日,记者采访了曾焕钦与茶的故事。
早出晚归采茶炒茶
黄龙坑村民小组很偏僻,许多村民已搬到外面住,走在村子里,只听到流水和风的声音。一间大屋里传出的动静,打破了村里的寂静。曾焕钦与妻子正在屋内炒茶。
屋里柴火灶内火光闪闪,曾焕钦两手不停地在大锅里翻炒茶叶,一旁电风扇不停地转动。曾焕钦也早搬离了村子,到响水圩镇住。只是每年的这个时候,他和妻子每天都会一早从圩镇出发,花约一个小时回到黄龙坑老家摘茶。白天摘茶,傍晚炒茶,晚上再赶回响水,直到春季茶青采摘完。
据曾焕钦介绍,家里的茶园是太公留下来的,有些茶树树龄已过百年,还有300多棵茶苗。曾焕钦是现在家里唯一会手炒茶的人,用的是传统柴火灶、木柴和大铁锅。从鲜叶到干茶,全程手工制作。
曾家爱喝茶,祖传茶壶起茶膏
曾焕钦家茶园中的茶树基本上都是客家小叶种,每年从3月底至10月,平均一个月可以采摘两次。曾焕钦说,清明当天采摘的茶叶叫清明茶,品质最好,如果有胃胀气等一些不舒服的小症状,喝点清明茶就可缓解。农历五月到八月,因为雨水太多,茶品质最差;在中秋节前后,摘的茶叶叫做八月新;此后一直等到农历十一月,才采摘一次茶叶,那时候的茶叶干燥,水分不多,炒起来是一片片的,叫做雪片,味道也很好。
茶园是原生态生长,不用特别管理,只是一年会清理一下杂草,修剪一下茶枝。所以,曾焕钦家自炒的山茶,散发出一股蜜香味,口感特别的醇厚,带有柴火的香气。
曾焕钦说,家里一年四季都离不开茶。在他的记忆中,太公十分喜欢喝茶,有一个专属的茶壶,里面的茶垢有四五厘米厚。太公去世后,茶壶留了下来,家人都把它当作宝贝。但有一次泡茶时,茶壶自己裂开了,大家都觉得非常可惜。
老宅古树都是村民的牵挂
曾焕钦炒茶的老屋,已有150多年历史。古宅青砖到顶,雕梁画栋,在村里特别引人注目。老宅的天井中曾养有金钱龟,用于疏通下水管道。下水管道每一个拐弯处,还埋有大瓷缸装泥沙,所以老宅从来没有出现过下水道堵塞的情况。老宅是曾焕钦牵挂的,而让他津津乐道的,还有村后的几棵古树。
几棵婆娑的古树形成了一片小树林,一棵挂有国家三级古树名牌、树龄已150年的古榕树,一边粗大的树干被拦腰截断,断处四周已冒出新枝。村民曾佑民说,这是他们小时候的“游乐场”,也是在田里劳作的村民休息闲聊的好去处。只是,村民搬离村子后,树木四周才长出了不少杂草。但回乡的村民每次都喜欢到树下走走,重温儿时的欢乐。什么是乡愁,或许,这就是黄龙坑村民的乡愁。
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姚亚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田铁流通讯员倪思捷)4月25日上午12时27分,博罗县地税局在测试环境成功开出全市首张代征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标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