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持续发力成效显著聚焦精准脱贫、产业共建、民生帮扶、队伍建设等领域 累计帮助10482户33520名贫困人口实现预脱贫,预脱贫率达89.46%
[摘要]●聚焦精准脱贫、产业共建、民生帮扶、队伍建设等领域 ●累计帮助10482户33520名贫困人口实现预脱贫,预脱贫率达89.46%
受“6·10”“6·12”特大暴雨袭击,河源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据统计,截至6月27日,深圳帮扶河源83个镇214个省定贫困村中有65个镇147个贫困村不同程度受灾,造成贫困村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67亿元。灾情发生后,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下称“深河指挥部”)迅速行动、严阵以待,全力开展抗洪救灾各项工作。同时开展捐赠、慰问等活动,发动、引导各方社会力量组织参与到河源灾后重建工作,深圳市以及南山区、宝安区、福田区等援助救援资金超4662万元。
今年上半年,深河指挥部持续聚焦精准脱贫、产业共建、民生帮扶、软件帮扶、队伍建设重点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深圳帮扶河源214个省定贫困村,落实1683个到村扶贫项目,累计帮助10482户33520名贫困人口实现预脱贫,预脱贫率达89.46%,助力2018年河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顺利迎接省扶贫开发年度考核,成绩名列前茅。
以产业扶贫为重点
推进精准脱贫、乡村振兴
7月22日,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扶贫产品展销中心暨南山对口帮扶连平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开业,该展销中心位于南山区农贸批发市场,主要助推河源(连平)地区特色农产品,拓宽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形成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深河指挥部精准扶贫组组长彭嫦媚称,“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精准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开业,展示了深圳对口帮扶河源214个贫困村的农特产品,是践行消费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
彭嫦媚介绍,消费扶贫方面,深河指挥部还积极搭建线上线下精准对接市场平台,拓展阿里巴巴“村淘”、腾讯“为村”、京东“扶贫馆”线上渠道;组织参加农博会、绿博会、餐博会、跨境电商博览会等线下展销活动;举办保障珠三角城市圈“菜篮子”供应暨河源现代绿色农业合作发展论坛等大型活动;在巴伐利亚庄园推动建设“粤东北千村集市”,在深圳龙华、福田、南山、大鹏、盐田等地建设“扶贫超市”、农产品展销中心;开展“饱含深情美味河源”河源扶贫产品深圳产销对接推广系列活动,以消费扶贫促进产销对接。
同时,深河指挥部以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核心,以各县、镇、村为拓展区域,以形成内源性产业扶贫动力、稳定性资产投资收益、规模化农业产业发展、专业化农业技术支撑、优质化农产品出品标准、品牌化农副产品销售、市场化产销对接渠道等七个措施,促进产供销一体化、一二三融合发展。
以融入大湾区为主攻方向
打造产业共建共同体
深河指挥部副总指挥、产业园区组组长冯景山介绍,目前,深圳对口帮扶河源以深河8个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共建平台,以融入大湾区为主攻方向,合力打造产业共建利益共同体,1-7月,深河共建8个产业转移工业园落地超亿元工业项目21个,完成全年任务比例105%。
一是合力开展精准招商。上半年,深河指挥部共主办或参与各类推介活动7场,对接企业600多家,邀请企业客商103家250多人次赴河源考察投资环境,参加香港春季电子展、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产业创新峰会等大型活动,筹备举办“深圳-河源(北京)产业共建招商推介展示会”,今年1-6月,共建园区实现签约项目49个、计划投资额123.86亿元,动工项目41个、合同投资额133.61亿元,在建项目193个、当年完成投资额68.41亿元,达产项目28个、当年完成投资额9.5亿元。
二是探索推进“飞地经济”。深河指挥部推动合作共建高新区(南山)园、连平(南山)园、源城大鹏科技城、紫金省企园等,发挥央企、省企、深圳国企、区国企优势,探索互利互惠有效机制。其中,连平南山园实现3家南山企业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快速落户,河源高新区南山园今年4月29日正式动工,首期10万平方米用地挂牌正在抓紧推进。
三是提升创新热度。深河指挥部以深河金地创谷国家孵化器和创智产业园为载体,对接湾区创新资源,引进天和新材料、长物科技、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深圳大学研究院、河源市省科院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创业团队和研发机构,配套建设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众创空间、路演大厅、创培学院和园区党群服务中心;跟进“2018中国河源国际手机创新创业大赛”,推动13个优质项目意向落地;启动“2019中国手机创新周暨第七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完善手机主导产业链。
以优化公共服务质量为路径
软硬结合开展民生帮扶
去年9月份,由深圳投资1亿元建设的深河中学在河源东江边上落地,457名初一新生入读这所学校,接受来自深圳的优质教育。深河中学采用“深圳名校托管办学”模式,由深圳中学管理办学。
教育、医疗、就业,一个个民生帮扶项目拔地而起,如今的河源多处可见深圳的帮扶印记。深河指挥部社会民生组组长盖风梓表示,深河中学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新一轮帮扶工作中民生帮扶不断开花结果的过程。
据了解,今年1月,深河指挥部在深河中学举办了河源市2019年中学校长论坛,4月组织河源市中小学72位正副校长在深圳开展了为期1周的跟岗培训,安排15位深圳名师到河源连平县各帮扶学校进行支教;协助深圳人民医院派出4名医学专科带头人组成帮扶工作队在东源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2年的支医行动,形成深河两地互动交流的良性循环。
此外,深河指挥部还通过支持建设一批基础设施,解决突出民生急需问题。如河源市中心血站智能血库、万绿湖库区客运班船更新项目、源西公交综合场站二期等。埔前镇中心小学扩建工程、河源市食品检测中心、高新区公交站场(一期)、龙川县120急救指挥中心等多个重点民生项目也已在今年建成投入使用。
以激发当地内生动力为落脚点
开展软件、智力帮扶
为实现创新发展,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举办“创新大讲堂”,委托深圳前海创新研究院共同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河源市“飞地经济”发展研究》课题,联合中山大学开展“河源市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和“河源市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等课题研究,协助编制《河源市高铁新城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暨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城市设计》《河源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河源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人员培训。
标准建设上,深河指挥部与河源农业和标准部门、深圳标准技术研究院合作,对照供深供港食品标准,以鹰嘴桃、猕猴桃和百香果为重点品种,建立河源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同时,制定河源供深食品企业技术公共服务地方标准,加大农业企业标准化培训力度。今年内计划举行培训会7场,共培训1000人次以上,指导推动15家以上河源农业企业纳入供深食品企业目录。
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以及深圳、河源两市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充分对接深圳所能和河源所需,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总目标,以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标准开展对口帮扶河源工作,为助力生态河源、现代河源“两个河源”建设持续发力。如今,深河金地创谷、创智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已开园或封顶,创新大讲堂和手机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效应凸显,创新热度持续提升。
统筹:徐立慧 文/图:徐立慧
制版:李斌 章玲 肖美连 陈宁
新闻推荐
善用“一国两制”之利的“湾区新篇” 粤港澳大湾区规则对接的探索与实践
■山水相连的河源市区,东江、新丰江穿流而过,距华南最大人工湖万绿湖约6公里。冯晓铭摄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2周年,备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