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吗? “国际不打小孩日”引发市民对体罚孩子的讨论
4月30日是一个特殊的节日——— “国际不打小孩日”。这个节日是由美国民间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发起的,也有人将这个节日翻译成“无巴掌日”或“拒绝体罚日”。借由这个节日,不少人开始了回忆:“不敢了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年少时,挨父母一顿揍后,一把鼻涕一把泪“求饶”的情景历历在目。如今,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一些家长也沿用了父母的这套教育方式。然而,棍棒底下是否真能出孝子?日前,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棍棒下的他们
记者调查
八成受访学生被父母打过
近日,记者就“父母有没有进行过"棍棒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受用”等相关问题,分别对惠州市来自小学、初中和高中的24位学生进行了调查。八成受访学生表示,有被父母打的经历。其中,来自乡镇和外来工家庭的孩子表示,爸妈较常用“打”来教育。
“我吵着要买玩具或不好好吃饭时,妈妈就会打我手掌心。”在惠州市某小学读三年级的小诺说。“我和弟弟经常因为不听话挨揍,但我知道妈妈打了我们她也很不开心。”今年10岁的小晴(化名)是惠阳区永湖镇某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有一次,她偷了家里5元,带着7岁的弟弟到家附近的小店买零食吃,被妈妈知道了。妈妈认为她不仅做了小偷小摸的事情,还给弟弟带了坏头,一怒之下用筷子打了她屁股。小晴说,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只要不听话,妈妈都会把她教训一通。
“成绩下降的时候,会被爸爸打。”几年前和家人从四川来到惠州的仲恺某中学初中学生小廖说,“爸爸常说,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像他一样做苦力。所以,只要成绩下降,爸爸就会体罚她。“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妥的,因为身边不少邻居的孩子也是这样。”
内心伤害
孩子被打后因恐惧不敢告诉别人
“有一次被老妈打得实在厉害,手臂上有几道藤条留下的痕迹,第二天上学也不敢穿短袖,生怕被同学们笑。”初二学生小张不好意思地说。在走访调查中记者发现,在有被打经历的受访学生中,不少孩子有类似想法,因为怕没面子而努力掩藏,有的还存在“怕爸妈不爱我、不要我”的恐惧。
家住市区江北新苑小区的林先生向记者反映,经常到了晚上10时左右,就会听见楼上传来打骂孩子的声音。“有时候真的打得挺凶的,隔着窗门都听得见。”林先生说,有一次,他看见那家孩子独自在小区楼下玩,就询问孩子是不是常被爸爸打,孩子先是点头,沉默了一会又摇摇头。“后来听他的同学说,他不敢说是因为他也知道自己太调皮,怕说出来爸爸会更加讨厌他,甚至不要他了,因为他妈妈肚子里已经有小宝宝了。”梁先生说。
成长苦痛
因为被打和父亲之间出现鸿沟
14岁的小光(化名)因为难以管教,目前正在接受修身养德教育。小光的父亲年轻时脾气就不太好,经常容易与人起冲突。小光一淘气,父亲就会破口大骂。比他年长9岁的姐姐乖巧懂事,更得父亲喜爱,小光觉得自己成了总被责骂的那一个。在学校,成绩不太好的他也不被老师和同学喜爱。
偶然机会下,小光发现派发零食能让不少同学向他靠拢。为了让同学喜欢他,他开始偷父亲的钱买零食带回学校。看在零食的“面子”上,确实有些同学愿意和他交朋友了。
渐渐地,他疏远了家庭,并通过“好朋友”的介绍在社会上认识了一些不良青年。“我知道他们看中我能给他们的东西,并不是真的想和我交朋友。但在外面我能受到别人的认可,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小光坦言。长期下来他偷了父亲近两万元,被父亲知道后,他又被暴打了一顿。然而,父亲的责骂、暴打,却让小光更想远离家。“我宁可被打死也不想回家。”小光说。当小光被父亲和几个叔叔捆绑去接受教育时,小光更是怒气冲天,和父亲之间出现难以逾越的鸿沟。
棍棒教育效果如何?
多数受访孩子不会因为被打不再犯错
中国古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调查中,虽然有不少家长不赞成用这种方式教育小孩,但仍有57%的家长表示,小孩犯了原则性错误的时候要打,3%的家长赞同要管教好小孩就应该打。
那么,这种棍棒教育的效果如何?在参与调查问卷的学生中,绝大部分表示,并不觉得被打了就不会再犯错。
今年初二的王腾(化名)说,小时候住在院子里的几个小男孩都比较捣蛋,隔三差五挨家里一顿揍。尽管被父母领回家好好地“教育”一番后,孩子们好一阵子都不会再往同一个坑里栽跟头。但好了伤疤忘了疼,时间长了,他们又把父母的教育当耳边风。“很多时候挨打会求饶,但并不一定认为那时父母说的话是对的。”王腾说。
而今年念高二的小范认为,并非被打都是不好的。“我5岁开始学古筝和钢琴,当时父母经常因为我不好好练习打我的手。”小范说,可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督促,她才坚持练下来了。
采访中,不少高中生认为,父母应像朋友一样和他们交流,言传身教。近半受访初中生则认为,父母应该多跟他们沟通,其次是讲道理。小学生大多则希望父母以温柔、温和的方式对待他们。
儿时常挨揍,长大后缺乏安全感
今年28岁的黄女士说,小时候常接受“棍棒教育”,现在看来很多事情都只是小事而已。
回想起每一次被打,黄女士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母女俩最常说的两句话:“妈妈我下次再也不敢了!”“你下次再做错事,看我不往死里打!”为了让妈妈不要再打她,她会不自然地哭求 “不要再打了,下次不敢了。”然而就是因为这样的话,让妈妈更加生气。
随着年纪渐渐增长,妈妈对她的体罚也少了。“现在她不会再打我了。”黄女士说,母亲的体罚确实让她对待所有事情的态度都十分小心谨慎,很害怕犯错误。久而久之,害怕做错事的心理让她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和缺乏安全感。
“工作中写份公文,我会不自觉地反复检查好几遍,深怕有错误被领导责骂。即使领导看过之后表示满意,我也依然很没自信,总觉得自己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黄女士说,如今已做妈妈的她常在思考,虽然不能肯定这样的性格是被打出来的,但如果当时妈妈多给她一些耐心和鼓励是不是会更好?“因为自己有这样的经历,所以现在我坚决不以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心理专家有话说
语言冷暴力杀伤力不比行为暴力轻
惠州市安颖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蔡宋华指出,大部分家长打孩子,主要是源于家长的父母、爷爷奶奶等也有打孩子的行为。很多长辈没有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出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以打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也会受到“家族遗传”影响,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同样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然而,随着社会环境、教育方法和理念不断变化,沿用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容易出问题。
家长对孩子施加有形的家庭暴力,让孩子感到恐惧,虽然在短时间内有效,但当孩子进入叛逆期时,会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和行为。打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孩子容易对人产生嫉妒、憎恨心理,没有安全感。于是,他们会从外界寻求安全感。谁能信任、理解、认可自己,就跟谁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三五成群的孩子若是缺乏引导,很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致使孩子去偷盗、抢劫、吸毒等等。
还有的父母对孩子实施语言冷暴力,常对孩子说“滚”、“怎么那么蠢”、“怎么像猪一样”等字眼和语句,杀伤力不比行为暴力轻。冷暴力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不懂得爱。孩子长大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骂家人。
家长要懂得尊重和引导孩子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暴力实施越多,孩子的叛逆程度就越高,由此产生的问题就越突出。“孩子就像皮球,越用力扔在地上,反弹得越高。”
目前,蔡宋华正对28名初中生进行行为教育和心理引导。离家出走、打架、偷窃、抢劫、自杀……一系列因叛逆引发的问题在他们身上凸显出来。“这些孩子,100%都经历过家庭暴力。他们已经到了家长难以管教的地步,严重的还被父母锁起来,还有被父母灌下安眠药。”蔡宋华说,一些家长存在的问题不单是存在暴力行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对孩子加以引导。“很多家长是衣食住行、生理上全勤照顾,心理上却完全缺失。”
如何才能改变孩子的叛逆呢?生活环境无暴力是关键。环境和谐,孩子也能被融化。同时,父母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的叛逆,是源于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赞扬。另外,家长要懂得给孩子道歉。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接下来的沟通、引导才有效果。“孩子其实很感性,看到别人因为自己而付出代价,会感到羞愧、过意不去,从心理上才能得到感悟。”
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陈春惠 费 燕 统筹 本报记者陈春惠
本组图片 本报采集 (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新闻推荐
晚会上的武术表演。民间文艺家在表演杂技,赢得阵阵掌声。本报讯“嘿———哈———”这是20多位“功夫小子”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