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发现“恐龙蛋” 又是少年发现发现6000万年前恐龙蛋化石者与23年前河源首次发现恐龙蛋化石的都是小朋友
○本报讯记者许竞楠截至昨日,一则“小学生发现6000万年前恐龙蛋化石”的新闻词条,经过央视、人民网、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搜狐网、新浪网等媒体的争相关注报道,在社会上引发了“蝴蝶效应”,还一度占据微博实时热搜排行榜第一名。令人们称奇的是,这次河源发现6000万年前恐龙蛋化石者与23年前首次发现恐龙蛋化石的都是小朋友。
河源出土的恐龙蛋化石
七成由市民发现
追溯河源恐龙蛋化石的发掘史,大多是由河源市民发现的。1996年在河源被发现的第一窝恐龙蛋化石,是由邹阳等4名小朋友无意间发现的,此后,在河源市便接连不断地有恐龙蛋化石的“新发现”。直至今天,河源发现并馆藏的恐龙蛋化石已经超过1.8万枚,成了名副其实的恐龙之乡。
据市博物馆负责人黄志青透露,目前,河源发掘并馆藏的1.8万枚恐龙蛋化石中,有七成是由市民发现并指引专业人员发掘的。“市民是发现恐龙蛋化石的主体。河源恐龙蛋化石蕴藏量大,专业人员显得稀缺。只有依靠广大市民作为"眼线",才能更好地发现并保护好恐龙蛋化石。”
不断加大恐龙知识
科普教育力度
小朋友能发现、辨别恐龙蛋化石,更多是源自河源市不断加大恐龙知识科普教育力度的结果。
在河源,市博物馆(新馆)、市恐龙博物馆、市图书馆等场馆的开放服务,使市民可以自主通过借阅书籍、参观展览,了解恐龙的相关历史知识。据悉,每年进入市博物馆、市恐龙博物馆参观者超过35万人次,进入市图书馆查阅、学习的近300万人次。同时,河源市各中小学十分注重恐龙知识普及教育。据这次发现恐龙蛋化石的张仰喆小朋友的妈妈李小芳介绍,在学校,老师也常向同学们讲述“发现恐龙蛋化石”的故事,并教育孩子们在野外遇到疑似恐龙蛋化石后,应及时向家长或警察报告,因为这些恐龙蛋化石都是珍贵的文物。“这次儿子发现了恐龙蛋化石,可以说是一次生动的课外实践。”李小芳说。
黄志青表示,希望市民都要向张仰喆小朋友学习,能知恐龙、认恐龙、懂恐龙。“目前全国研究古生物的专业科研人才不超过800人,研究古脊椎动物的专业科研人员不超过400人。希望通过不断加大恐龙知识科普教育力度,为恐龙蛋化石研究储备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
新闻推荐
最近,6岁的小异总是习惯性揉眼睛,他的父母刚开始还以为是放暑假了电视看多了导致的,谁知3天过后其右眼上眼皮肿了起来,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