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流域河源人口消长史(下) 客从何来,缘何而来?

河源日报 2019-01-27 06:57

■东江上游客家人大多是在宋元时期迁入的。图为位于东源县义合镇内的广东东江国家级湿地公园。本报记者冯晓铭 摄本报记者凌丽

宋:衣冠南渡滨水居

800多年前,因父亲邝愈平上“缓金伐元”疏,被谪辞朝,举家南迁,一肚子委屈的邝一声离京时赋诗抒怀:“素抱忠贞任去留,青灯黄卷几春秋。明知逆耳心难恝,不伐元人恨不休。”

辞别京城,离开邝家曾经的采邑宣城,邝氏族人一路跋山涉水,定居河源。邝愈平原姓方,因皇帝赐姓,被奉为全球首个邝姓,河源因此成为邝氏族人开枝散叶的始祖地。

宋代以后,东江上游地区人口密度仍然较小。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析龙川县地,置河源县,隶属南海郡;河源县治设于今源城区上城。那时的河源县虽已建县数百年,仍是河流交错之地,山路曲折,屋舍寥寥,地广人稀。宋代以前的河源究竟有多少人,现存最早的康熙年修的《河源县志》也阙而未载。宋代起,越来越多的五岭之外人士,循着东江,前往河源、惠州、东莞等地。从各年代的各地县志、姓氏族谱可见,因战事、天灾,更有因爱河源山水之美,自原住地迁徙、流寓到河源的,慢慢多了起来。

这些新迁来的人,后来被视为客家人。

民国时著名客家研究学者罗香林评论说:“客家先民先移居广东东部北部的,虽说有远在五代以前者,然那时人数不多,比之其他先居其地诸系外人群,众寡悬殊,不能保持个己特殊的属性,而成为一种新兴的民系;即使是宋朝初年,移住那些地方的客民,也还是数量不多;南宋以后客民向南迁徙的,始一天多似一天。这种迁移运动,直至明朝中叶,始稍休歇。”(《客家研究导论》)

《珠江流域的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周大鸣,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吕俊彪合著)提及“东江客家”时说,由秦至明清,东江水运交通方便,中原汉族纷纷南迁,东江流域成为其重要的落脚地之一。从历史政权建置和出土文物看,东江流域的文明程度在宋元以前比梅州要高。

周大鸣、吕俊彪认为,东江流域是客家人最集中的地方,包括江西的寻乌、定南、安远,广东的兴宁、五华、河源、龙川、和平、连平、东源、紫金、新丰、惠州、博罗、惠阳、惠东、龙门、增城、东莞和深圳等市县;但寻乌、定南、安远、兴宁和五华等县,在文化上更应分属赣南客家和梅江客家人,而河源、惠州以及东莞、增城和深圳等部分地区则属东江客家人。

两宋时期,由于金、元相继南侵,中原和江南遭到了巨大破坏,人们生活困苦,朝不保夕,遂涌入相对稳定的岭南,一部分留在了东江流域。据罗香林《客家源流考》统计,南宋从江西、福建、安徽、江苏迁至广东龙川、五华、和平、河源、惠阳等地的有曾、刘等18个姓氏。

南宋末年,黄海龙自中原入龙川,其子孙和亲兵进驻欧江村。由于他们人多势众,人口迅速发展,黄姓便成了该村中主要姓氏。目前,欧江村人口90%是黄姓。此外,村中还有胡、卢、连、鞠、钟、古等姓。据该村黄氏族谱记载,黄海龙是黄姓入粤第一人,生五子,十五孙,数十曾孙。据称,黄海龙现有后裔100多万人,散居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安徽、云南、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地区。

和平县下车镇徐氏迁居的原因,也与当时的国运息息相关。南宋覆灭后,在重重浩劫之中,均为度宗时提刑的徐氏兄弟,道隆起兵勤王,力战后父子俱殁;德隆则随宋帝度岭而南。1279年崖山之战后,南宋的精英们随着覆亡的宋室一同蹈海。

这是中国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个时期。王夫之云:“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

幸存的南宋精英愿作遗民,徐德隆义不臣元,携家迁往龙川约兴隆镇密石寨下(今和平下车镇兴隆村),他们带来的中原文化,亦随之传家,进士、举人、贡生、邑庠生、留洋博士等数百人,影响了数百年来和平县的人文环境。

迁居河源的古人,并不都是怀揣苦大仇深而来的,例如南宋的何天隐。“壮哉,河源之山也!美哉,河源之水也!”南海人何天隐沐浴着新丰江拂来的清风,站在江边大声慨叹:“我不走了!”

南宋淳祐年间,河源人总爱说“安名不如点姓”。何天隐的心态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淡泊名利,无意仕进,虽说是淳祐七年(1247年)的进士,是当官的料,但他后来与另一个进士林祐仁游山玩水到了河源,当时就动心了,决意在河源定居归隐,而且是住在他最爱的逍遥岩里。

这座逍遥岩,后来成了清代河源八景之一。

明:赣南闽西客家扎根东江上游

站在东江边,看着眼前舟楫往来,人声起而渐消。江水江水,其中有多少离人嫠妇游子泪?月姊月姊,见过几多悲欢离合入世出世人?

元朝时,河源县有3530户,人口13540人。元末,黄河泛滥,处处暴动,改朝换代的战火蔓延至河源,令河源户数与人口大为减少。

明洪武二十四年,河源县城共有1195户,只是元末的39%;人口5628人,只是元末人口的41%。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明初,“官虽设,无民可治;地已荒,无力可耕”。

明朝建立后,天下渐趋太平。承平日久,永乐、嘉靖年间,河源人休养生息,人口也慢慢地多了起来,且时有逃税流民移至。至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河源民众也仅2747户,人口7065人。

明代赋役是按丁口摊派,各乡里为减少征敛,便有意瞒报人口;另一方面,因赋税繁重,流亡加剧。这一时期的人口统计,可信度存疑。

明代河源县三次析地,县境范围不断缩小:一是正德十三年(1518年),析河源地置和平县;二是隆庆三年(1569年),析河源地置长乐县;三是崇祯六年(1633年),析河源地置连平县。因此,衡量河源人口的数量,县境的扩张或缩小是要留意的。

在这一时期,岭外汉民大量涌入地广人稀的东江流域,垦荒定居。

1312年,苏东坡第七代孙苏天荣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乘船,沿东江南下赴番禺任教谕,途中夜宿义合,梦见5个老人指点他上岸观看一棵高大茂盛的紫苏树,并告诉他这个地方风水好,所以紫苏长得高大。后来,天荣升任四川富顺知县,嘱咐后人一定要落居此地。69年后,即洪武十四年(1381年),苏天荣第四代孙苏秀弘,在任广东东莞京山巡检时,在义合附近购置300余顷(3万亩)田产,携妻并子定居于此。

同在东江边上的阮啸仙家乡义合下屯村,开村于明末,距今400余年。相传明末有武官阮员辛、黄明翰、廖某3人,统兵扎寨东江义合。明室倾覆,清廷为安抚天下,诏令明朝将兵,或就地屯田,或解甲还乡。阮、黄、廖3位武官商定,欲率部下扎寨屯田。于是,廖居上游,故称“上屯”;阮、黄居下游,故称“下屯”。

这时期迁入河源的人,多数来自哪里?周大鸣、吕俊彪认为,宋以后,赣南闽西客家移民较多迁入东江地区,东江上游客家人大多是在宋元时期迁入的;明清以后,粤东梅州大量向东江地区移民,今天的河源南部、惠州、东莞和广州增城等地的客家人多为这个时期迁入。

紫金县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始造册定籍。全县2338户、5019口;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全县人口减为1921户、4579口。明末清初,战乱频仍,人口有减无增(《紫金县志》)。

清:博罗曾拨付丁口支援河源

“清初"迁海复界"后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招垦令,诱发了闽、粤、赣等地客民向粤东沿海大规模移民,深圳……便成为客家移民的目的地之一(引自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而深圳此时的移民以惠州、河源和梅州的为最。这几个时期的客民迁徙,形成了现在东江客家人的分布格局。

和平县的人口也在明末清初剧烈下降,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和平全县人口下降到1181丁口,比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减少813丁口,下降了40.8%。从清康熙元年(1662年)起,社会较为稳定,人口缓慢增长,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全县才新增183丁,每年净增仅8.7丁口。后来,随着社会和生产发展,大批客籍居民从福建、江西南迁至此,人口继续缓慢增加。

在龙川,康熙末年,蔡氏先祖自福建迁至黎咀和围村。与他们差不多同时期迁到此处的,还有谢、戴、骆、黄、胡、陈等12姓,加上蔡氏,共13个姓氏,他们共同和睦地居住在一座大围屋里,并建起了一个13姓总宗祠。这座原名叫阿婆围的大围屋,于是改名为“和围”。《龙川县志》记载,清乾隆二十二年至嘉庆二十二年(1757年—1817年),全县人口由19208人增至41720人,净增22512人,平均每年净增375人,年均递增1.3%。

清康熙元年,博罗县曾给河源拨来男妇795丁口(凡男子自十六至六十岁称丁,妇女称口,合称丁口),作为充实河源交税(丁银)的人口。清代,在雍正初年推行“摊丁入亩”措施之前,男丁需交纳丁银及承担徭役;女口则除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省需交纳一定数量的食盐税外,一般免纳丁银和免服徭役。乾隆年间时,河源县共有男子2944人,妇女2681人,合计5625人。如加上当时老幼人员,人口数量也远远不及元末之时。

康、乾年间,取消了新增人口的丁税和妇女人口税,新开垦的荒地不加田赋,吸引了各地移民。至宣统元年(1909年),全县人口上升到10万人。

这些新移民,在各地与原来的居民因为“移民垦辟”、语言和风俗的差异,常常产生摩擦,发生“土客械斗”的流血事件。当地土著人或早早迁来的“土人”与后来的“客人”互称、自称“客家人”,于是,“客家人”称呼开始广泛流行开来,并引起在澳门传教的外国传教士的关注。

“我又听说了一种华人,叫客族的,他们勤俭耐劳,我学习了客家话,好和他们打交道,让他们集会起来,学习圣经和祈祷,把他们拉到主耶酥的身边。”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11月30日,在澳门传教的德国传教士郭士立高兴地写信和他的德国同事说。于是,德国巴色教会的韩山明苦攻客家话,进入东莞、归善(惠阳)、宝安传教,还在香港“掘断龙”租有二所屋子,作为香港客族教会会址。这是德国传教士来华的最初情形。到了民国,德国崇真会对河源的医疗和教育事业都作出了较大贡献。

现当代:300多万人常住河源,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心城”

民国时期的河源县,包括现今的源城区、东源县和今博罗的观音阁、友助等地,人口益发增多。1935年,河源县面积实测有16148平方里(1935年《广东省各县面积统计表》)。

据《惠州府志补充民国史料》(台北市惠州同乡会编纂)记载,考查县民族谱,其祖先多经由福建、江西迁来定居之中原民族。“语言多地方方言,有少数属客家音。”

1928年,河源县统计人口为270402人。1939年抗战期间,河源人口总数只有193650人。到了1950年,人口才慢慢升至49488户266322人。

抗战期间,很多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人,坐电船沿东江逆流而上,避难河源,从中山码头、龙津渡等处上岸,定居于化龙路、太平街等处,还在太平街、化龙路等地建起混杂着“欧风美雨”的骑楼,也带来了广府语言、物产、商品和风俗习惯。这些外来因素与河源县城当地民风民俗的碰撞、交融,使源城区形成了与其他客家地区有较大差别的风俗习惯,更带有广府风情。

民国元年至35年(1912年—1946年),龙川县人口由314545人增至317249人,净增2704人,平均每年净增77人,年均递增0.1%。

抗战之前,1931年时的和平,全县人口增至176490人,每年平均增加701人;1942年,全县人口降至160832人;抗战胜利后至1949年有165785人。新中国成立后至1995年,全县人口净增287823人,比1949年增加1.73倍,平均每年净增6257人。和平姓氏很多,民国30年(1941年)七修县志时,全县有81姓。1995年统计时已增至104姓,绝大多数为单姓。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安居乐业,人口增速很快。1988年河源建市,龙川、和平、连平、紫金等县纳入河源市管辖范围,原河源县划为源城区、东源县。据统计,2005年河源市户籍人口337.36万人,常住人口为278.24万人。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河源市常住人口为295.3万人,居全省第17位;户籍总人口358.39万人,居全省第10位。2015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307.35万人,与2010年相比,5年间共增加12.05万人,增长4.08%,年均增长0.80%。

河源,这座东江明珠之城,正着力谋划城市未来发展,为实施都市经济带动战略打好基础。河源目前正在谋划实施东江—新丰江水系连通工程,将九潭水库建设纳入粤港澳大湾区专项发展规划,“三江六岸”生态城市功能廊道、高铁新城等规划编制工作有序开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老河源、新河源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必将不断提升。

新闻推荐

丁红都会见深圳慈航集团董事长和德国飞行设计公司首席执行官 合力推动河源通用机场建设

○本报讯记者董伟伟昨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红都会见了深圳慈航集团董事长陈建军和德国飞行设计公司首席执行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