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江东新区坚持“项目为王”,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扩园提质增效 精准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发展跑出“加速度”
实体经济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河源江东新区(下称江东新区)围绕打造“三点三带四组团”战略发展布局,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区上下集中力量做好产业文章,狠抓项目建设、扩承载平台、优营商环境,促进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壮大发展。
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全区经济发展总体呈现良好态势。今年1月—8月,江东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8.99亿元,同比增长5.1%……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该区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实属不易。
当前,江东新区城市和工业承载能力日趋增强,作为“河源实施都市经济带动战略的主战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的作用日渐凸显,新的城市和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形成,引领河源未来城市发展的态势加速显现。在更高的起点和站位上,江东新区将聚力打造撬动河源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平台,奋力构筑“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新局,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中展现新区作为、新区担当。
A区位优势
全市内外交通枢纽
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经济圈
江东新区于2014年5月20日正式揭牌成立,下辖临江、古竹镇和城东街道,共有34个村(居),人口15万,面积434平方公里。
江东新区位于河源市中心城区东部,东江东岸,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赣南等泛珠三角地区的重要门户,距离广州、深圳和香港3个国际性大城市均为160公里左右,特别是赣深高铁河源东站设站江东新区,江东新区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江东新区将以明年赣深高铁开通为目标,全力推进河源东站站前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加快与“双区”形成有机联系,发挥高铁新城改变河源未来城市形态的战略支点作用,将高铁新城打造成为全市内外交通枢纽、中央商务区和未来行政中心。
赣深高铁通车后,江东新区到广州、深圳约40分钟,到香港约50分钟,将融入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生活圈,为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等提供重要战略腹地和功能支撑。
由于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江东新区被市委定位为“河源实施都市经济带动战略的主战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打造成全市融入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深圳都市圈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核心功能平台”。
可以说,投资江东新区,就是投资河源的未来。
B承接平台
园区加速提质增效
项目综合承载能力增强
东江东岸、柏埔河畔,一个产城融合的新平台规模初显——阿里巴巴广东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凯中精密制造、轩朗光学科技、埃纳生医疗等一批工业项目在这里相继落地、动工、投产;园区小学、东华实验学校、方圆地产、职工公寓等一批城市功能和生活配套项目落成投入使用。
江东新区产业园是江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战场,2015年5月被认定为省级产业转移园,是广东省粤东西北12个新区中首个通过省里认定的产业园区,2018年8月纳入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建范围,享受深河产业共建政策。
江东新区产业园规划总面积21平方公里,起步区开发建设面积7.55平方公里。作为江东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优质高端产业延伸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承载地,园区按照“产城融合、以城促产”的理念进行开发建设。其中,西部沿东江以及北部沿柏埔河规划3.3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城市功能和园区生活配套功能项目;东部和南部片区规划4.2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汽车配件及生命健康为核心的五大主导产业。
截至目前,江东新区产业园已投入近20亿元开展土地房屋征拆和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7条市政道路、4座桥梁、1.2公里景观河道。园区学校、4栋职工公寓、园区管理中心及孵化中心、园区运动广场、超市、自助银行等园区产业配套和供电所、税务局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目前,园区共签约项目38个,其中工业项目32个、配套项目4个、其他项目2个,投资总额达291亿元。
为进一步促进园区提质增效,江东新区将加快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重点推进产业园二期、三期、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创建省级高新区,按照“西拥、北连、东进、南扩”的思路,年内完成扩园2.2平方公里,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C产业集聚
精准招商引资形成新气象
产业集聚发展跑出“加速度”
围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开放合作平台”,江东新区提出,将积极承接“双区”产业延伸、企业转移,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开拓多元化市场,提升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为此,江东新区紧盯“双区”城市产业外溢,积极承接“双区”产业延伸、企业转移。加强资源要素统筹,瞄准优质龙头项目,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着力提高招商水平,用开放的眼光、市场的途径,不断完善招商工作体系,建立招商顾问、咨询评估、联审联动等机制,努力构筑全市最好的招商平台。
如在产业方向选定上,深化“大湾区总部+新区基地”“大湾区研发+新区生产”“大湾区创新+新区示范”等产业协同共建模式,紧密对接深圳都市圈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等主导产业的上下游、“左邻右里”,着力引进一批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超亿元项目。瞄准上市公司,积极借助央企和省属国有企业平台力量,吸引更多“双区”优质企业到新区设立区域总部、研发副中心和生产基地,争取引进一批大湾区龙头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
在产业集群培育上,江东新区在城市起步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商务会展、科教培训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在高铁新城重点发展商务服务、商贸流通、会展博览、电子商务、金融衍生、科技孵化、信息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大数据、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汽车配件等主导产业;在古竹镇重点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现代科技、现代工业、现代物流业、综合文旅等产业。
当前,江东新区产业招商形成新气象,产业集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如在工业项目上,围绕重点发展大数据、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及汽车配件五大工业主导产业,今年以来共签约、动工、投产项目22个,投资总额达224亿元。坚持以大数据、汽车零部件为产业集群,引进了阿里巴巴、中国联通云数据中心、凯中精密、精方金属等一批优质项目,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同时,江东新区还将加快规划建设深河科技园。该区提出,以深河科技园为河源融入“双区”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成立工作专班,做好前期工作,完善规划,加快建设,把江东新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产城一体、园城融合、技术先进的产业新城。主动对接全省“双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和新材料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D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高效便捷政务服务环境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的软实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一系列激励扶持措施,加大重点项目扶持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共减税降费1800多万元,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今年以来,江东新区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活动为抓手,对标深圳等大湾区核心城市先进标准,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接下来,江东新区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新区“数字政府”建设。为此,江东新区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工作,优化投资审批服务,项目办理要“抢着办”“盯着办”“领着办”“容缺办”。深入开展“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试点,继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一件事、一张网、跑一次、不见面”政务服务模式,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加快智慧江东指挥中心建设,完善运营机构,整合部门数据,推进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力扶持市场主体,着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江东新区将继续落实好各项惠企援企稳岗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出口转内销,纾解企业资金、用工、经营等困难,助推企业降本增效、“轻装”上阵,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狠抓投资领域改革创新。江东新区提出,要运用改革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破除发展瓶颈、畅通体制机制、拓宽政策空间,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对此,江东新区将建立完善重大项目联动机制,引导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协同向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平台等有效投资领域集聚,实现投资领域要素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组稿:本报记者黄世军见习记者雷宇烁特约记者廖志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欧阳瓒通讯员马玉刚记者昨日从市公安局交警部门获悉,从本月21日起,河源市持河源《居住登记凭证》的外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