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 融入大湾区

河源日报 2019-07-06 06:41

□刘培明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是河源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但是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对河源来说,也是一个重大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河源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极化效应,即大湾区作为一个吸引力强大的增长极,会对河源的各种发展资源产生吸引力,就是常说的虹吸效应,把河源的优质资源吸引走,比如人才资源、资本等,使河源发展受到影响;二是扩散效应,大湾区发展会产生人才、技术、资本等发展资源的外溢,对河源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抓机遇,就是要扬长避短,尽量抓住大湾区外溢的各种资源,同时要改善自身发展条件,减少大湾区对本地资源的虹吸效应,即扩大扩散效应,减少极化效应。机遇抓不住,可能错失,挑战应对不力,机遇更可能变成发展的困境。

一、找准河源融入大湾区的切入点

河源要融入大湾区,加快自身发展,必须找准切入点,融入大湾区分工体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吸引、利用好大湾区外溢的发展资源,让大湾区发展带动河源发展。

第一,要以发挥生态优势为切入点,努力打造大湾区的生态屏障。生态是河源的最大优势,也是河源可以做的一篇大文章,河源要在生态这篇文章上下工夫,把河源生态环境保护得更好,把河源变得更加美丽。在保护的基础上,与大湾区在加强环境保护治理方面开展合作,打造大湾区生态屏障,为大湾区的环境安全、水资源安全作出河源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与大湾区城市合作,共建人文湾区、构筑休闲湾区、塑造健康湾区,把河源的环境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成为大湾区民众向往的休闲、康养胜地,推动河源高端服务业发展。发展休闲、康养、医疗产业,聚集人气,进而可以发展会议、展览等产业,还可以发展教育、科研等产业,推动河源的第三产业发展上新台阶。

美丽是用之不竭的资源,环境是持久的竞争力。随着人们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交通、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均等化,在深圳上班与在河源上班将没有时空上的差距。河源除了可以打造成为大湾区的后花园,还可以对接广深科技走廊,打造一些科研、教育飞地,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营造一个适宜教育、科研人员工作的清幽环境,吸引大湾区的高校、研发机构在河源建设研发中心、研发机构等,打造广深科技走廊的延伸区,提升河源发展水平,这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第二,要以发挥区位优势为切入点,打造大湾区东北部的交通物流中心。从地理上看,河源在大湾区东北部,正好属于粤东北的地理中心点,是大湾区连接华中地区、长三角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节点。未来随着大湾区的建设,大湾区与这些地区的交流沟通会越来越频繁,大量的人流、物流会从大湾区通过河源流向上述地区,上述地区也会有大量的人流、物流通过河源流向大湾区,河源处于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不利用好这个区位优势,是对不起上天对河源的眷顾。河源必须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背靠大湾区,面向华中、华东、海西广大区域,扮演好联系人角色,发挥好交通枢纽的功能,服务进出大湾区的人流、物流,把河源打造成为大湾区东北部的物流中心、商业服务中心,进而可以打造成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从物流发展方面深度融入大湾区的产业链条。

二、融入大湾区,河源要主动作为、抢抓机遇

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市上下要通过对《规划纲要》的学习贯彻,统一思想,形成只争朝夕的干事创业氛围,充分认识《规划纲要》给河源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围绕融入大湾区,出台、完善各项制度,对接大湾区建设的各项要求,加快河源各项事业发展。

二是聚焦定位。广东省对河源发展的定位是: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这个定位明确河源在全省的分工是生态保护,在大湾区建设中主要是发挥好生态屏障功能,河源应该聚焦这个定位,加强生态建设,发挥好生态功能,以生态优势作为融入大湾区分工的基础,在生态融入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对接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功能培育,依托河源优良生态和丰厚人文资源,大力发展康养、休闲、文旅等产业,推动河源成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重要承载地;积极对接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探索“总部+基地”“科研+生产”等模式,推动河源成为大湾区现代产业重要战略腹地;积极对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走廊构建,大力鼓励和引导大湾区科研机构、人才、成果、金融等向河源集聚,推动河源成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延伸区,从而实现深度融入大湾区,带动河源加快发展。

三是做强优势。首先是做强生态优势,强化“绿色河源”的绿色优势,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快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进而建设美丽河源;要推动工业项目进园区,集聚发展,以绿色作为主攻方向,做好产业文章,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把绿水青山优势变成金山银山的发展成果。其次是做强区位优势,大力推进与大湾区的交通“硬联通”和制度“软联通”,推动河源成为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有机组成部分;要打通重要的交通节点,实现与大湾区1小时联通,凸显河源的区位优势,在此基础上,大力培育、发展仓储、物流、配送等产业,把区位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作者为中共河源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主任)

新闻推荐

新区领导调研审计工作

○本报讯记者黄世军特约记者廖志良日前,新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宇红主持召开新区审计工作座谈会,研究解决当前新区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