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从1亿元到155亿元 龙川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今年上半年,龙川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从解放初期的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发展到今天地区生产总值过百亿元的经济大县,这块烙着红色印记的土地、广东最早解放的县级城市,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铿锵脚步,龙川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
1958年,龙川县地区生产总值10043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9.8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37万元。2018年,龙川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5.6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7万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7.26亿元,总量居五县一区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10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三位。
耕耘成就梦想,奋斗收获幸福。70年来,龙川县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用探索和实践,走过并见证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发展历程、繁荣历程;用责任和担当,谱写了一曲曲雄壮激越的创业之歌、开放之歌、奋斗之歌;用辛劳和汗水,创造了一个个世人瞩目的发展奇迹、巨变奇迹、崛起奇迹。
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推动龙川从荒凉走向繁荣、从闭塞走向开放、从贫困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争先。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全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协调发展成为龙川当前的主旋律。
今日的龙川,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吸引力、影响力越来越大,大项目、好项目越来越多,营商环境、生态环境越来越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劲头越来越足。
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龙川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70年来,龙川县域经济始终保持着健康发展的态势。
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69亿元、增长6.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费收入分别为7.3亿元、5亿元,分别增长8.1%、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5亿元,增长4%(其中本级投资完成107.2亿元,增长17.6%);外贸进出口总额27.6亿元,增长13.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8.6元,增长9.7%;民营经济增加值97.2亿元,增长5.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2.4%。
从2018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可以看出,龙川县的招商引资、工业及民营经济、园区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及城乡居民收入等,均为稳中有进、健康持续。从近几年的全市考核结果来看,龙川县的工业及民营经济、园区建设工作在全市考核中多年位居前列,综合县力在全市继续保持中上等位次。
翻开龙川县70年来历年的经济统计报告显示,龙川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58年增长155倍,年均增长8.8%。2018年龙川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8.6元,比1988年增长27倍。1950年至2018年,全县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9%,其中1979年至2018年年均增长10.5%,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此外,龙川县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2018年末,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2.7%,比1952年末上升28.2个百分点。2018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17.9%,比1952年末提高13.4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70年来,龙川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规模实现从亿元到百亿元的历史性飞跃;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实现从农业主导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转型,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升级。
据悉,龙川县三产结构由1979年的68.9∶22∶9.1调整至2018年的18.77∶26.97∶54.26,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45个百分点,龙川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县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城的转变。
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全县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6.9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28万吨。省级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航天育种基地及观光园、恒基鸽业、甜叶菊种植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有序推进。
工业转型升级,绿色高端产业代替了传统加工制造业。按不变价计算,全县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由1950年的255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125.94亿元,年均增长13.3%。
服务业蓬勃发展。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0.20亿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445倍,年均增长16.5%。
旅游业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逐步崛起,到2018年全县实现旅游接待游客416.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4亿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17倍、66倍。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百城百汇国际商贸城、铁路综合物流园等项目稳步推进。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平台,建立“天猫优品”服务站22家。2018年,电子商务交易额9.2亿元,增长8.1%。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龙川县人民群众生活从温饱不足到不愁吃不愁穿,正在迈向全面小康。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8年,新增城镇就业537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76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
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2018年各级帮扶单位投入扶贫资金3.84亿元,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年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37元,累计完成22836名相对贫困人口预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有效落实。
多管齐下、持续发力下,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8.6元,比1984年实际增长51倍;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3655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59倍。2018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4.1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是1979的100多倍。2018年金融机构及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8.9亿元、贷款余额144.1亿元,存款余额是1979年的100多倍。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70年来,龙川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30亿元,比1979年增长2400多倍,年均增长22.2%。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1979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逐年增加,但增幅不大。1993年后,龙川县全面实施以加快交通建设、城镇建设步伐的战略目标,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空间逐步扩大,融资渠道扩宽,投资总额快速增长。1993年至1997年的4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96亿元,比1979年—1992年13年间的投资总额(8.24亿元)增加了23.72亿元。2000年后,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逐年增大,至2004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30亿元,年均达到11.86亿元,5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979年—1999年总和的47.2%。2005年至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在30亿元以上,至2012年达到45.33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川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投资结构持续改善,投资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5亿元。
通过持续不断建设,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实现从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投资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组稿:本报记者陈小玲特约记者曾祥太■制图:肖斌
新闻推荐
进入了仲秋的龙川老隆,持续高温。龙川县老隆镇水贝村60多岁的刘奶奶正顶着烈日接孙子杨洋放学回家。今年9岁的杨洋是老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