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名镇蓝口(上) 蓝口往事:民国时河源县繁盛圩市
东江从东北向西穿过蓝口,广州到梅州、河源至黄村的公路纵贯境内,这让蓝口兼具水陆交通之便利。在商品经济渐次发达的晚清至民国时代,今属东源县的蓝口镇,一度是河源县主要集市之一。
位于东江上游的蓝口镇,不仅成为附近15个乡镇47个圩市经贸活动中心,还是东江上游地区的农产品集散地。
壹
清朝时,蓝口巡检开发商业地产
蓝口位于河源东部、东江东岸,一直以来都是东江商业、关隘要地。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便在这里设置了巡检司,作为河源县署的派出机构。那时,在河源县辖内共设3个巡检司。洪武二年(1369年)在蓝口设水驿,洪武四年(1371年)置忠信巡检司,洪武五年置长吉巡检司,洪武六年建蓝口巡检司。各巡检司设巡检官1人、吏1人、编弓兵50人。隆庆三年(1569年),长吉巡检司划给长宁(今新丰),崇祯六年(1633年),忠信巡检司划给连平州,河源县属只剩下蓝口巡检司。
清《一统志》云:“蓝溪源出龙川县金鱼山之阳,西流南合能溪水,又西入龙江曰蓝口。”由此可知蓝口以其地处蓝溪入龙江口而得名。另一说法是,因蓝溪河与东江汇合于此,取蓝溪河出口之意,故称蓝口。
明朝300多年间,不少中原人和其他地方的人迁居蓝口。塘心村早期村民多从河南、江西迁来,以马姓、何姓居多,塘心约有100多人。清朝中期,又有一部分人从福建一带迁入,人口增加到500人左右。
清雍正十年(1732年)的蓝口巡检司官署,早已年久失修。时任巡检官名叫茹崧,其用维修基金新建一座巡检官署,并建有大门、大堂、廊房、围墙等设施,还辟了地方种竹种菜,供弓兵操练之余劳作。
清乾隆八年(1743年),巡检官孟雄飞拿出自己的饷银,并从其他商贾中筹集来的款,在署宅后面建了正房、厢房等。孟雄飞颇有经营意识,他把墙内围着的地都租给蓝口镇的读书人和长者,还兴建了大小店面22间用于出租,堪称在河源发展商业地产的先行者。
有了这些店铺,往来的人就多了起来。人一多,不免有些人为求生意兴隆,把粗陶大碗、板栗、茶叶甚至猪肉,都搬到巡检司官署外来叫卖。这样一来,蓝口镇就越发热闹了。
对于孟雄飞的这个举动,清同治版《河源县志》用了8个字进行评价:“地方生色,士民攸赖。”
贰
商贸繁盛的蓝口,“长”出两个“大宅门”
初夏的蓝口塘心村,绿树成荫,鲜花盛放,经常迎来一拨拨游人。村里最大的那座古宅——壹修堂,总是引来许多游客的“功臣”。这座壹修堂是清代蓝口富商陈佐卿所建。陈佐卿的发家史,与他的家乡蓝口便捷的水运有着很大的关系。
经过几十年的蓄势与沉淀,蓝口的商业渐渐发达起来。清嘉庆十三年(1803年)7月,蓝口建成1条街道,有经济头脑的人在街道上开了10间土砖瓦房店铺,形成1个小圩市,圩期为三、六、九日。由于紧靠东江,水上交通方便,广州、大埔、兴宁等地客商以及河源本县各乡商贾,纷纷到此开店经商。
在道光年间中过秀才的商人陈佐卿,在当地人脉很广,东江一带的大木材商都和他熟识,叶潭、黄村、康禾、曾田等地,都是他经营木材生意的货源地。
陈佐卿善经营,做事公道,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就成了当地商会组织的领头人。他积极参与慈善事业,遇有水灾就带头筹款,救济灾民。
做生意发达起来的陈佐卿,在清同治二年(1863年)开始兴建坐东向西、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宅邸——壹修堂,前前后后共用了约6年时间才修成。同治八年(1869年),壹修堂终于全面竣工。
由于天下仍不太平,地方上时有匪徒作乱,壹修堂和其他客家围龙屋一样,都建有碉楼,并设有专门的习武场。不过,这个习武场在光绪年间不幸毁于火灾。
壹修堂的碉楼顶部建成船脊形,有人认为,这是陈佐卿在向他赖以发财的东江水运致敬。建好壹修堂后,陈家五代人在此繁衍生息了大约100年。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蓝口乐村的张家建了一栋高大精美的石楼,现在人们都称之为乐村石楼。乐村石楼动工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直至道光十三年(1887年)才建成,工期长达85年。这与当时较为动荡的社会形势有关,当地各种械斗不断,正常的宅院建设工期因此被耽误。
到了民国年间,蓝口镇不仅成为附近15乡镇(蓝溪、能溪、康禾、归淳、沙村、柳城、上莞、船塘、骆湖、灯塔、顺天、黄村、久社、曾田、三河)大小47个圩市的经贸中心,还是东江上游地区的农产品集散地。
叁
民国时,蓝口圩市是河源县繁盛圩市之一
在抗战尚未全面爆发时期,蓝口镇的商业活动达到新中国成立前的繁荣鼎盛时期,这仍与东江水运有很大关系。
明清时期,河源物流以木帆船、手推橹桨船等水路运输为主。民国时期才有少量“火船”行驶于东江,上航至蓝口、老隆,下航至惠州、广州。蓝口码头成为枢纽,繁忙一时。
据1936年第2卷第4期的《统计月刊》记载:河源有蓝口、回龙、船塘、黄村、黄田、义合、柳城、古岭、南湖、灯塔等圩市,尤以蓝口圩为最盛,有商店200余间,各大商号兼营收趸生意,颇为壮观。集市贸易主要有粮油、糖、盐、猪、鸡、鸭、鹅、大米、柴、炭、松香、竹木器具及山货和日用工业品等,商店达百余间。
当时,河源县的流通货币以双毫铜仙为多。在河源县城、蓝口等地,银毫券可以通用,大洋亦能使用,只是没有找换商店,大洋价值,在各地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市场,各商店间亦有差异。制钱每百文值一毫,偶尔会出现在商业交易中。
1921年3月上旬,河源县属蓝口七约绅士耆老李廷铭、张尔森、黄玉泉、朱向荣、叶香山、张如升、陈日昌等,联名向惠州善后处长李炳荣告状。告什么呢?原来,有个自称粤军第五支队司令部副官的叶芝甫带领军队在蓝口搜掠,“纵兵奸淫,惨无天日,择肥而噬,各家共计被勒去银四五千元”。此事一度闹得沸沸扬扬,还被刊载在《香港华字日报》上了。
1930年,蓝口镇开始改建,统一规定街道两旁要建骑楼,街道由原宽1米扩大到4米,镇四周以屋连成围墙,设置东、西、南、北门,以便防水、防盗。
抗战期间,蓝口的商业遭到很大打击。据《香港工商日报》报道,1940年7月7日上午10时,3架日机由虎门日舰起飞,入侵蓝口低飞侦查,见有货船数艘正溯江而上,竟滥投炸弹5枚,其中两弹命中,当即炸沉货艇3艘,船上商人13人遇难。日机轰炸激起了蓝口商人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他们积极购买救国公债,为支援抗战出钱出力,1月之内就购买了救国公债“国币”共470.26元。
虽然战时的蓝口圩市并不景气,但依旧是河源县城以外最繁华的集市。1943年8月12日,河源县发放民粮委员会在县府会议厅举行第9次委员会议,决议各乡镇向当年遭遇旱灾等灾荒的灾民施粥,限县城由施粥所办理,回龙由洪溪、鲤鱼两乡公所会同办理外,其余由各乡镇公所负责办理,施粥点定在各乡镇公所所在地。会上公布,合共施粥米9953市斤,按决议分配如下:蓝口1540市斤,是最多的一个镇;船塘600市斤,观音阁1200市斤,回龙1200市斤,平陵600市觔,桥头600市觔,义合600市觔,蓝溪1000市觔,其余26013市觔,统一交与县施粥所分配。
在河源县城,继“裕民米机”之后,1946年左右办起了“永丰”米机厂和“益民”米机厂,蓝口镇办有“新江”米机厂,3家米机厂年加工大米约2400吨。1956年2月,蓝口镇私营“新江”米机经公私合营后,改名为公私合营蓝口粮食加工厂。
从1946年的一份纳税清册上,可看出当年蓝口鹤堂圩等商号的经营范围。这些商号包括祥和、协和、协隆、泰和、茂源、春和堂、利源、怡兴隆、胜利、祥源、茂和,除协和经营杂物、茂源经营车衣什货、春和堂经营国药什货外,其他都经营着食物什货。(据1946年下半年的《广东省河源县税捐稽征处蓝口分处鹤堂圩营业税清册》)
1950年10月,蓝口解放1年多后,蓝口乡人民政府在进行工作总结时统计了镇上的工商业人口,为“3080人,其中妇女占20%,工人占30%,学生占15%,商人占20%,城市贫民占15%,共有店铺351家。”这份报告披露:镇里“失业工人约有80余人,原因是除松香厂外,其他商业均不景气,尚未恢复抗战前的水平”。
民国后期,蓝口商业大致可分为七个行业,松香占40%,布业占30%,水货业占20%,其他占10%。新中国成立后,蓝口松香业繁荣,其他较差;水货业、商业资本均来自广州、兴宁、惠州及周边农村,运输全靠水运。
尽管如此,但蓝口圩一直都是熙熙攘攘的集市。1953年1月,蓝口圩市改建,新建起钢筋水泥结构、面积684平方米的集贸市场。1964年6月,蓝口的市场、店铺大部分被洪水冲毁。为避水患,1964年冬到1965年,老蓝口圩市迁建至蓝口围金牛岗。但群众习惯于在老圩市做买卖,1966年又在原圩重建圩市。1987年时,蓝口已有街道6条,宽13米,总长760米。
198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蓝口镇总人口为38974人,占河源全县总人口的6.63%,居第三位。至2017年,蓝口镇总人口44815人。
肆
松香业曾是蓝口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新中国建立前后的蓝口商业,基本上是松香一枝独秀。
位于东江沿岸的蓝口与黄田、康禾等地盛产松香,且悉数销往外地。1920年时,蓝口有松香商号10余家,经营者多为潮州、大埔人,收购到松香后转卖于东莞石龙,煮制过后的熟庄(熟香),则运往日、英等国。1929年的调查资料显示,河源之康禾、蓝溪、能溪各约,多利用松树取松香,仅蓝口一埠,年可出松香四五百万斤。
新中国成立后,蓝口“经济繁荣,全靠松香业,如果松香有销路,则市场活跃”。“如松香出产及钨矿等产品能够发展时,可以直接提高农民生活”。(1950年10月4日《蓝口镇人民政府工作情况总结》)
新中国成立初期,蓝口商会下辖7个同业公会(松香业、百货业、水货业、旅业、药材业、烟丝业、平码业)。蓝口镇工会有松香工人、烟丝工人、车衣工人、九行工人、码头工人、理发工人等6个工人工会。
1950年,河源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官僚资本家张子成在县城镇下角头塘街开办的东江松香厂,更名为地方国营河源县五星松香厂,并于1952年在义合建立1间分厂。1950年,蓝口松香工业协会会长钟锡怡,“为了争取松香业美好前途和争取松香在国际上的地位,号召提高品质,放弃私人利益,实行统一购买。”
1953年,河源县贸易公司松香厂并入河源县五星松香厂,同时增建回龙、蓝口2家松香分厂。1953年至1954年,分别在蓝口、黄田、灯塔3个区成立3家联营松香厂。1957年,这3个联营松香厂由公私合营过渡为地方国营河源(蓝口、义合)松香厂。上世纪90年代初国企改革时,河源松香厂停产。
时至今日,河源水运年代的风光虽已不再,但蓝口镇仍保持交通优势,境内205国道、石黄公路,京九、广梅汕铁路及河梅河龙高速公路纵横、贯穿全境,共建有2个工业园,农业、工业以及商业均取得长足发展。
(本文参考资料:同治《河源县志》、2000年《河源县志》)
本报记者凌丽
新闻推荐
省科协领导到河源市调研 强化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打造科普工作品牌
○本报讯记者刘昕通讯员曹育慧近日,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郑庆顺率队到河源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与河源市县区科协主席,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