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合水镇彰洞村: 风光处处小桃源

河源日报 2020-11-16 08:10

和平县合水镇彰洞村的高安楼是保存较完好、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高安楼是方围屋型,占地1100平方米,为三进三横式布局,石灰夯筑,四角建有碉楼,主体建筑坐东朝西。■司马第黄鸿图的遗孀寿幛(局部),它以绸缎为面料,棉布为底料,长4.5米、宽2.86米,手工细致精美,具有典型的岭南刺绣特色。

和平县合水镇彰洞村是省级古村落,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不算大,但景色甚美,现在仍保持着较好的原有生态和村落面貌。田园风光、自然风光与古村落文化的结合,让人有天人和谐之感。有人认为,这是和平县除林寨外,又一个旅游资源丰富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古村。

田园风光美景怡人

到彰洞村的交通极是方便,从和平县城驱车向南,十来分钟后,进入山路,行不多远,忽逢两株遮天蔽日之古榕,这两棵古榕,树干发散,上面是年深日久的苔藓。树下有古桥,桥下有清溪,溪间有巨石,溪水激湍于磊磊巨石间,蜿蜒南流去。

这里,便是彰洞村的村口。

这是村中唯一进出的通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彰洞村的特别之处也在于此。村子建造在一处狭长的山间盆地上,四周青山围绕,中有小河,自北向南从盆地中间蜿蜒流过。

经过这道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的古桥,再转个弯,眼前豁然开朗,河畔稻田青翠,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彰洞村像许多别的古村落一样,有着自己的许多故事。明万历年间,黄姓谨公从和平县铁潭村迁徙到彰洞村落居,至今已发展到2000余人口。现在,居住在彰洞村的村民,多为同一家族。数百年来,落居此处的人们胼手胝足,共同将这里经营得精致宜居,直到现在,还有嘉庆年间建造的古桥、同治年间建造的古塔、清与民国年间建造的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围屋十几座。

彰洞村四季皆有景可观。春日满村皆绿,杂以白色、粉色、红色的李花、桃花、梨花,在河畔屋旁,甚是美丽。夏天雨季时,尤其是雨刚下过,白云在山顶流漾,四角楼、稻田、山与河,都像被增加了许多饱和度,颜色鲜艳可人。秋冬之时,亦别具一番景象,四周触目皆绿。

古宅装饰透露文化密码

在这样的佳山好水里,先人们卜居其间,虽不及林寨人的豪富,却也精打细算,处处思量,在建造房屋时做好防盗措施、艺术装饰,并在显眼处寄寓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勉励。他们相信,他们用心建造的房子,子孙后代一定会代代相传下去。因此,他们对房子的细节格外用心。

彰洞村现仍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有儒林第、高安楼、司马第、恒兴楼、永兴楼、元丰楼、丰元楼、河背老屋、燕翼堂、四角楼等。和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在总结这些围屋的特征时这样写道:“多以方围为主,府第式结构,三进二横布局,石灰夯筑墙体,高墙合围,一般二层至三层,防御性能极强,墙上对外都设有圆形或葫芦形枪眼,二楼墙内还专门设置了走马楼,可以环绕内墙畅通无阻。屋内生活设备齐全,水井、厨房、仓库,有些甚至连牛栏也建在了屋内。而且屋内装饰精美,正厅中一般都装饰着石雕木雕与彩绘,反映出了客家的文化艺术。”

高安楼是村里保存较完好、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走近高安楼,人们会发现,高安楼大门的檐柱,是用石和木接在一起的。有人或许会猜想,这可能是建房时主人为了省钱而没有全部用青石做柱子,其实不然。据说,此楼系黄蔚楠于清乾隆年间创建,建后不久就被流寇烧毁,后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年重修,重修的新房比原貌要高大,也更加华丽。

高安楼占地1100平方米,为三进三横式布局,石灰夯筑,四角建有碉楼,主体建筑坐东朝西。据说,因为堪舆关系,大门取向北方。大门上镶嵌着青石匾额,上面浮刻着“儒林第”三字。门前立有两对桅杆甲,上刻“候选直隶州分州黄蔚楠率男贡生宝辉同竖,皇清道光二十七年冬月吉旦立”。高安楼大门门上建有三层仿楼阁式砖砌牌坊,特色鲜明,让人一见难忘。

高安楼内一样有匾额,门厅后门额上书有阴刻楷字“崇德堂”,上厅前檐横披有白漆楷字“受天之祜”,此四字出自《诗经·大雅·下武》,意思是受到上天的护佑。“崇德”在前,“受天之祜”在后,也许是告诉子孙,只有崇德积德之人,才能受到天的护佑。“受天之祜”句前,有“绳其祖武”句,亦暗含劝诫后人要沿着祖先脚印前行。

高安楼内有49间房子,10个天井,还有一口水井。高安楼的巷道较一般古屋大,通风,光线好。据说,先人修此屋时在风水学上考虑到“聚宝”关系,“没这么大,吃不下,小了吃下了都会吐出”,于是修宽了巷道。

现在,高安楼基本上是首层住人,二层至三层都不住人了,木楼梯长年不用,用拱形木门锁着,木门下部有小门,可容猫狗出入。内墙二楼专为防守用的走马楼,仍可绕行四周,通行无阻,但也已失去了当年的功用。

高安楼内到处可见遗留的古代使用的器物,如石炉、石柱、石柱础。屋内最令人瞩目的是,居然还有重数百斤的练功石,就算是年轻力壮的男子,也最多只能把它推动数厘米,并没有人能把它提离地面。这样的练功石在同村的司马第也有,可以想见,那时彰洞村人不但崇文而且尚武,曾出过武举人黄时中。但是,司马第里的那三四个练功石,亦失却了原来的作用,成了晾衣架的柱础。

古村奇人旧事启示录

村里另一座可观的古宅是司马第,始建于清中期,占地600平方米,连同余坪总占地820平方米。有三层楼高,坐西向东。总面宽24米,进深25米,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方围屋,两进两横四角楼布局,四个阁楼各有4层,每一层的窗子都不同,一楼的窗子大而方,二楼窗子外方内圆,三楼窗子小而方。

司马第的始建主人是黄鸿图,说是他始建,其实又不能算是他一个人出钱建的。黄鸿图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生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十月,少年时,其父锦榕弃家出走,少年鸿图缺少父爱,又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得四处流浪,日食百家饭,夜睡猪肉案,活得甚是艰难。

黄鸿图渐渐大一些时,有人周济了他一些铜板,在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去赌了一把,结果竟赢了。此后他便迷上了赌博,他的运气挡不住,总是赢多输少。有一年,有人在大坝五将庙樵棚赌博,用黄鸿图的名义下了一大赌注,结果竟赢了。此人为报答黄鸿图,将所赢现金分了一半,派人送给黄鸿图。黄鸿图起初不解,经解释后,才欣然接受了,从此,黄鸿图的赌名远扬。不久,经人介绍,黄鸿图与一殷姓女子成婚,婚后,黄鸿图戒了赌,夫妻俩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家道渐渐中兴,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士绅之一,成为了约正(村一级长官)。

咸丰年间,各地兵匪盗贼横行,为使本地百姓在兵匪烧杀抢掠的时候有个避难自卫的场所,黄鸿图号召本地士绅捐款,选择在本村的制高点——人们唤作“墩嘴”的地方建一座坚固的大屋,以备不时之需。士绅响应,于是开建司马第。不料,屋子才建到一半时,因所需资金过大,乡人所捐钱物用光,工程眼看继续不下去了。就此放弃太可惜,村民就提出,剩下的工程由黄鸿图投资完成,产权也归其所有,以前的捐款不再索还。黄鸿图便倾其所有,数年后,司马第竣工,果然是座坚固大屋,上面还有走马楼。

住进司马第的黄鸿图开始思考自己的奇幻人生。他的次子黄时中是武举人,从高安楼里还留存的练功石来看,黄时中臂力过人。儿子们又生了一些孙子,人口渐多。黄鸿图决定要留住儿孙们,不让他们在这动荡的乱世中背井离乡出去受罪。于是他想了个下策,囤积鸦片,让儿孙们在家里“抽大烟”。

抽上大烟后,黄鸿图的儿孙们身体变差,家产败光。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斗地主分田地时,黄鸿图第三代后人已经完全没有钱财可分,成为贫下中农,司马第得以保全在黄鸿图后人名下,没有被分出去。

司马第主人最荣耀的时代,可以从一幅保存完好的巨幅寿幛上窥探一二。1895年,黄鸿图遗孀殷老太太过81岁大寿,她收了一幅长4.5米、宽2.86米的寿幛。红彤彤、金灿灿,上面用金色锦线和七彩丝线刺绣着吉祥的图案和称颂老太太德行的句子:“秉姿贞正,赋性幽娴,毓秀汝南……”后面有100多位子侄辈姓名以及前来贺寿的乡绅姓名、职衔,满满地绣了一半的篇幅。贺词由癸未科解元即补知府黄英镇撰写,甲午科举人黄桂瀛所书。由此可见昔日宾客云集、热闹非凡的祝寿场景。

后来家道中落时,殷老太太81岁大寿时收到的各种贺礼,如大花瓶、八角宫灯、铜制寿桃、书画条幅等,都被变卖,只剩了这幅寿幛留存。

经过百年变迁,寿幛依旧完好。殷老太太的后人,已有六代人在这幅寿幛的见证下喜结连理。每年春节期间,黄家也会张挂起寿幛,以添喜庆。

■本报记者凌丽文/图

新闻推荐

县委第八轮巡察工作启动

○本报讯特约记者朱景优通讯员曾秋容近日,和平县委第八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部署第八轮巡察工作。根据《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