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基层供电工作者 河源50名优秀设备主人事迹巡礼(二)

河源日报 2019-07-04 09:26

李良旺刁火运黄团忠谢国集曾雨泉江东强练新燕丘娘恩谢启源许育朋李良旺

(龙川供电局车田供电所)

每天巡线

十多公里

日前,在龙川供电局车田供电所门口,记者见到了李良旺及其配电班的同事,此时他们刚从十多公里外巡线回来。这是他每天的工作常态。由于前一段的连续强降雨,部分路段泥泞难行,李良旺的鞋子上沾满了黄泥。

据了解,车田供电所负责全镇近1.5万用户的安全供电任务,供电线路长近300公里。

从2009年开始,车田镇全面启动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由于线路网规划需要,一些设备或电线杆需要栽在农地里,这就需要提前与农户沟通。那段时间,李良旺除了白天要正常工作外,晚上还要到被占用地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有些不理解的村民甚至会对他恶言相向。通过农网改造,过去一些老旧残线路遇到打雷天气、夏季用电高峰时跳闸的情况已不复存在了。

刁火运

(龙川供电局赤光中心供电所)

39年扎根基层电力运维岗位

龙川供电局赤光中心供电所的刁火运,今年已经59岁了,头发白了大半,脸上爬满皱纹。他把自己化作了这山林中的一棵树、一块石头,深深地扎根在基层电力运维岗位上,一干就是39年。新田镇位于龙川县东北部,毗邻梅州兴宁,地理位置偏远,整个镇子都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山岭上。刁火运就在这里出生、成长。对于家乡,他有着深深的眷恋与热爱。

1980年,年仅20岁的刁火运正式加入了供电队伍,成为一名农电工;后来电力改制,农电公司并入南方电网;到了2018年,新田供电所并入赤光中心供电所。所里营业班的一位大姐告诉记者,刁火运从来没有休过假,大家都回家过节、过年时,他还留在所里,用户电话一来,他立马就拿上工具去给用户维修。

黄团忠

(连平供电局陂头供电所)

经常冒雨抢险

的“护网人”

黄团忠是连平供电局陂头供电所运维班班长。2018年以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陂头镇,因为石头多,矿物质含量高,是遭受雷击最多的重灾区。雷电频频袭击,让供电线路险情不断发生,也让供电所配电运维班的“护网人”工作强度和压力剧增。为了守护这一地区的“光明”,黄团忠经常冒雨抢险,并在抢险和日常维护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对雷击频繁的地段进行标注。去年,这些雷击频繁的地段更换一批避雷针后,避免了特大暴雨中雷击事故发生。

由于工作忙碌,黄团忠即使在家的时候手机也会不停地响起,遇到紧急情况,还要立马去现场。他女儿偶尔也会抱怨地说道:“爸爸,你总是接到电话就不见人影,回到家后身上又脏又臭,不是雨水就是汗水。”只是,抱怨过后,他的女儿又会说,“爸爸,你要多注意身体!”

谢国集

(连平供电局上坪供电所)

守护光明

的“雨夜卫士”

6月10日深夜,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连平县上坪镇,三洞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看到外面大雨如注,谢国集显得有点焦急。突然一阵电话铃声响起,谢国集迅速拿起手机,沉稳地说道:“我是上坪供电所配电运维班副班长谢国集,请讲!”电话那头的电力调度中心值班人员告诉谢国集,三洞村线路出现了故障,需要立刻前往排查。

谢国集和同事赶到三洞村时已是次日凌晨3点,他们从水泥村道爬上旁边的黄土坡,发现有两处避雷器遭雷击损坏了。谢国集标记好故障点准备往回走时,全身衣服已经湿透,脚上的劳保鞋沾满了黄泥。

26年来,像这样深夜应对突发暴雨的供电故障,谢国集早已习惯,却从不敢松懈。一碰到下雨天,他总在时刻准备着,一出故障就无条件地去执行线路排查和复电任务。

曾雨泉

(连平供电局忠信供电所)

用脚步丈量土地

守护线路设备安全

日前,记者采访曾雨泉时,他正准备外出作业。原来,前一天,他负责的片区一变电站要进行检修,需要连平供电局忠信供电所配合断电,检修结束后,再予以恢复供电。

记者跟随曾雨泉一起前往作业地,车子在山路上行驶了十多分钟后抵达作业现场。一下车,曾雨泉和同事们一起搬运设备和工具,跨过一道沟渠,来到山脚下的塔基前。由于常年攀爬塔基和线杆,爬塔基去拆除接地线对于曾雨泉来说并不是难事,身手敏捷的他迅速到达了拆除接地线的位置。

一直以来,为了维护线路,曾雨泉用脚步丈量了辖区每一寸土地,守护每一条线路和设备。在担任线路设备主人的这些年里,曾雨泉负责忠信地区10千伏线路配电线路的运维工作,其中一条配电线路有近43公里,跨越范围很大。

江东强

(东源供电局新回龙中心供电所)

学习先进技术

守护库区光明

江东强于1997年进入东源供电局锡场供电所从事电力运维工作。锡场镇位于万绿湖库区深处,交通极为不便,他负责的线路设备几乎都在大山之中和曲折蜿蜒的水路之上,因此线路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抢修只能徒步进行,并且要带足干粮和饮用水。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刚参加工作不久,一条24公里长的线路出现了故障,我和另外两名同事翻山越岭、遇水坐船,走了整整一个多星期,才在线路的尾端发现了被倒伏的大树压断的故障点。”江东强回忆道。

现在,江东强积极学习使用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和技术,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对线路故障进行处置,让库区的停电率不断创下新低。据了解,工作至今,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练新燕

(紫金供电局九和中心供电所)

一心扑在

配电运维工作上

今年54岁的练新燕是紫金供电局九和中心供电所配电运维班的技术员,也是一名退伍老兵。他负责巡查的线路达58.45公里、台变58台。在九和中心供电所配电运维班中,他负责巡查的线路最长、台变数量也是最多的。

不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练新燕的信念是:永远坚守在一线。每遇下雨天,有22年电力工作经历的练新燕就会站在阳台上看天气,凭经验,哪个地方闪电多、雷声大,那个地方就容易出问题,判断准确率达九成以上。

正是因为有这份责任和担当,多年来,练新燕一心扑在配电运维工作上,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彰显出电力人的风采,奉献着无悔的青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添了一抹亮色。

丘娘恩

(东源供电局涧头中心供电所)

热爱电力工作

的“钢铁侠”

丘娘恩是东源供电局涧头中心供电所运维班班长,负责5条长248公里线路的运维工作。

涧头中心供电所的辖区位于风景优美的新丰江库区,是雷击重灾区,线路设备运维工作难度较大。

在数不清的夜晚,丘娘恩总是坐在办公桌前翻看巡线记录,将存在隐患的区域标上重点记号。2013年,一次台风来临的前夜,丘娘恩在排查隐患时,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来,造成腰部骨折,植入了4枚钢钉。“在家休养期间,看见供电线路心里就痒痒的,想马上回去工作。”身体康复后,他马上投身到工作中。所里的同事打趣道,老班长就是所里的“钢铁侠”。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电网守护者”,丘娘恩时时刻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默默奉献,用执著点亮涧头镇的万家灯火。

谢启源

(紫金供电局紫城供电所)

打了不少“硬仗”

的电力老师傅

“有人说,电力运维工作有理想的人不想干,但一般人又干不了。”今年57岁的老党员谢启源,怀着对电力事业的热爱,已经在这个行业干了27年。

从刚入行的小伙子到技术纯熟的老师傅,谢启源先后在抄表员、配电运维班员等岗位上工作过。

“源叔虽然脾气火爆,是个急性子,但他是非常负责任的老前辈,他做事情那股认真劲,就算"被骂"也是值得的。”谢启源的同事对记者说,谢启源虽然性情火爆,却是大家眼里值得跟随的“大哥”。27年的电力生涯,凭着性格里的这股刚毅劲,谢启源带领同事们打了不少“硬仗”。

因对工作认真负责,谢启源多次被紫金供电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

许育朋

(紫金供电局义容供电所)

常年行走在深山

的“老黄牛”

今年58岁的许育朋是紫金供电局义容供电所配电运维班的一名普通员工,一头白发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了些,不过,他可不爱听别人说他老,每次有人说他的白头发多时,他都会辩解道:“这白头发年轻时就有了,我现在身体可壮着呢,干起活来利索得很。”

在同事们眼中,许育朋待人和善、做事踏实,粗活累活总是抢着干,“老黄牛”精神在他身上可以说得到了最佳诠释。同时,他还是义容供电所有名的“电锯手”,用起电锯来,清理障碍物速度快、角度把控准,总让同事们交口称赞。

对于“老黄牛”这个外号,许育朋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电力运维操作上要精益求精,因为这是千家万户能用上安全电的大事,也事关党员形象。

本报记者黄欣邹力文/图

新闻推荐

新区开展“七一”慰问老党员活动

■7月1日,孔德胜在古竹镇蓼坑村慰问困难老党员陈招娣。黄世军摄○本报讯记者黄世军特约记者廖志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