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河源农业经济指标稳中有增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8012元
○本报讯记者张平上半年河源农业经济指标稳中有增。记者近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37亿元,同比增长4.17%;农林牧渔增加值37.82亿元,同比增长4.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12元,同比增长8.7%。
今年上半年,河源市雨水偏多,特别是6月份遭遇洪涝灾害,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河源市上半年农业生产总体稳定,特别是效益农业较快发展,效益农业增长较好,林业、农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和6.5%,增速同比分别高出2.2和1.6个百分点。
尽管非洲猪瘟影响整个养猪行业,但上半年河源市生猪养殖出栏加快,家禽养殖逐步回暖,肉类产量保持稳定。河源市根据国家生猪调运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外地生猪调入河源市,对于外地调入河源市生猪一律实行“点对点调运管理”,严把入境关口,严防外疫传入,最大限度降低输入性疫情风险,确保生猪养殖业生产供应稳定。上半年全市出栏生猪69.9万头、出栏家禽1467.21万只,肉产量为7.6万吨。
上半年渔业生产稳中有增。河源市大力优化水产品品种结构,在稳定常规鱼生产的同时,大力推广具有本地特色的紫金甲鱼、新丰江桂花鱼、源城胜斑、东源淡水龙虾、和平鲟鱼等品种养殖。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19091吨,其中淡水捕捞651吨,淡水养殖18440吨。
上半年,河源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提速。河源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面完成255个省定贫困村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和“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面上村全面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河源市全面完成255个省定贫困村的村村通自来水建设任务,全市农村自来水覆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分别为95%、93%、91%。河源市农村生活垃圾建立了“户收集、村集中、乡镇转运、县区处理”模式,全市建成6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94个垃圾转运站、16950个垃圾收集点,实现“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建设目标。
市农业农村局表示,下一阶段将全力抓好灾后复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分阶段、分步骤、分类别科学开展救灾复产重建工作。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项目施工进度;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着力调整畜牧业结构;科学防控非洲猪瘟,保障生猪生产产能,稳定“菜篮子”供应;着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大力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发展,提高科学种养水平与生产效率。
新闻推荐
夏季心肌梗塞患者明显增多河源东埔医院提醒:六大诱因易诱发心梗
三伏天天气炎热,出汗导致血液黏稠、疲劳,加上空调房内外温差过大等原因,心肌梗塞患者明显增多。有研究显示,气温每升高1℃,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