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将集中治理19个领域诚信缺失突出问题 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 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
○本报讯记者高芳芳近日印发的《河源市关于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集中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诚信缺失、诈骗满天飞问题,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不断提升全社会的诚信水平。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诚信缺失和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失信突出问题,河源市制定出台了《方案》,进一步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加强征信体系建设,进行集中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失信行为,构建信用联合奖惩联动机制,长抓不懈,久久为功,为建设“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提效破局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营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诚实守信、重信守诺的良好风尚。
据了解,对于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相关部门和单位将实行全市上下联动,集中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治理行动。这次重点对19个领域进行专项治理,主要包括:开展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开展互联网虚假信息、造谣传谣专项治理;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开展扶贫脱贫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无证行医、非法医疗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假药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拖欠工资问题专项治理;开展“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治理;开展逃税骗税和“假发票”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法院判决不执行问题专项治理;开展交通运输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开展论文造假、考试作弊专项治理;开展骗取保险问题专项治理;开展非法社会组织专项治理;开展慈善捐助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开展营业性演出市场虚假宣传及炒票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假彩票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假球黑哨、使用兴奋剂问题专项治理。
对上述19个领域,每个都列出了开展整治的具体问题,同时明确了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让失信者在河源市寸步难行。
构建信用联合奖惩联动机制
“依法依规推动信用信息公开,提高信息透明度,为识别和防范信用风险创造条件。”《方案》不仅强化对诚信缺失突出问题的治理,还注重征信体系建设和诚信宣传教育,要求各领域全面建立信用记录,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网络,有效消除信用信息“壁垒户”和“孤岛”,以此来确保诚信建设的常态长效。
《方案》还强调,要发挥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引导力和威慑力。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事项中,落实信用联合奖惩措施,复制推广“联合奖惩、一键搞定”便捷模式,将信用信息核查使用嵌入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等业务流程中,构建河源市联合奖惩一张网。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市文明办将联合市发改局等部门,定期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或单位,组织媒体进选出宣传展示;对工作推进不力,或管辖范围内发生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重大失信案件事件的地方或单位,约谈其主要负责同志,责令限期整改,并在媒体上予以通报批评;对涉嫌违纪违法的,相关部门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谢少娜通讯员叶江南日前,全市教育系统“防风险,保安全,迎大庆”系列安全教育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安全教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