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基层供电工作者 河源50名优秀客户经理事迹巡礼(四)
为一工厂挽回数百万损失
从“技术能手”到“抢修先锋”
用户们只要一谈到杨伟雄,都会竖起大拇指。杨伟雄虽然是龙川供电局通衢中心供电所的一名普通班员,但技术能力远近闻名,32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杨伟雄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凡是遇到线路跳闸等故障,经过他的排查分析,总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原因。因此,用户们一出现电力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面对群众的信任,杨伟雄感到责任重大。他常常说:“我们基层供电人,客户要你去抢修,就是对你最大的信任,我们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就这样,杨伟雄慢慢从远近闻名的“技术能手”变成“抢修先锋”。
把客户当亲人
“杨师傅,今天又来村里了啊,进屋喝杯茶吧!”每次一到村里,村民们就热情地邀请杨伟雄进屋喝茶。原来,因为杨伟雄经常来,所以与村民都是老熟人了。再加上杨伟雄服务态度好,技术能力强,村民更是把杨伟雄当成了自家人。之所以能得到村民的认可,用杨伟雄的话说:“只要你心中有客户,把客户当亲人,客户自然而然也会把你当亲人。”
有一次,杨伟雄正在吃饭,突然接到电话,南山工业园一公司因厂里配电房配电开关出现故障,一直找不到原因,公司技术员来电请求支援。杨伟雄二话不说,放下碗筷,立即赶往故障工厂。经15分钟排查,他从几十个漏电开关中终于找到问题。车间主任十分感激,拉着杨伟雄的手说:“你就是我们的"守护神"啊,没有你,我们工厂要损失好几百万啊,谢谢您!”原来,该工厂当天正在赶工,却突然遭遇电力故障,如果不及时排除故障,他们就无法完成预定生产任务,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徒步40分钟山路只为排除一个故障
杨伟雄的工具箱里,除了检修的工具外,总会随身带着干粮。对此,杨伟雄说:“我们去的都是农村,有时候路不好走,赶不回来吃饭,就在半路上随便吃点。”从事供电工作32年,在路上吃干粮、喝山泉水已经成为杨伟雄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记者采访当天,刚好遇上三联村因雷雨天气导致线路故障。杨伟雄与同事去排除故障途中遇到山体滑坡,车辆无法前行,杨伟雄和同事二话不说,下车带齐工具,沿着崎岖山路徒步前往,走了40多分钟山路,终于为用户排除了故障。
卢谦:
“90后”小伙谱写供电青春之歌
卢谦是和平供电局长塘中心供电所客户服务班班员。“勤奋好学、踏实肯干”,是身边老师傅们对他的评价。工作3年来,他扎根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汗水,用满腔热情谱写出一曲基层电力人的青春之歌。
勤学苦练,在磨砺中成长
2016年7月,卢谦初入职场,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学懂、学透,成为运维专业上的行家里手。
为汲取业务知识,他大量借阅专业书籍,反复研读每一个知识点。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随时主动向老师傅讨教,并进行详细记录。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以及自己的经验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他更在实践中磨砺自己。作为一名装接新手,他每天天蒙蒙亮就到实训操场,百遍、千遍地训练着每一个登杆动作,即便身上伤痕累累也不轻言放弃;为了将电表安装得规范美观,他通过一只只电能表的拆、装、换,在不断的重复中,把每一个流程、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准确无误。
随着实践能力的提升,他发现了许多工作中的问题。如在电脑GIS系统上发现电表档案有问题,这种异常情况将会导致一些严重问题。对此,卢谦立即向所里反映情况,并协助完成整改。
温情服务,快速响应送温暖
今年春节临近时,住在暖水村的刘老伯,由于天冷路滑,行走不方便,没办法按时缴纳电费,担心过年欠费停电。正当老伯一筹莫展时,他想到了“客户经理联系卡”,随即拨通了卢谦的电话,卢谦了解情况后,顾不上山路崎岖,骑着摩托车赶到刘老伯家帮他把当月电费结清,并帮他检查了家电线路。
临走时,卢谦告诉刘老伯,以后遇到用电问题,随时都可以给他打电话,他会立即前来解决。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是卢谦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他在业务上不断刻苦钻研,苦练基本功。在平时公司开展的各项培训中,更是以积极认真的态度,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他曾在和平供电局无人机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并且连续两年获得“年度个人先进”称号。
肖李广:
热情服务赢得用户信任和称赞
记者来到和平供电局下车中心供电所采访时,客户经理办公楼里静悄悄的,只有副班长肖李广一人。
见到记者前来,这位工作6年的小伙子羞涩地笑了:“我们班组的人,坐不下来,整天在外奔波。有的用户,跑一趟就能解决问题,但遇到用户复杂的,就要跑多次。”
做好片区的电力服务员
片区客户经理,应当起到一个片区联系人的作用,负责催收电费,给客户解决电费、电价等,形象地说是片区的电力服务员。
肖李广平均每天会被客户呼叫七次,每次都需要上门服务。除此以外,如碰上雷雨天,他还会主动走访客户,上门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对此肖李广早就习以为常。“我们的工作时间自己掌握不了,要看客户的情况。有的客户说只有周末有空,我们就只能周末上门服务;有的客户晚上才有时间,我们就得晚上过去。虽然有时候很累,但是我们习惯了。”
肖李广深知,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因此,线路出现故障时及时抢修,保障供电是取得广大客户满意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周末的深夜,值班员肖李广接到十几公里外一名用户的电话,说家里停电了。肖李广立即赶到用户家中,修复了线路。该用户称赞说:“你们的电力服务真及时,服务效率真高。”
险情面前无假日
有一年冬天,下车镇河排村的电力设施受到较大破坏,整个村庄都停电了。眼看快过年了,没有电怎么过呢?此时已放假的肖李广得知此事后,立即和同事赶到河排村进行抢修,直至把线路修好后才离开村子。他的手冻得连手套都拿不起来,两只耳朵和脸冻得通红,但他还是面带微笑,跟村民挥手告别。
因为肖李广工作耐心细致,用户非常信任他。所长每月到他管辖的片区走访时,用户都对他赞不绝口。
热心服务群众,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是肖李广的奋斗目标。肖李广踏上新征程,继续点亮着一方万家灯火。
李东明:
用心点亮千家灯火
“如果家中停电或出现任何故障,您不要慌,及时拨打我的电话,我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在车头山村,身着蓝色工服的李东明对一名孤寡老人嘱咐道。
1200户用户的“电保姆”
作为东源蓝口镇车头山村、土陂村、角塘村3个村1200用户的“电保姆”,李东明早已和村民打成一片,每到一户,都有人跟他打招呼,他也笑着一一回应,家里灯不亮了、电器坏了,村里一切与电力相关的事,大家都会想到他。而只要有村民找他,无论是否是职责之内的事,只要能帮上忙的,他都不会拒绝,就像是在做自己分内事一样。
村里有孤寡老人行动不便,他便上门服务,帮老人交电费,还会帮老人干一会活,老人平时搬不动的东西他也帮忙搬。他做的这些小事,村民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李东明从不说豪言壮语,但是,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服务用户“最后一公里”
作为蓝口中心供电所的客户经理,同时也是一名拥有13年党龄的老党员,李东明从2003年担任蓝口中心供电所的抄表员起,16年来风雨无阻,一直穿梭在蓝口镇的村庄街巷里,往来于镇上的各村各户,用脚步丈量着蓝口的田间地头,用工作见证着电力的发展。
做了十几年抄表员的李东明,现在转岗成为一名客户经理。为确保片区客户用上安心电、放心电,除了抄表、催费外,他还负责简单的运维、紧急的抢修、收集和解决客户用电诉求、传递停电信息、宣传安全用电知识、维护更新客户联络信息等工作。
抄表员“变身”客户经理
自2017年10月推行客户经理制度以来,他从抄表员“变身”客户经理。如今,李东明也建立了微信群,群里都是各村的用户,他经常在群里为大家解决答问题,国家出台了新政策,他也会通过微信群通知大家,有时还会在群里发布一些用电常识,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让用户的诉求得到更加高效快速的回应。正是凭借这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为用户服务的精神,他从未收到过一单客户投诉。
一路走来,李东明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任劳任怨,永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敬业本色。从业以来,曾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先进职业能手”称号。
梁传亮:
十里八乡群众的“贴心人”
一身蓝色工装,戴着副黑框眼镜,脸上洋溢着笑容,忙进忙出总闲不下来,这就是连平供电局隆街中心供电所客户服务一班的客户经理兼技术员梁传亮。
贴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每天上午8点半到所里开完会,他就带着“好帮手”下到各村检查线路,数十年如一日。42岁的他,默默坚守基层一线已21年,被隆街镇十里八乡的群众称赞为“贴心人”。提起这个称呼,梁传亮谦逊地摆摆手:“你跟群众贴心了,群众就跟你贴心!”
一天中午,正准备吃饭的梁传亮接到用户来电,说家里停电了,要他过去看看。接完电话的他顾不上吃饭,骑行十几公里赶到用户家中。经检查,原来是用户家里的开关出现故障了,虽然不是他职责范围的事,但梁传亮还是留下来忙了一个多小时帮其修好。
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也正是凭借着对工作的认真和负责,21年来扎根基层,走乡串户,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梁传亮成了村民的“贴心人”,帮客户换灯泡、开关,检查室内线路设备是常有的事。在如此忙碌的工作中,面对每一位有诉求的群众,梁传亮都以最热情的态度、最优质的服务让群众满意。
尽心服务赢赞誉
作为1691户的用电“保姆”,每年有多少次抢修线路梁传亮记不得了。抢修工作没有固定时间,问题出了就得干,所以梁传亮的手机从来没有关过。他负责的片区许多客户每遇到用电故障,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梁传亮。
梁传亮用心的服务和负责的态度,还为公司挽回了不少损失。近两年,他查出窃电事件3宗,追回窃电电费1.7万余元。排查解决异常线路4条,负线损台区5台。帮助同事降低6台台区线损,最多的线损率从43.77%降到3%......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对梁传亮出色工作的最好诠释。
21年的基层电力人的生涯,使梁传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得到了单位的认可。但他始终告诫自己不要满足、不要骄傲,把每天当做一个新的起点,不断学习业务技能,以工匠精神对待自己热爱的电力事业。
谢国竻:
无惧风雨走过33年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微霜,他把满腔的爱都奉献在供电一线。谢国竻,1986年就到连平供电局上坪供电所工作,因为工作负责、为人踏实,他不仅获得了同事的认可,更赢得了客户的赞赏。
除夕夜仍在抢修复电
2014年大年三十晚,下着小雪,古陂村因为低压主干线烧断,整个村子瞬间断电。“当晚9点多,我跟一名同事在值班中收到险情后,立即赶往事故地抢修,直到晚上11点多才结束。虽然错过了与家人跨年的机会,但是看到一村子的人都因来电而欢呼雀跃时,我觉得很值得。”谢国竻说,除夕的鞭炮声、新年的祝福声……原本属于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他却选择站岗在基层一线,只为了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
走访检查用电隐患
“您家的这些电线需要妥善处理,不能就这样摆放在地上。”看到用户随意摆放电线,谢国竻语重心长地说。他表示,随便把电线摆在地上,既影响美观,也容易被绊倒,还极有可能因踩踏导致绝缘胶破损,从而引发漏电、短路或触电等危险事故。“作为管电人员,只要发现这些情况,我就会向客户指出这样做的危险性,提出改进方法。”谢国竻坚持定期前去居民家中走访检查,一旦发现用户家里存在用电隐患,除耐心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外,还会提出一些合理的整改意见。
“之前一直没有把地上的电线当回事,今后会多加注意家里的用电安全,日后还得麻烦你跑一趟,帮我安装线槽。”陈小姐微笑着对谢国竻说。
细微之处见真情
“那小孩怪可怜的,一餐饥一餐饱,现在是他的伯父在照顾他。”记者了解到,布联村有一名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小孩,今年12岁,父亲长期不在身边。“小孩住自己家里,在伯父家每天吃两餐,生活起居基本上是靠自己照料自己,真是可怜!”谢国竻很同情这名小朋友,从去年5月份直到现在,他一直在帮他们家缴纳电费,从来没有收取过一分钱。“我也只能尽这一分绵薄之力了。”谢国竻说。
李玉珍:
站好最后一班岗
李玉珍于1987年入职龙川供电系统,2007年来到龙川供电局车田供电所的郑马点工作。郑马点一共有3000多用户,客户经理却只有李玉珍和另外一名同事,很多时候都分身乏术。由于客服工作需要随时处理用户问题的特殊性,在郑马点的这两名客户经理只能把假期集中在一起,每个月休假一次,回去和家人团聚。
“每次我们两个客户经理都需要轮流回家,假期接到的客户诉求只能委托另外一个人去处理了。”李玉珍说道,“就这样在郑马点待了12年,就是觉得亏欠了女儿,错过了呵护陪伴其成长的时光,但这都是为了做好工作。”幸运的是,李玉珍的家人对她的工作都十分理解,以前女儿还不时会去郑马点陪她,对李玉珍的工作很支持,这也是她在郑马点坚守12年的一个重要动力。
和李玉珍一起坚守在郑马点的另外一名女同事叫刘美菊,和李玉珍共事已经十年了。这些年来,李玉珍和刘美菊一起搭档服务好郑马点的村民,坚持做到了零投诉和零事故。在她们的服务范围里有四户人家是最远的,有着20多公里的路程,而且后半段都是泥泞道路,很难通行,但她们依然坚持每个月去巡查两次,了解这几户人家的用电需求。
“我们两个女同志经常一起骑着摩托去巡线、抄表和走访客户,好互相有个照应,十年了,感觉比亲姐妹还亲。”刘美菊说道,平日里她们都住在所里的宿舍,比待在家里的时间多得多。长此以往,郑马点的客户对这对“姐妹花”的印象非常好,认为两个女同胞工作那么辛苦,真是不容易,都会常常招呼她们进屋喝茶纳凉。
李玉珍工作以来,收获的是零抱怨和零投诉。她自豪地说道:“这是我的骄傲,代表着用户对我的信任和肯定。”今年8月份,李玉珍就要退休了,这对于她来说,更多的是不舍。
很多经常接触的用户,已经成为她的朋友;很多朝夕相处的同事,已然成为她的家人。她表示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交代好所有的工作,为自己的供电生涯完满划上一个句号,回到女儿和老公身边,弥补多年来对家人的遗憾和缺失。
黄国平:
兢兢业业的供电“暖男”
一条被珍藏的暖心朋友圈
2016年7月13日,黄国平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张照片,并且配文说“从事供电服务至今,遇上个特别可爱的小男孩,整个上午都在给我们倒茶、递水果、留吃饭,苦中甜乐哟!”这张照片获得了很多同事朋友的点赞和评论。
黄国平回忆道:“那是7月炎热的一天,我们几个班员正在半坑村为一户用户家的新房移线装电表,一旁6岁的小男孩看到我们汗流浃背的样子,不停地给我们倒茶水、递吃的,让我们进屋纳凉,甚至还把凉开水端到工地。我当时非常感动。”
下冰雹导致线路瘫痪,抢修5天
2008年2月份,天气极寒,和平局部地区下起了冰雹,致使大量高压电线杆倒塌和电线断裂,与江西交界处的秦坑水村约2公里的线路全部瘫痪。黄国平回忆道:“当我们到达现场时,山路两旁白雪皑皑,很多树木被冰雹压断,并且路面上结了一层冰。”由于路面结冰,车辆无法通行,设备材料全部需要靠人力运上去。前去抢修的供电员都是一边打滑一边往上走的,很多人都因为路面湿滑而摔倒,一身泥巴,但每次都是马上爬起来,拍拍衣服继续干活。
让黄国平动容的是,村民不仅为他们送茶水生火堆,还组织一帮人出来帮忙挖坑、清障和拉线。“山里的村民力气大,帮了我们很大的忙。”据黄国平回忆,“当时抢修的供电员有十几个,前来帮忙的村民就有二十人。看到严寒天气都来帮忙的村民,我们非常感动。”
厨房里的暖男班长
大坝供电所客服一班的所有组员都吃过黄国平做的早餐。同事黄云开说:“吃了很多年黄班长做的早餐,每次和他出工都尽心尽责,不敢有半点偷懒。”黄国平表示,每次有任务要集体前去处理的时候,他都会很早起来到所里的饭堂做早餐,因为只有大家统一吃早餐,才能更加快速地一起出发干活。如此简单无私的想法,是黄国平从14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坚持有任务就做早餐的习惯。
曾碧云:
基层供电的“花木兰”
曾碧云个子不高,长得斯文白净,一身得体的工装往身上一穿,压根看不出她已在一线基层摸爬滚打了20余年。“我刚当所长时,很多同事觉得供电所的工作错综复杂,对初来乍到的我在工作管理能力上抱着观望的态度。”曾碧云坦言。
“不参与一线工作,就永远不会知道处理事故的步骤、花费的时间,就做不好管理工作。”每到一个供电所,都要先熟悉各线路及台区的具体位置和运行情况,针对高线损台区做好打击偷窃电等工作,曾碧云都要参与其中。
让曾碧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她参与的反窃电工作,她当时带队走家串户,发现用电异常的情况就马上进行排查。曾碧云回忆道,“记得有一次我和5名同事在县城排查中经过一用户家时,发现电表异常,存在窃电嫌疑。听到屋内噪声非常大,查看线路又是新架设的,电线发热超负荷运行,邻居也反映该用户家中总是发出巨大声响,怀疑是传销组织在进行非法活动。在敲门没人回应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报警。”警察来后强行开门,进行检查后发现,一套居民房内满满当当放着14台网络“挖矿”机器,这种高功率的电脑主机一天24小时不停运转,非常耗电。经排查,这伙人有窃电行为,对其按违约用电规定进行了处罚。
除了随机排查,曾碧云还善于利用计量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一家酒店用电量异常,立马组织所里的工作人员到现场检查,发现用户有违规用电嫌疑,马上通知计量班人员和酒店老板到现场开箱验表,确定了其窃电行为。当场就给该酒店老板开出10多万的罚单。曾碧云带领班组人员于2016年两个月内,在所管辖的区域查处了50多宗窃电行为,将突增的异常线损率从22.3%降到了6.8%。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执行任务,同事杨仕灵首先对所里的这个“花木兰”刮目相看。“那天阳光非常猛烈,下乡途中她没叫一声苦,也没躲到树荫底下乘凉,干完活大家都汗流浃背,她与大家一起面对,还给大家鼓劲。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女所长不简单。”
杨秀玲:
用笑容感染身边的人
杨秀玲是龙川供电局贝岭供电所的一名客户经理,她常把笑脸带给身边的人,工作不言苦不叫累,坚守岗位不后退,如今电网情深二十载,把最美的年华献给了电力事业。
“王奶奶,您在家呀,忙着什么呀?”杨秀玲来到路芬村一位91岁老人家中走访。原来,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该村的一名五保户。“阿玲对我很好,邻居都对我很好,谢谢你们!”王奶奶表示,她很信任杨秀玲,杨秀玲也一直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经常嘘寒问暖。她还定期到老人家中看望,在检查供电线路的同时,向老人讲解安全用电常识,确保老人用上安全电、放心电。
“这个村子住的基本上是老人,她们的子女多数外出打工,老人们渴望有人陪她拉家常,我也很乐意陪她们聊天。”现在,杨秀玲管辖范围包括贝岭街道居委会、雁化村、古石村、石芬村和宫下村4个村,全身心服务1506户用户。
杨秀玲回忆说:“2004年,路芬村有一户村民私自搭接未经电表的电线进行窃电,起初客户还矢口否认。”记者了解到,在他们抄完电表返程回所时,远远发现7名村民已集合到村头,其中4人还手持一米多长的扁担,拦住了他们的摩托车。“当时很怕,村民万般阻挠,不让我们离村。”后来,通过村委会与供电所的介入调解,事情才告一段落,该用户承认了窃电行为并补交了电费。
2008年,有一次,杨秀玲与同事在低寨村抄表,刚打开电表盖就被一群黑黄色、足有一节手指头大小的蜜蜂冲出来围攻,脸上被蛰得肿起来了。杨秀玲笑着说:“当时回到所里被同事调侃肿成了"猪头",三四天后才消肿。干我们这一行,困难是常有的,但是既然选择了基层供电事业,就要咬牙坚持下去!”
文/图本报记者黄欣通讯员徐猛曾通陈晓琳黄建锋王娜娜钟杰谢少辉
新闻推荐
市民李女士:前几天,我的小侄子在玩耍时磕断了一颗门牙,由于还没到换牙期,大家都说乳牙磕断了不用管,请问这种处理方式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