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蝶变新生 幸福基因融入农民生活
青草池塘处处蛙,四季花香各不同。新中国成立70年来,龙川县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日益变美,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农民实现了从温饱到全面小康的跨越,全县农业农村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川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今天,产业发展起来了,农民甩掉贫困包袱富了起来;人才培养起来了,农村生机活力更蓬勃了;文化走进群众生活后,乡村更文明了;生态保护好,农村生活环境更美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组织保障基础筑牢了。文明、科学、进步、繁荣,代替了以往沉寂、闭塞的印象,成为了现代新农村的标配,农村正演绎着蝶变新生,书写着时代华章。
沧海桑田,时代变迁,龙川一直在发展大潮中奔跑。今天,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龙川县奋力开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新征程,为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擘画出一幅新时代的发展新蓝图。
产业兴旺农民腰包鼓起来
去年以来,龙川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调整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抓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创建了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八大特色产业”,打造现代农业要素聚集区。
要加快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撕掉身上“省定贫困县”的标签,全力推进产业发展是龙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70年来,龙川县一直致力于产业发展。
“九五”计划期间,龙川县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划分北部、中部、南部、沿江、城效5个区域,抓好“一乡一品”生产,形成北部以果、竹为主,中部以优质稻、生猪、油茶、蔬菜为主,南部以水产、水果为主,县城周边以水产、禽畜、蔬菜、水果为主的格局。
龙川县积极推进产业振兴,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立足县情,大力发展新型种养业、光伏发电、农(林)产品加工等产业,相继扶持兴办灵芝、秀珍菇培植基地,蔬菜、水果、金银花、茶叶、毛竹、油茶等种植基地,山羊、猪、鸡、鱼等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据统计,1992年,龙川县农村居民年人均总收入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062.1元,1994年达到2110.1元,1998年达到3110.6元,2005年达到4000多元。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农民收入随着产业发展而逐步增加。
党的十九大以来,龙川县发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构建新型农村助农服务体系,为农村发展打造一个强有力的“造血”产业。
龙川先后通过招商“引进来”、本地培养、扶贫共建等模式,发展了一批优质的特色产业。如通过招商大力发展乳鸽产业,龙川丰稔镇和紫市镇两个乳鸽基地年产值近千万元,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如通过扶持引导大力发展优质油茶产业,2018年全县41万亩油茶林丰收,总产值达11.8亿元,极大地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另外,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龙川县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全县村级光伏项目42个,涉及15个镇35个村1581户5765名贫困人员,总投资4361万元,装机容量4.9兆瓦,目前到户总收益150.7万元,户均提高收入953元。
多措并举下,农村产业逐步兴旺起来,农民的收入也随之不断增加。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8.6元。
在今年召开的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上,龙川县委书记黄添胜指出,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品质农业、效益农业,把龙川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及油缸”,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以及农业与工业、现代物流、历史文化、旅游观光、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与发达城市产业的差异发展和互补。
生态文明农村美丽更宜居
河水清澈见底,房前屋后干净卫生,垃圾实行定期上门转运,硬底化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空闲之余还可以到村文化广场跳舞打球,相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居住环境,如今,龙川农村人居环境更卫生、更美丽、更宜居。
鹤市镇莲坑村是省级相对贫困村,村里曾经一度“脏乱差”,交通、文体设施比较滞后。近年来,在帮扶单位及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该村建起了一个2000平方米、集文体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文体中心,配套篮球场、文化舞台、健身器材及公共厕所等设施;建立村庄保洁机制,积极引导村民分类投放垃圾,促进农村实现长期清洁卫生。
“晚饭后,村民不是在文化广场跳舞,就是在村道上散步。”莲坑村村支书黄坤新说,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村民想尽办法离开农村。随着人居环境的变美,再加上交通的便利,每到周末或是节假日,不少在外工作、居住的村民携家带口回家乡生活,非常热闹。
从逃离农村到主动回乡,折射的是龙川农村人居环境的蝶变。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解决了温饱这个大问题后,讲文明、讲卫生这些事关人居环境建设的工作,也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近年来,龙川进一步全面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了农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村道、河道、沟渠干净畅通,居民房前屋后的红花绿草,替代了之前的杂草杂物和积存垃圾;乱搭乱建、违章建筑和危旧弃房拆除了,一幢幢美丽的楼房、远山及广袤的田野,组成了一幅田园山水画。
在整治的同时,龙川县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2018年,龙川县坚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村风民俗和乡村道德建设,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确保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注重保护好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传统文化,一批类似于黄岭村雕楼的古建筑得到修缮。特别是在对农村进行规划建设过程中,将乡村文化融入到乡村规划、景观设计和村庄建设之中,充分体现村庄特色和乡土风情,成为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以党建为引领,稳步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样的生活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走进龙川人的生活中。
立体保障群众生活更幸福
如今的龙川农村,上学在家门口,看病去村卫生室,就业可申请技术培训,养老可去敬老院,甚至是涉及法律方面的事务,挂钩村的专业法律顾问可提供调解纠纷、法律咨询、案件代理等服务。
走进现在的农村,法律、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加。
新中国成立初期,龙川县广大农村缺医少药。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形成,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大为改观。据统计,2018年,全县有乡镇卫生院24个、床位近千张,村(居)卫生站350多个,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医疗保障事业深入发展,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人均补助标准逐年提高,2018年达到49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50%和75%左右。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
截至2018年,龙川全县农村人口参加医疗保险人数75.87万人,基本实现人人参保。在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龙川县积极实施医保健康扶贫,3.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
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农村“养老难”问题逐步缓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养老保障尚属空白。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龙川县初步建立了“五保户”等保障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龙川县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至2018年,全县7万多名群众参与。加快镇级敬老院建设,全县建设镇级敬老院24家,加快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加大农民就业创业扶持力度。龙川县积极组织农民参加各种技术培训,提高就业率,鼓励创业。2010年至2018年,全县培训农民5.5万人次,实现新增就业9万多人次,1000多人次成功创业。
扎实推进危旧农房改造工程,村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鼓励富起来的农民建新房,低收入者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扶下也改善了住房条件。通过农房改造政策的深入实施,9万多户农民搬出了破旧低矮的平房,住上了钢筋水泥楼房,描绘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画卷。
■组稿:本报记者陈小玲特约记者曾祥太■摄影:本报记者冯晓铭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党的十九大代表、驻龙川洋田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费英英联合深圳新青年教育、深圳红马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公益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