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色上莞感受革命热潮
提到上莞,人们总会想到那驰名省内外的上莞茶。其实上莞镇对河源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革命老区,在品茶之余,上莞拥有的丰富红色旧(遗)址,亦很可一观。这些旧(遗)址,有的处在自然美景之间,有的在历史建筑之内,既可赏景,又可感受那曾经的历史事件。
曾是河西游击区的中心
夏秋之交的蓝天白云下,驱车走在上莞的村道上,山谷青翠,稻谷渐黄,清风送香。村道两旁民舍俨然,鳞次栉比,刷白的外墙画着鲜艳的农家生活场景与红色宣传画,有的占据着整栋两层小楼的外墙,画的正是上莞风光。
时光若倒回1948年前后的上莞,这里的农民,亦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当局做各种或明或暗的斗争。
《九连地区武装斗争史专辑》一书收录的一幅九连地区解放战争形势图中,在上莞的地标上赫然竖起一面指挥部的红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年的上莞,是河西游击区的中心,又是九连地委、粤赣边支队、河源县人民政府的成立地和常驻地。上莞人民曾经踊跃参军参战支前,出人出枪捐钱捐粮,为革命流血流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这是郑群为上莞“三成立”纪念亭所写的亭志中的部分内容。
郑群,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司令员,自1948年6月九连地委在上莞正式成立起,至1949年5月龙川老隆解放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只有97平方公里的上莞,是九连地区党政军财文的聚集地,众多重要机关都在上莞常驻:如支队司令部属下的电台、粤赣报社、税务总站、交通总站、军需室、文工团、医院、河西工委、县人民政府机关科室、宣教队等机关一应俱全。
在上莞,部队除了外出打仗人员,经常在各村驻扎的有1000多人,1949年1月8日在六角楼举行了1000多人的誓师大会后,挥师东江河边大人岭。取得大人岭大捷后,13日,在上莞举行了2万多人(含河西各乡)的祝捷庆功暨公祭烈士大会。
最早的河源县政府办公地
河源县人民政府是整个九连地区的首个县级人民政权。
这个最早的河源县人民政府,并不在河源县城(今源城区),因为县城三面环水,地势险要,上扼老隆、兴梅粤东要冲,下通惠州、广州,为东路交通必经之地,即东江流域之中心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都派有重兵把守。因此,河源城还是九连地区最后一个解放的县城。
农村包围城市。既然县城不易突破,那就先解放县城周围的乡村。
1948年8月,九连地区武装部队正式成立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该支队在副司令员郑群的领导下取得了白马、大湖战斗的胜利,击毙、伤敌近200人,缴获物资、枪支一批,严重打击了国民党在九连地区的统治势力。
中共九连地委和支队司令部领导审时度势,为了统一河源县的行政,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投入解放事业,迎接即将解放的新区和建政工作,决定从部队抽调干部成立河源县人民政府。
1948年12月7日,上莞、船塘、漳溪、骆湖、三河、曾田等河西片区的6乡3000多军民,在上莞圩岗隆重举行河源县人民政府成立典礼,选举黄中强为河源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为李辉(吴震乾),下设财政科、军事科、民政科、宣教科。
这些机构,在一座私宅里。
我们来到上莞镇太阳村,找到已挂上“东源县文物保护单位”牌子的河源县人民政府旧址。旧址现在看起来仍是很简朴,原称“昌隆屋”,是一座建于清同治年间(1863年)的古宅,坐东向西,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是一座由一头门二堂二杠横屋组成的土木结构客家方围屋。当时这屋里居住着十来户农户,他们主动让出老宅,让当时的县政府工作人员办公居住。
曾是当时县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的陈速影近日回忆,当年财政困难,从县领导到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没有工资待遇,每天只有早晚两餐吃食,连蔬菜都吃不上,更谈不上吃肉。穿的也都是带补丁的衣服和草鞋,但是大家毫无怨言。
河源县人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党的政策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颁布了婚姻、教育、征收公粮、保护耕地以及奖励开荒扩种等一些临时土地法规。
2015年,旧址进行了修缮,成为一处红色教育基地。
中共九连地委及粤赣边
支队司令部旧址
离太阳村不远的新南村,田野环抱之处,有一座占地面积甚大的古宅“六角楼”,这就是中共九连地委及粤赣边支队司令部旧址。
白云之下的六角楼,仍保持着斑驳的外墙,四角共有6座三层高的碉楼,方方正正,只开有小小的窗户。
六角楼建于清末宣统二年(1910),由陈湛波4兄弟共同建起。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大门朝向的南边是一大片余坪与鱼塘,塘外是一片开阔的田野。
大门外,挂有四个金底红字牌子,告诉游人,这里是中共九连地方委员会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司令部旧址、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司令部旧址,同时,也是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九连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九连工委)的成立地点并不在上莞,而是在香港,成立于1947年2月,严尚民任书记。同年3月,严尚民等九连工委成员进入九连地区,领导恢复武装斗争。1948年6月,中共粤赣湘边临委派黄松坚、梁威林到船塘,在白竹坑召开九连工委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五项决议,将九连地区划分河东、河西、连和、和东4个战区;改九连工委为中共九连地方委员会(简称九连地委),由魏南金、钟俊贤、郑群、黄中强、吴毅、卓扬、张华基、林镜秋、骆维强等组成,魏南金为书记,钟俊贤为副书记;将九连地区武装部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钟俊贤为司令员,魏南金为政委,郑群为副司令员,黄中强为政治部主任,吴毅为参谋长;下辖第三、四、六、七4个团及两个独立大队。
1948年8月7日,河西区3000多军民在上莞下柯岗举行粤赣边支队成立大会,支队成立后,连续取得了白马、大湖、鹤塘、大坪、大人岭“五战五捷”的重大胜利,一举扭转九连地区由被动变成主动战局。九连地委、粤赣边支队成立后,其领导机关常驻六角楼,直到1949年5月老隆解放后才迁往老隆。
2011年6月,中共九连地委及粤赣边支队司令部旧址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九连工委会址
到上莞镇壆背村李氏祖屋时,近20个女子身穿红军装,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的伴奏下,跳起了广场舞。
李氏祖屋大门门额上面贴着一张红纸,上书“九连工委会址”。这座老屋,当地人称佐清居,屋内尚有两块嘉庆年间的木匾,一为“名飘壁水”,一为“式谷诒谋”(此匾为当年屋主人书),但已经过重新刷漆。查《李氏族谱》,此屋应为枝麟公于嘉庆年间(1800年左右)所建。
就在这间老屋里,九连工委的一些领导人,曾在这里多次开会,进行决策与部署。
据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执行“双十协定”,东江纵队北撤山东解放区。国民党广东军事当局违背诺言,实行大规模的“绥靖”“清乡”,为保留革命火种,中共广东区委将东纵留守骨干严尚民、魏南金、林镜秋等同志转移到山区和平青州开展秘密革命工作,成立了“中共九连工委”,恢复了以九连为中心数十县的党组织,指导周边县的武装斗争和游击斗争活动。
1947年8月初,国民党派出重兵向九连工委机关围剿,九连工委机关人员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下,安全撤离出青州,数日后,九连工委机关人员全部转移到上莞,有党组织活动群众基础好的壆背村驻扎。上莞的革命斗争活动声势浩大,深受群众欢迎和拥护。
1947年8月27日至30日(农历七月十二至十五),中共九连工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在上莞壆背高排屋召开为期4天的“九连工委会议”。30日,区工委扩大会议散会,魏南金、钟俊贤、曾志云等已离开上莞,严尚民、陈实棠及林若、陈君明、曾观和、黄日等打算于31日开赴各地开展工作。
8月底,地主陈廉楷指使其部属陈亚秋向伪县政府报告,透露上莞壆背革命活动情况后,国民党广东当局调集保安五团、保安八团等军警500多人,于8月31日上午向壆背村扑来。
在外围放哨的陈云舫等人发现敌情,立即朝天鸣枪报信,参加会议人员听到枪声报警,立即向李氏祖屋后山紧急撤离。正在田间劳动的武装人员,紧急集合,分3个方向对国民党军警进行反包围的战斗。此次战斗持续3个多小时,国民党方面伤亡20多人,除九连工委方面负伤10多人,牺牲6人,26岁的陈云舫亦牺牲于此役。九连工委人员除曾太(交通员)外全部安全撤离上莞至河东老区,曾太由当地农民救起。9月-10月间,陈廉楷、陈亚秋被九连工委战士枪毙。
这场战斗的旧址,今天还在上莞镇壆背,严尚民指挥工委机关人员和部队边还击边后撤之地——黎壁嶂狮形山,仍无声地保留着原样,只是植被已覆盖了当年战士们撤退的足迹。
(本报记者凌丽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赞福特约记者蓝天明近日,东源县召开女企业家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