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一些固化的围墙 评陈雪《时光印格》中的历史文化散文

惠州日报 2019-11-24 09:15

□刘明霞

因为有多年的写作经验及写历史文化长篇的经历,更有与东江的血脉纽带根系,所以,在写作东江历史文化散文时,陈雪有底气和胆量突破。他的散文,大胆地消除精神与时空的屏障,独辟蹊径去发掘历史文化中的精神消息。

陈雪获冰心散文奖的散文集《时光印格》中,40余篇散文,有一半多是写东江地区的历史文化散文。本书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用文字诠释这片土地的精神底色,表现东江地区独有的文化内涵和丰腴的人文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终极关怀。作者没有按老套路出牌,而是作了大胆的尝试,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解剖东江地区的历史文化。他的反思和叩问,皆有逻辑支撑,推倒了一些固化的围墙,在现在与过去之间建立某种精神应答。

本地作家中,陈雪的散文创作一直是引人关注的。作为本地报、刊编辑,这20年来,编辑过陈雪的不少散文作品,他构建的散文生态系统,蕴藏着生态美学的理念。

东江地区的灵山秀水和文化积淀给了陈雪文学的激发和情思。作者去凭吊名胜古迹,对历史追寻与反思,用文学眼光发现家乡的历史、人文和风土民情。作者的感情,倾注在这片土地的一块碑、一座屋、一口井上。在《佗城越王井》中,当作者走近位于佗城赵佗古居的遗址旁边的越王井时,一连用了几个形容词“悚悚地探身向前”,再“小心翼翼地移前一步”,“定定神俯下身”,一步一谨慎,一趋一敬畏,全神贯注调动感观。“一看见仁善里门前耸立着两根高高的石旗杆,身子立刻就矮了下去。”(《广宁之行》)。因为作者面对的,是这片古老的土地崇文尚武、自强不息的永恒旗帜。写历史,不再只是单纯的观点,而是有了更具象的场景和心境。

在《文笔塔与丰湖书院》一文中,作者写到,他上小学的时候,适逢文革,老师带学生上山捣毁文昌阁,爷爷长叹一声说,“完了。这村子再也出不了读书人了”转而指向他道“最好远远的站着,动也别动文昌阁!”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历史文化对一个地方精神风貌、人格形成与滋养之间的关系,族群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有一根脐带血脉相连,一个地方的风味在他的历史里。

作家的写作立场与判断力,决定作品的思想表达与创作水平。这本书还书写了中国近代史上那些叱咤风云、声名赫赫的人物在东江这片土地上的传奇。作者生为广东人,身在岭南,凭吊这些东江雄杰的墓地、故居,更有近水楼台之便,可是这些远远不够,他是在大量的资料上下了苦功。想象了一些细节,进而使感情更加浓烈。

如《七女湖起义与象头山》一文中,作者写象头山,避开自然风光、生态植被等早被人写滥了的旧主题,挖掘出新意:象头山见证了惠州的千年历史,亲历着鹅城的百年风烟。东江地区是三刀会、天地会、三点会、兴中会云集的地方,这些反清复明的民间组织为武装暴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孙中山策划组织的十大起义中,虽然同以失败告终,但作者认为,在惠州的两次起义(三洲田与七女湖)是最成功的。义军转战东江数百里,击毙清兵无数,并坚持了十余日。象头山接纳了他们,也保护了这批种子。

文献记载,客家人有五次大的移民运动。而陈雪提出他的质疑:为什么把五胡之乱时期的集体移民称作第一次大迁徙?他的依据是:早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50万中原大兵南下,平南越,建南海郡,置龙川令,有数十万人驻守东江,“这算不算客家人的始祖?”汉唐统一后,“北方官兵和随军家属源源不断南迁定居,繁衍生息,这又算不算是客家人的先祖?”对于这些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官山阁楼的前世今生》)

陈雪毕竟不是历史学家,作为作家,他更关注的是:客家先民经历了迁徙、侨居、再迁徙、再侨居的“主客更迭”漫长过程中,对中原文化的坚守及适应南方环境,培育自己的新文化。他将历史文化中的“理”与文学创作中的“情”结合起来,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

自由心性的抒发,是陈雪散文的一大特点。

余秋雨写《苏东坡突围》,认为苏东坡的创作发轫在杭州,高峰在黄州,而来惠之后步入低谷。作者认为,苏轼寓惠期间的诗文创作多达五百篇首,只不过与“一词两赋”那种寄托着宏大的政治抱负的惊世之作少了,但也不是没有,《荔枝叹》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常借用东坡“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句子来赞美惠州的美好。作者认为,这是当年东坡对“南贬罪吏,永不回京”的大声抗议和无奈回应。他一生都在政敌陷害、嫉妒围攻之中博杀和突围,惠州是一条突出重围的血路。”(《风流可惜在蛮村》)因为有多年的写作经验及写历史文化长篇的经历,更有与东江的血脉纽带根系,所以,在写作东江历史文化散文时,陈雪有底气和胆量突破。

这些年陈雪一直在写本土长篇历史小说,目前正签约采写《穿越封锁线-粤港大营救始末》一书,这是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广东红色纪实丛书》向共产党百年献礼作品。陈雪之前写的长篇有《东江特遣队》、《东征!东征》等。他说他主要写长篇小说,自己只是把历史文化散文当练笔,这种战略上的转移和布局体现了他驾驭文体的才气。

陈雪的散文大胆地消除精神与时空的屏障,独辟蹊径去发掘历史文化中的精神消息。陈雪还在写,他的尝试还在继续。无论技巧如何尝试、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都无法完全掩饰作家自己的感情倾向和是非取舍。

新闻推荐

来自高等院校和行内专家学者齐聚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及高端访谈 为龙川融湾发展“把脉开方”

■高峰论坛上,龙川县委书记黄添胜、县长杨利华与8位专家、学者及行业翘楚,就龙川的“产业发展+全域融湾”进行对话,凝聚专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