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 共育文明学子河源市家校共育模式成效显著,助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河源日报 2019-09-26 08:20

■市三小“成长有约”家长学校课堂开课。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河源市教育行政部门将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深化“家校共育”工作,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家长走进课堂

共同架起家校合作桥梁

“我们对孩子的行为想发火时,往往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如果运用同理心,我们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有了这种同理心,我们的态度才会从指责转换为鼓励和帮助。”在市三小四年级(9)班家长学校的开课现场,老师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结合,深入讲解了“父母的情绪管理”主题,在场家长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家长刁建开告诉记者,家长学校是亲子沟通的桥梁,让他更加懂得了如何做孩子榜样,有利于更直接掌握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技巧、领悟正确的教育观念,丰富了家庭教育的教学形式。

市三小“成长有约”家长学校于日前开课,各级家委和各班班主任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心理特性确定课程主题,与家长深入讲解了“如何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我陪你,你也来陪陪我”等内容。据了解,该校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努力构建以集中教学、个别指导、自主学习、多向互动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健全家长学校的建设,以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的作用。除了开设家长学校,学校还成立“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委员会,修订了《家长委员会章程》等多项保障制度,并巧用校讯通、微信群、QQ群等通信方式,更深入、自由地与家长沟通,同时积极号召家长委员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

市三小的做法是河源市各中小学校切实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的缩影之一。家长学校是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家长委员会是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同盟军与合作者,可以说,推进家庭教育的两个重要平台就是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多年来,河源市以制度先行,开展创建活动和调研指导活动为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有计划、有系统地培训家长,使家长懂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各阶段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还引领全市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规范化与常态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助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家庭教育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记者了解到,目前河源市中小学家庭教育中最缺乏的是理论体系,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而为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河源市今年2月建立了由10位家庭教育指导者组成的首批河源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者团队。

河源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者以“家校协作,立德树人”为主题,积极参加国家和省举办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学习,并将所学课程在团队和所在学校进行二次培训,同时通过组织家长学校中心教研组活动领航本校家庭教育的发展和研究,以及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深调研活动、积极参与部门协同家庭教育等活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指导河源市中小学开展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推动家庭教育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而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中小学家长学校种子教师,整体推动全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质量。日前,2019年河源市首批中小学家长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在河源中学实验学校举行,特邀广东省家教通家长学校校长哈英敏和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家庭教育部主任王蕙等专家作专题辅导讲座,培训大大增强了参训人员对建设家长学校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也让受训教师认识到了家校共育的时代趋势,明确了在家校共育中的角色定位。

此外,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也积极为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培训一批家庭教育指导骨干师资队伍而不断努力。今年4月至7月,源城区教育局分两批选派出170多名德育干部参加广东省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通过学习和考核,并获得了由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颁发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学员们通过两个多月的线上线下培训学习,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有做“大教育”的“大格局”胸怀,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更要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对各级家长学校的有效指导,当家庭教育工作的有心人。

扩大覆盖面

推广家校共建新模式

家庭教育工作,除了学校不断发挥主阵地作用,河源市教育行政部门也不断创新,一直探索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新模式,力求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宣传,引导社会各界重视和支持家庭教育工作,为中小学家庭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供专业指导服务,提升家长教育能力。

今年5月,源城区教育局举行了教育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要求各学校依托社区开展中小学生学习辅导,协助社区组织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文体活动、开展专题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培养学生艺术特长、教育法规政策宣讲等活动,重点推进家长教育指导进社区。同时让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师资队伍,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协调工作,整合利用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优势,扩大家长学校的培训面,扩大家庭教育指导的影响力,形成与社区联合办学的家长教育指导模式,为家长提供更加便利的教育服务。而这也是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有力举措之一。

同样,为扩大宣传覆盖面,河源市教育行政部门还不断完善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内容、注重宣传实效,借助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在群众心里播下注重家庭教育的种子,群策群力共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风尚。

“孩子拖拉磨蹭很气人聪明家长用这招”“建立孩子安全感的关键期你错过了吗”“父子关系紧张怎么破教育专家这样说”……这是市教育局与本地电视台联合开设的河源首档家庭教育公开课节目《成长面对面》,该节目以家长公开课堂的方式,邀请河源市首批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以及关心孩子教育的家庭在现场就大家关心的某一个教育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同时,节目还邀请最美家庭就当期话题分享他们的个人看法,力争帮助有家庭教育困惑的家庭,解决他们的育儿实际问题,进一步让父母懂得如何与孩子相处。截至今年9月,该节目已经播出5期,共有8所学校、10位首批河源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者、4位资深心理咨询师、8组家庭、8位最美家庭代表、近200名现场观众参与节目拍摄,并通过电视、微信推文、客户端APP、网络直播等渠道进行宣传。据统计,该节目的微信推文关注度,累计阅读量达万次,APP点击率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其中,播出的第四期《学霸养成记》,直播点击率超6万人,APP点击率超40万人,反响热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河源市教育行政部门主动作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交流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创建家庭教育机会,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区,打造家校合作共同体,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不断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本报记者谢少娜文/图)

新闻推荐

客家人的梦 □郑碧丽(河源)

秦唐的梦中原的梦飞天的梦都在这一刹那得以释放你我五百年前的血脉亲情啊融合了赵佗多少的梦想清风轻拂的玻璃栈道早醉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