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昌明与古成之: 唐宋岭南开风气之先的科举人物
韦昌明:
唐代循州第一进士东江首位进士
韦昌明少时聪明好学,工诗赋。据说,他家经济条件很好(清康熙二年《长乐县志人物志》),对读书十分感兴趣,青年时曾居板塘大石岩攻读诗书。
韦昌明是龙川附城板塘村人,具体生卒年不详。他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中进士,历官校书郎,转秘书监丞、御史,授翰林学士。
我国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唐穆宗即位时,科举制度已趋完善。长庆四年,韦昌明进士及第,是东江子弟首位中进士之人。《龙川县志》将韦昌明称为循州(隋朝起龙川旧名)首位进士。
因为这个原因,韦昌明在板塘村读书的一个石洞,成为后世读书人前往顶礼观摩的胜地。据《龙川县文物志》载,这个石洞被称为翰林石室,在板塘村一座50米高的沙质岩石山上。据称,后来韦昌明曾在这里办学,教育邑中子弟。宋循州刺史杨在尧在洞中上方条石上刻有“翰林石室”4个楷字。如今该石已风化严重,仔细辨认,尚可看出刻文。1986年,翰林学士岩石刻被列为龙川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刚直勤谨
上书责难李逢吉
进士及第后,韦昌明以拳拳之心,立志尽自己能力与智慧,报效朝廷。
唐穆宗时已是中唐末期,唐代已过了最鼎盛的时候。穆宗在位仅4年即暴卒。长庆年间,河朔、徐州、汴州相继发生叛乱,唐朝“国威不振”,“天下延颈俟相度”。
在穆宗执政的最后一年里,秉性刚直的韦昌明看到朝廷上下风气不良,忧愤在胸。他不顾当时红得发紫的宰相李逢吉是个“性忌刻”的人,秉笔上书,责以协恭和衷(团结一致,和衷共济)之义。
幸好李逢吉对他这个翰林学士并不忌惮,而且他这次上书又未对李逢吉造成什么影响,因而,李逢吉对韦昌明的逆耳忠言,也就不去追究,反倒显示他“宰相肚里能撑船”,对韦昌明表示了赞赏。
此后,韦昌明历官校书郎,转秘书监丞、御史,一直在京城做官,从未放过外任。他做事勤谨,未有大的官场起伏,晚年致仕回到家乡龙川。
《越井记》
成后世研究赵佗的重要文献
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农历十月的一个吉日,年逾古稀的翰林学士韦昌明,笔端饱蘸浓墨,在一张素笺上疾书:“南越王赵佗氏,昔令龙川时,建治于嶅湖之东,阻山带河,四面平旷……”此为韦昌明《越井记》。
接着,韦昌明笔锋一转,说到越王井:“由秦距今,八百七十余年矣,其迹如新。”由唐距今,又是1100多年过去了。
这个越王井2200多年的历史,因为有了韦昌明“刊登”在《全唐文》上的记载,时间、地点,包括人物,便都明晰起来,为越王井留下了最有力的史料证据。赵佗在龙川为官之时的“建治”所在,韦昌明也说得明明白白。
在这篇后世探究南越王赵佗对龙川乃至对岭南的影响必定提到的文章里,韦昌明先回顾了自己家族史:秦末略定南越,从关中徙民至粤,使与土著杂居,而龙川有中县之民四家,即韦、官、任、赵。韦家传至韦昌明时,已三十五世了,实与越井相终始。
韦昌明的《越井记》,却为这个南越王赵佗时留下的古井作了详细周到的阐述,并证实了赵佗所带来的人马中,有一部分至今(唐朝)定居在了他的故乡龙川。
因此,佗城越王井的身份与年代,确凿无疑。赵佗之于龙川的功绩,韦昌明亦说得很明白:“则越之封,肇於春秋,而龙之壤,则启自越王佗也。”
河源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论断的提出,亦颇得韦昌明此文佐证之力。
全唐诗话留下了他的传说
《全唐诗话》(卷五)里记载了一个关于循州韦昌明的故事。
番禺举子李汇征游历闽粤时,有一日到了循州,晚上遇雨,于是向村民求宿。有村民指着韦昌明家告诉他“可到那里求宿”。听说有客人来,韦昌明扶着木杖出来迎接,此时他已80多岁。韦昌明向李汇征自我介绍说:“我是乡野之人韦昌明。”
韦昌明多才,每与李生谈论,或诗或史,年轻的李汇征也是侃侃道来。
话说投机,他们还行起令来。韦昌明吟道:“长安轻薄儿,白马黄金羁。”暗示李汇征年少而生活豪奢。
李汇征不甘示弱,不假思索地说:“昨日美少年,今日成老丑。”
韦昌明曰:“白发有前后,青山无古今。”他微笑着对李汇征说:“白发对你来说,也为时不远了,何必怠慢老夫呢?”于是还吟道:“此公头白真可怜,惜伊红颜美少年。”两人相对哈哈一笑。
接着,他们又说起数十位诗人的诗来。最后,谈到李涉的诗,韦昌明大为称赞。
李涉曾写有“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诗句,韦昌明与李汇征都很喜欢他的诗。韦昌明与李汇征接连背诵了李涉几首有名的七绝律诗。
于是长须垂胸的韦昌明,与年轻气盛的李汇征相视一笑,推杯换盏。
古成之:
北宋岭南进士第一人
古成之并不是一个刻板的儒家读书人,在广州五仙观,留有一块刻有古成之诗文书法的碑石,且竟是狂草诗碑,后人在刻碑说明时,也不述他的官职,却是称他为“古仙”。
有“苏仙”之称的苏东坡,幽默风趣又达观,对丰神俊逸、诗词文章书法都很有造诣的古成之,也是大为倾倒,他曾看过古成之的画像,认为古仙面容大似诗仙李白:“越子古成之……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觞。”
会试第二遭下毒
古郎重来获“首第”
古成之原籍河源县回龙古岭(现属东源县),后迁居增城县,曾在罗浮山隐居读书十多年,“力学不怠,淹贯群籍”,“饮誉文坛”。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革除弊政,开科取士,任贤用能,采取强干弱枝、以文替武的国策。宋太宗时全国郡县分为十五路,河源属于广南东路,古成之在雍熙元年(约985年)被州府选中推荐进京参加考试,结果考取第二名。
当时,南方学子少于北方学人,能取得如此突出成绩更是少之又少。同舍的两个北方学人张贺、刘师道妒忌南方人,假装为他庆贺,却暗中把能致人短时喑哑的毒药放到酒中。古成之心胸坦诚,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人这样暗害他,当即饮下。第二日,廷对开始。古成之在皇帝面前只是喉咙作响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宋太宗大怒,下令将他扶出殿外。功名眼看就要成就,却临场被人陷害而功亏一篑。有人劝古成之上诉此事,古成之却拒绝了。但宋太宗还是得知了此事,要治张刘二人的罪,古成之前往申救,太宗愈发敬重古成之。(《明清笔记丛刊涌幢小品》)
清代檀萃《楚庭稗珠录》里对此事发表评论说:“紫虚先生古秘书成之……当日同舍生顾以哑药黜其高第,此岂紫虚先生所屑较哉!”
3年后,古成之再度参加科考中试,为同科28人之一,时称二十八宿,古成之排在十九,成为宋朝广东第一位中进士者,被誉为“岭南首第”,开启岭南一代文风。因是宋初岭南第一个进士,故《广东通志》称“成之以文为南粤倡”,“尤工于诗,有凤骞霞举、脱略尘土之态”。
直到现在,古氏国宝堂堂联仍写这样八个字:“岭南首第,国宝家声。”
为庆贺岭南首第的诞生,“乡人荣之为建”象宿楼。象宿楼在今河源市上角更楼下,1986年河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今已不复存在。
学优则仕
精心治理地方
古成之登第后,先往河北真定府(赵佗原籍)任元氏县尉,其治理以能著称。不久授山东青州益都知县,“为政以惠爱为本,不事刑朴”。
宋淳化三年(992年),经过选拔官职的考试后被任命为校书郎。在这期间,古成之认识了朝廷名臣张咏,通过交谈,张咏对古成之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他很是器重。
不久,王小波、李顺作乱,蜀地民不聊生。宋太宗命忠定公张咏出知成都,入蜀平乱。宋太宗派太监王继恩领兵配合张咏,击破李顺,攻克成都。张咏对古成之的才能很是欣赏,任命古成之为绵州(今四川绵阳)魏城知县,协助自己治理地方。
大乱后的魏城,因居民避兵者多溺死,尸骨堆积,幸存者老幼流徙,城乡一片残垣断壁,百废待兴,民不聊生,古成之欲救难民于水火之中,运米救济饥民,发放药物给病人。同时,还建立乡校,推广农桑,修理城池,悉心经画,治理有法,因抚恤救济而存活者有数千人之多。经过古成之悉心的治理,绵州地方迅速恢复生机。
宋咸平五年(1002年),蜀又有民乱,朝廷因张咏之前治蜀成绩优异,复授任为益州知州。宋真宗对张咏说:“得卿在蜀,吾无西顾之忧矣。”而张咏以古成之长于抚恤,善于治理,再举荐古成之任汉州绵竹知县。在绵竹任上,古成之仍抚恤流离,使绵竹恢复了生机,一如之前治理魏城县时,政绩卓著。
白云亲舍
壶中日月他曾游
长期在外为官,古成之不能照顾到父母家人。在绵竹,古成之接到家书,得知家中年迈的父母都已去世,而自己公务在身,且关山万里,无法回乡,心里非常难过:“吾窃禄为养亲,今亲已殁,吾何以仕为故。”我出来做官,也是为了赡养亲人,现在双亲都没了,我还做什么官啊。
宦游在外,思亲心切,不禁想起少年时在罗浮山上读书的情景,因作《忆罗浮》诗云:忆昔罗浮海上峰,当年曾此寄儿踪。凭栏月色出沧海,欹枕秋声入古松。采药静临幽涧洗,修书闲向白云封。红尘一下拘名利,不听山间午夜钟。
此时的古成之,已经受道家影响很深。这要追溯到最早他上京应试之时。
传说古成之受州府推荐去京师应试的时候,从省道经过潭州,住客栈时,遇见了道士韩泳,相见投契,两人便一块到酒肆喝酒。韩泳预言他这次的考试不会成功。3年后,二人再度相遇,韩泳又预言这次他会成名。(《永乐大典》卷10889引《惠州府惠阳志》)
清代檀萃曾说,河源是个“山川秀丽,灵气所钟”之地,因而古成之“降神兹土”。《楚庭稗珠录》亦记载了古成之得韩泳之化度,在绵竹为官时,自题告身诗云:“物外乾坤谁会到,壶中日月我曾游。留今留古怎留得,一醉浮生万事休!”写完,古成之将笔一掷,便逝世了。(载民国十年《增城县志》)
家人将他的尸体葬在原河源县管辖的长宁(今新丰县)君子嶂。
古成之下葬不久,有人说他尸解而去,家里人打开棺材一看,尸体果然不在,只留下了一双靴子。
君子嶂1984年被列为新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浮山古成之当年结庐读书处,当地百姓建有“成之庙”,称古成之为“紫虚仙人”。
广州帽峰山有座古庙,当地乡民说是为祭祀古成之而建。乡民说古成之小时在山中念过书,中举后回到这里,亲自采药为民治病;他又精通书法,经常为求字的乡民免费题书,一些有钱人送来润笔费,他一律用于兴办村学,因而附近八乡甚至城里都知道古圣人。人们传说,古成之去世后,官帽化作山峰,古成之也成为帽峰山神。
草书刻石广州五仙观
在广州五仙观,仍留存有镌刻古成之的诗文书法的碑石。
雍熙年间,古成之在广州备考选,闲暇之时,到五仙观游玩,作诗二首并书。
其一为七律:拨破红尘入紫烟,五羊坛上访神仙。人间自觉无闲地,城里谁知有洞天……
其二为五古:玄元分古观,南镇越王城。五石空留瑞,群仙不记名。丹砂虽久炼,鸡犬自长生……愿得身从此,乘云到玉京。
200多年后,南宋理宗时探花、吏部侍郎、名学者李昂英回增城仙村其岳父家探亲时,见村民在“移乩”,要请来“神仙”求问凶吉,这次请的神仙正好是古成之,很景仰古成之的李昂英很高兴,写下《古成之仙箕》一诗,诗云:翁来灵笔舞龙蛇,翁去瑶坛锁暮霞。旧事欲谈三百载,五云阁上望仙槎。
后人建有“紫虚古真仙祠”。
古仙旧题碑今在广州福西路五仙观大殿前西侧碑廊。高1.16米、宽0.7米。隶额“古仙旧题”。“跋”说,紫虚真仙古成之将其所题本观遗什镌刻于石上,以传不朽。在简介其举进士、任官职之后,说淳化四年(993)他在四川绵竹任县令时,于某人题诗后,掷笔于地而卒,及后成仙的故事。此碑不书年月。阮元《广东通志·金石略》说,从此碑跋文中“国初”、“太宗皇帝”等字前均空一字看来,其为宋刻无疑。阮说可信。(见《广州市志·文物志》)
草书入碑向来少见,且广东草书向来不为人称道,但这块狂草诗碑,却有着开张跌宕、意态横出的气象。
本报记者凌丽
新闻推荐
■仙塘镇热水村“三清三拆”现场。杨坚摄○本报讯记者李成东特约记者李远来黄廷首通讯员陈法美记者从东源县乡村振兴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