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心肌梗塞患者明显增多河源东埔医院提醒:六大诱因易诱发心梗
三伏天天气炎热,出汗导致血液黏稠、疲劳,加上空调房内外温差过大等原因,心肌梗塞患者明显增多。有研究显示,气温每升高1℃,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约15%。三伏天应特别注意防范心梗,生活中一些细节要重视。河源东埔医院提醒,不仅寒冷季节是心肌梗死高发季,高温酷暑天气同样易发心肌梗死,大量出汗后,容易导致心肌缺水诱发心梗。
夏季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保持室内通风;及时饮水,避免大量饮用冷饮;开空调的话,室内温度不宜过低。
东埔医院提醒,以下6个方面是夏季心梗多发主要诱因。
过劳。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
激动。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情绪激动不仅增加心肌耗氧量,也可诱发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暴饮暴食。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冷热交替刺激。夏季在低温空调房内待得过久,突然到炎热的室外,或突然大量饮用冰啤等冷饮,身体遭受冷热交替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吸烟或大量饮酒。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便秘时排便过度用力、排便不适引起的焦虑,既增加心肌耗氧量,又增加交感神经不适当激活,从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黄欣廖瑞华)
新闻推荐
河源市领导到江东新区调研碧道建设时强调 按时完成省级试点建设
○本报讯记者黄世军特约记者廖志良前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边立明率队到江东新区调研碧道建设及开展巡河工作。他强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