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座变电站,见证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 电力赋能河源经济社会发展
编者按:电力,被誉为“城市的血脉”,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一座城市的电力事业发展史,也是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见证史。这其中,变电站作为电力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枢纽和支撑,它们的发展变迁与城市建设发展一脉相承,它们的稳定运行事关千家万户,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日起,本报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变"看河源供电”系列报道,以河源第100座变电站即将建成为契机,透过变电站建设背后的故事,讲述河源市电力事业的成长历程和跨越性变化。敬请垂注。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1座“开关站”式变电站,到如今第100座变电站即将完工;从管理落后到如今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从经常被民众抱怨限电甚至断电,到如今电力供应充足、服务不断优化,2019年第三方客户满意度取得全省第七的历史最好成绩……梳理河源电力事业的发展历程,其始终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始终与河源这座城市“心心相印”,不断推动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砥砺前行。
特别是近年来,为满足河源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用电需求,进一步完善电网结构,中国南方电网广东河源供电局(以下简称河源供电局)以“打造质量精益管控核心能力”为抓手,精益求精,匠心打造了很多安全可靠、质量优良的精品工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通过实施100座变电站建设项目,夯实电力枢纽支撑,为河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电力服务和保障。
建设进展:河源第100座变电站建设如火如荼
近日,在220千伏越王山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越王山变电站)施工现场,几名头戴蓝色安全帽、身穿浅蓝色工装、身上装满了各式各样工具“全副武装”的电力施工人员,快速爬上铁塔,在高空下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这只是越王山变电站施工作业的一个场景。在越王山变电站3万多平方米的施工现场,数百名工作人员都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变电站,是改变电压的场所。由于发电厂多数离用户很远,为了减少输送线路损耗,电力一般要经升压变电器升高电压到500千伏甚至更高;到了用户那里,就要把高电压层层变低,从500千伏降到220千伏、110千伏,再到10千伏,最后经过配电房直接变为用户可以使用的380伏或220伏。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的就是变电站。
如果把输送电流的电线比喻成高速公路,那么变电站就相当于高速公路的交流道,车辆上高速公路前须在交流道先行加速。同理,电厂发出的电要先经过变电所升高电压才可大量快速地输送。车辆要进入市区,必须下交流道减速慢行,再驶向大街小巷。同样的,高压电须经过变电站降低电压才可依序分送各地,并逐段降低到用户可使用的电压(220伏/380伏)。
越王山变电站,是河源正在建设的首座智能变电站,也是河源计划投运的第100座变电站。越王山变电站项目于2020年3月6日开工建设,总投资约4.4亿元。该变电站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河源东南部的220千伏网架和紫金县区的110千伏电网结构,提高紫金县电网供电能力,对优化紫金县营商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河源供电局项目经理黄雨效介绍,越王山输变电工程作为河源供电局的样板工程,既要保证施工建设的高速高效,也要保证工程质量和工艺水平。因为施工范围点多面广,工地平时有施工人员500多人,最高峰时超过了900人。受疫情影响,设备厂家物资生产供应紧张,加之大范围“青赔”工作,越王山变电站建设任务繁重、压力非常大。
面对困难,河源供电局党委高度重视,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凸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党员突击队,牢牢把握“统筹推进”和“精准施策”,扎实跟进项目建设质量与施工进度。
记者了解到,施工队伍中党员与非党员员工签订“一带一”“一带多”帮带协议,通过开展相关培训,发挥党员示范带动和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先进性影响力和感召力,促使党员与群众的双向互动,紧密党员联系群众的纽带,带动广大电网工程建设者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得到了河源市委、市政府,紫金县委、县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也得到了沿线镇村和百姓的大力支持,让变电站得以顺利施工建设。
据了解,越王山变电站采用电子式互感器、一次设备智能化终端,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并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二次设备网络化。变电站所有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输出,均由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通信网络和系统。数字化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智能运行方式,全数字化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了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电网信息共享的需求。
黄雨效说:“由于增加了智能化顺控操作功能,以前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的倒闸操作,现在不到1分钟就能完成,操作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数字化变电站便于变电站的新增功能和扩展规模,提高通信系统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实时性,完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和通信网络的自检功能,可根据设备的健康状况实现状态检修,具有设备智能化、通信网络化、运行管理自动化等特点。
发展里程碑:500千伏北部电网枢纽见证河源经济社会巨变
一座城市的电力事业发展史,也是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见证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河源电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源电力人在不断探索、不断改革和不断创新中,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近年来,河源供电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广东电网公司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做强做优河源电力网架结构。一个个重点电力项目投运,使河源能源资源配置网络越来越完善,不仅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支撑了优化能源配置、拉动经济增长等重大需求。
这其中,告别没有500千伏重要电源支撑的历史,是河源电网建设的重要里程碑——2010年5月16日,河源首座500千伏变电站——上寨变电站正式投产运行,是广东省500千伏主干电网北部通道的枢纽,其500千伏线路是粤东电力送出的重要通道。
随着河源市经济社会发展及用电负荷的增加,解决当地用电压力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上寨变电站投建之前,虽然每年河源都会有变电站投运,但电压上一个等级却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到城市用电负荷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具备条件。
上寨巡维中心站站长陈文志向记者介绍道,变电站的“千伏”代表最高供电线路的线电压,500千伏变电站代表着这个变电站至少有一条线路是500千伏,电压越高,输送同样电量的损耗就越小,所以一般高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多用在长距离输电,例如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电力联网。而220千伏则是用在县区或大型用电区域之间的电力传输,110千伏低电压等级的主要功能就是降压,然后通过变压器向周边企业和居民供电。电压等级不同,变电站的重要程度也就不同,功能也不同。
据介绍,上寨输变电工程建设历经260天,总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58525平方米,工程首期建设100MWA主变一台,500千伏送电线路4回,河源境内约171千米,共366基。该工程是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省和河源市的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广东省创建“安全、优质、文明”的样板工程。
建设过程中,依照“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管理目标,河源供电局运用“互联网+”理念与传统建筑工程领域的深度融合,对工程施工现场实时进行智慧化管理,加快了工程进度,也确保了现场安全。该项目正式竣工投运后,打通了广东500千伏电网南北部通道,保障了粤东近320万千瓦电力的及时送出,提高了河源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也为河源的跨越发展提供充沛的电力支撑。
管理变迁:以前24个人管理1座变电站,如今19个人管理13座变电站
变电站作为电力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枢纽和支撑,其发展变迁与城市建设发展一脉相承,变电站的稳定运行事关千家万户,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是河源电力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在变电站建设方面。”河源供电局输变电管理所原主任廖秀暖回忆道,1963年1月17日,随着3台6万千伏安单相自耦升压变压器的投产,河源拥有了首座220千伏变电站——河源变电站(原新丰江变电站)。
当时,河源变电站因为建设了35千伏的出线,周边的学校、工地、医院等建筑以及河源县部分地区都能用上较为稳定和持续的电力。
之后,随着河惠线、河古线、河骆线、河城线、河忠线等一批电网线路陆续投产,河源变电站逐渐成为当时粤东地区的枢纽变电站,也是全省最早投运的2座220千伏变电站之一。河源变电站的竣工投运,标志着河源市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诞生,实现了河源电网与省网联结关口,掀开了河源电力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1991年3月22日,原新丰江变电站更名为220千伏河源变电站,投产后的220千伏河源变电站不仅缓解了地区变电站负载过重的问题,也提高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河源电网与省网的连接由110千伏发展为220千伏电压等级,形成了以110千伏为主干的辐射性输电网络连接各县电网,提升了河源地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随着技术进步和发展,变电站管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0年出生的廖秀暖如今已是80岁高龄的老人,在广东电力学校毕业后便进入了河源的电力系统工作。廖秀暖回忆道:“那时候很多电力设备都很落后,开、关闸都需要两个人同时配合,非常耗时费力。”
1988年河源建市以后,廖秀暖成了河源变电站第一任站长。他介绍,上世纪90年代,河源变电站又经历了几次升级扩改,如今河源变电站已经成为一座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变电站,实现了遥控、遥信、遥测等自动化安全运行。
“以前,我们是24个人管理1座变电站。经过2006年综合自动化改造后,如今是19个人管理13座变电站。”河源巡维中心站站长林旭东说。
断路器从多油式变为六氟化硫(SF6)式断路器,继电保护装置由机电式继电器发展为微机保护,24小时有人值守变电站升级后变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守变电站……一次次的改造换新,如今的变电站正“返老还童”。
从刚开始的1座变电站,到现在的110千伏61座、220千伏12座、500千伏1座……电力进入自动化的时期,无人变电站、三段保护、供电可靠性99.9%等都是电力发展的标志。
廖秀暖说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力网络是比较少的。那时候的电力工人基本都以现场工作为主,当时110千伏的线路和变电站主要由我们这辈人建设营运,如今国家的科技力量真的有了天翻地覆的进步!”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如今,河源的100座大大小小的变电站星罗棋布,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为河源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插上“智能电网翅膀”。每一个项目的投产,都记录着河源供电局服务河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每一笔电网投资的落地,都是河源供电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电力需求作为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
可靠的电力供应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河源电力人深知电力可靠的重要性。当前,河源供电局正努力建设开放、多元、互动、高效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实现城乡电力服务均等化,为河源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案例:
首座室内GIS变电站
——变电站建设的“河源样本”
市区东江西路与纬十五路交会处,周边楼房林立。在这里,一座110千伏的变电站在正“默默无闻”“不露痕迹”地运转,为周边地区持续稳定地进行电力输送供应。
这座占地面积只有1168平方米的110千伏中心变电站,比起动辄几万平方米的变电站,可谓是“娇小玲珑”。但该变电站却具备“技术创新”“绿色环保”等标签,也是河源首座室内GIS(气体绝缘)变电站。
GIS(gasinsulatedsubstation)是全部或部分采用特殊气体而不采用处于大气压下的空气作为绝缘介质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由断路器、母线、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套管7种高压电器组合而成的高压配电装置。GIS采用的是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优异的六氟化硫(SF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并将所有的高压电器元件密封在接地金属筒中,因此与传统敞开式配电装置相比,GIS具有占地面积小、元件全部密封不受环境干扰、运行可靠性高、运行方便、检修周期长、维护工作量小、安装迅速、运行费用低、无电磁干扰等优点。
热水巡维中心站站长曾忠说,与传统敞开式配电装置相比,中心变电站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例如110千伏等级的变电站,中心变电站的占地面积仅为敞开式变电站面积的7.6%,普通变电站占地几万平方米,然而中心变电站占地面积只有1168平方米。
河源供电局项目经理黄雨效回忆道,110千伏中心变电站建设曾遭遇了“邻避反应”,即“不要建在我家附近”,一部分居民对变电站存在电磁辐射危害的误解。
其实,输变电项目产生的不是电磁辐射,而是低频的电场和磁场。而我们日常见到的高压线、变电站、输电铁塔等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强度远远低于世卫组织推荐的电磁场暴露限制标准,可以保证公众健康与安全。
当时,河源中心城区110千伏变电站布点严重不足,造成城区内多座变电站主变压器重载甚至过载运行。迅速崛起的大量楼盘和商铺让原先低负荷的电力设备发生过载故障,造成该区域停电,供电形势严峻。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增用电负荷问题,离不开变电站的建设。为推动110千伏中心变电站工程建设,河源供电局积极主动地进行了多方沟通,一方面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沟通解释和广泛的科普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加强政企联动,并争取老百姓的支持和理解。
同时,在项目设计上,为了让变电站与周边城市景观融为一体,河源供电局多次组织设计单位优化变电站设计方案。项目场地采用花园式布置,利用楼顶的高低错层,设计有凉亭和错落别致的楼顶花园,争取与周边居民楼的设计元素近似相容。在建筑设计上,项目增加了消声装置,将噪声封闭于室内或隔音罩内,其降噪效果达到环保绿色要求。
中心变电站项目走线全部采用地下电缆,跨越东江,在2017年11月投入使用以后,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特别是东城片区用电紧张的问题,对整个网架的稳定运行意义非常重大,打造了变电站建设的“河源样本”。往后,河源供电局将会在中心城区继续推广建设室内GIS变电站,以满足城区居民用电需求。
■统筹:黄世军
■撰稿:本报记者邹力黄欣
■摄影:本报记者肖斌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来自重庆的王海在大朗镇一家小型毛纺织厂工作两年多,上个月,他在老家的父亲摔伤无人照看,于是他向公司提出离职,要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