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家风 绽放幸福花 记河源市文明家庭郭嫣家庭

河源日报 2019-10-25 07:41

传承好家风,传播家庭文明正能量,是我们每一个家庭应该秉持的信念和行动。在河源市源城区税务局工作的郭嫣有一个让很多人羡慕的家庭,父慈子孝、家庭和睦。

孝老爱亲和谐家庭典范

郭嫣,一个出生在江西的妹子。2009年,她孤身一人来到河源,投身到源城区税务系统,成为一名基层女税干。在这里,她遇到了与自己志趣相投、携手一生的终身伴侣,成为一名河源媳妇。

结婚后,郭嫣一直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为了能跟公公婆婆顺畅沟通交流,郭嫣主动学起了河源话,经常找同事请教河源话的发音,并不断练习,没过多久,她就能跟公婆用河源话聊天了。

虽然和公婆的生活习惯差异较大,但郭嫣从未和公婆红过脸,她像对亲妈一样对待自己的婆婆,经常陪婆婆逛街买衣服,陪婆婆聊天,讲自己工作上的事。节假日,她和丈夫还会带上全家老小一起出去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公婆身体不适时,郭嫣总是不辞辛苦悉心照料。经常有同事向她请教婆媳相处之道,郭嫣说很简单,就是要懂得相互包容,作为晚辈要尊重长辈,“老人平时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做晚辈的一定要懂得感恩。”郭嫣说。

郭嫣对家庭的付出,公公婆婆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婆婆主动承担了家务活,并帮助照顾年幼的孙子孙女。2016年营改增的时候,税务局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郭嫣经常进行“5+2”“白加黑”地加班工作,根本顾不上照顾家里,当时她的小女儿才出生8个月。为了让郭嫣安心工作,婆婆主动提出让小孙女断奶,由她照顾。每每讲到这些,郭嫣都会眼泛泪光,十分感动婆婆对自己和家人的无私付出。

良好家风代代传承

郭嫣的孝心正是得益于长辈的言传身教。郭嫣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她们家曾获评吉安市“平安家庭”、峡江县“五好家庭”。从小,父母就教育她要知孝顺、悯老少、有礼貌、善相处。

百善孝为先。郭嫣公公退休前是一位基层民警,工作的特殊性使他不能经常陪在家人身边。当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一家四口挤在仅几十平方米的单位宿舍里。即使这样,婆婆还是坚持把在农村的爷爷接来同住,她说老人家身体不好,一个人住儿女不放心,再苦也不能让老人孤身一人。由于公公经常不在家,照顾老人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婆婆身上。有一次,爷爷不小心摔倒,数月下不了床,婆婆每天给老人喂饭,为他擦洗身体、换衣服、端屎倒尿,从没说过一句怨言。

正是长辈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郭嫣明白了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的重要意义,也才有了郭嫣与婆婆的亲如母女。郭嫣一双儿女从小耳濡目染,传承了好家风。儿子女儿从小就懂礼貌,孝敬老人。平时兄妹俩总是抢着帮爷爷奶奶捶背,陪爷爷奶奶聊天,有了好吃的,总想着要留给爷爷奶奶。

孝老爱亲是郭嫣家庭的良好家风。郭嫣说孝敬长辈,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生活上帮助和照料,更多的应该在精神上给予慰藉,不要使老人感到孤单,要多陪陪他们,关心他们。(本报记者高芳芳)

新闻推荐

新区领导为党员干部上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永葆入党初心 答好时代问卷

○本报讯记者黄世军特约记者廖志良通讯员杨金萍按照江东新区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要求和工作安排,21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