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 提效破局 谱写河源全域全面融湾商务新篇章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源商务部门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商务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招商引资工作亮点纷呈,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健康发展、开放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988—201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610万美元(1989年)增长到40.8亿美元,增长约66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3亿元增长到628.72亿元,增长约86倍。实际利用外资从658万美元增长到9619万美元,增长约15倍。
2019年1-8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58.6亿元,同比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97亿元,同比增长7.4%。实际利用外资4.4亿元,同比增长38.53%。新签约项目104个,计划投资总额1262.3亿元,超10亿元项目22个。
文/本报记者敖海冲
通讯员周庆颖
图/本报记者肖斌
成就
凝心聚力促发展商务工作实现新突破
对外开放走出新路子
市商务局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围绕市重点改革课题主动“走出去”,赴上海、广州、佛山等地学习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跨境电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河源市商业新业态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动企业参加广交会、广博会、食博会、加博会、高交会、名优商品展等国内国际大型展会,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展外销渠道。今年以来,市商务局共组织62家企业参加了7场境内外展览活动,签订金额约2.3亿元,彰显出河源坚持对外开放、拓展全球贸易网络的发展壮志。
如今的河源,开放型平台正扎实推进建设、综合保税区申报材料已由国务院转海关总署审批、综保区发展规划、产业研究、用地指标申报、房屋土地征收、环评审批、资金筹措等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开放引领的热潮愈加高涨。今年2月,市商务局牵头在广东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召开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申报工作现场推进会,该项目上报省政府后,现正根据省各部门反馈意见,完善土地利用性质变更手续和申报材料的调整补充,此外,龙川县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在完善可研。
商贸领域焕发新活力
民无商不活,城无商不兴。近年来,市商务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加强市场建设、推动电商发展、降低市场运行成本等,千方百计搞活城乡流通市场,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助力。今年以来,市商务局陆续举办了狂欢购物年货节、“以旧换新”汽车消费节、“家520”购物节等12场大型促消费活动,参与商户1500多家,销售额达3.3亿元。积极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对2018年83家新增限上企业下达“限上企业倍增计划”奖励资金共143.5万元。推进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建设,市级肉类蔬菜流通追溯平台已完成建设,并与省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12个流通追溯节点接入市级平台。
招商引资培育新动能
在今年3月底,一场由市商务局联合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举办的2019年河源全球路演招商推介会在深圳拉开帷幕,路演通过网络直播吸引了180万人次观看。在全球路演直播的前一天,河源在东莞举办的招商推介会精准吸引了300名企业家代表参会,意向投资项目59个,预计总投资约125.3亿元,预计产值约158亿元,为河源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分工合作、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开放型经济注入了新动力。
招商引资是河源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发动机”。今年以来,市商务局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初步搭建综合立体招商体系,大力开展中介招商、专业招商、龙头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1月4日,举办河源(深圳)主题招商推介会,推介会主要围绕现代农业产业、生态旅游和军民融合产业方面进行专题推介,来自深圳各行各业的200多位企业家参加了会议。
电子商务展现新作为
电商发展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推动力,在市商务局的大力推动下,早在去年1月,龙川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就成功通过商务部考评验收,有力推动了龙川农村经济转型、农产品的快速流转和农民增收。此外,紫金县、和平县通过了省级电商示范县的考评验收,正式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认定了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为推动河源市优质农产品走进湾区大市场拓宽了路径。此外,市商务局还积极推进市级和紫金县、和平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及群众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孵化、产品对接、品牌建设、金融信用和其他衍生增值服务。据了解,市级和紫金县、和平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将于今年建成运营。
展望
全域全面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市商务局将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新起点,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扭住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纲”,坚定融入大湾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找准融入大湾区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探索新型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系统支撑,助力河源加快打造成为开放融湾先行区。
着力在扩大开放上提效破局
近年来,让不少河源企业感触颇深的一点是,参加各种展览的次数越来越多了,这得益于商务部门在背后的主动推介。通过加强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广州南沙、深圳南山等重大平台联系合作,打通了河源市融入大湾区、走向全球的“买全球”“卖全球”双向贸易通道,推动线上线下贸易融合发展。此外,市商务局还将继续做好国际贸易摩擦应对工作,不断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大力发展一般贸易,促进民营外贸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形成“一般贸易+民营企业”为主的外贸新格局,稳妥有序推进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健康发展。深挖外资“存量”,提升外资“增量”,推动外资利用数量和质量“双提升”。进一步清理负面清单以外的外资准入限制,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努力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着力在促进消费上提效破局
近年来,消费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而易见,就如何培育和壮大河源消费市场、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市商务部门可谓下了一番大功夫。市商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商务部门将以“春夏秋冬”四季常态化消费促进月活动为基础,继续举办秋季“美食文化节”和冬季“"买年货"购物节”,不定期举办相关促销活动,培育高质量限上企业,巩固常规消费影响力。推动电商消费,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方式系列促消费活动,支持引导大型零售企业自建网络营销渠道,借助线下销售网点优势建立体验店,实现线上线下业务、品牌、渠道、客户等多方面资源整合。
针对当前汽车市场低迷的现状,为了稳住汽车消费,市商务局通过调研形成了《河源市汽车消费市场调研报告》,提出了实实在在的促进汽车消费的措施,稳住重点商品消费的“大头”,牵引带动石油及制品类商品的消费。
着力在招商引资上提效破局
在招商引资的赛道上,河源如何“脱颖而出”?市商务局将扎实推动招商体系改革创新,围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分类搭建招商平台,推动招商工作“扁平化”管理,推进产业招商、特色招商、中介招商、精准招商,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达到与大湾区城市同等的招商水平。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产业外溢的窗口期,聚焦大湾区城市和发达国家,常态化开展“引进来”和“走出去”等双向经贸交流与合作,接续举办好年内系列经贸活动和招商路演活动,加快形成协同湾区、面向全球、自主可靠的经贸网络,引导更多符合河源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高端优质项目落子布局、落地生根,推动形成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全力推动2018年系列经贸活动和2019年系列经贸活动成果转化为河源振兴发展的新动力。
着力在平台建设上提效破局
“建保税物流中心,是河源进出口量增加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建保税物流中心对企业来说,可省去"一日游"、缩短流通时间,大大降低费用和成本。”市商务局将继续大力推进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争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不断培育开放型经济要素。力争2019年达到申报综合保税区的基本门槛,确保2019年东源县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成功。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口岸和应用项目全覆盖,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上,在河源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征途中,市商务局将紧紧围绕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战略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干在实处作为不懈追求,把走在前列作为目标要求,把勇立潮头作为使命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助力河源“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效破局。
新闻推荐
城东街道胜利村长岗、塘寮片区,一块块平整的土地已经招拍挂,即将建设。本报记者肖斌航拍江东新区城市起步区设计效果图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