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首笔纯专利质押贷款落地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开辟新途径
○本报讯记者刘昕近日,中国银行河源分行与河源弘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专利最高额质押合同,用“一种判断果蔬生长状态的方法及系统”等19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作为质押,为企业发放贷款10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的农产品生产与研发。这是河源市落地的首笔纯专利质押贷款,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主要区别传统的不动产抵押形式,企业用自身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财产权作为保证措施向银行或担保机构申请融资。此次中国银行河源分行与河源弘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专利质押贷款协议,利用知识产权融资的成功,开启了河源市首例纯专利质押融资的业务先河。
今年以来,河源市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措并举,以点带面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发展,助力企业专利价值提升。接下来,相关部门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的原则,推动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努力促进知识产权的市场转化和金融服务创新,实现知识产权和金融的有效对接,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组合运用,推动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资产混合质押,切实帮助中小型科技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欧阳瓒通讯员马玉刚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河源市规范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从本月15日起,河源市正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