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精神照亮中国文学道路 聆听王蒙文学讲座及萧殷文学研讨会有感

河源日报 2018-12-29 07:15

□黄球梅

2018年12月7日,由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萧殷文学研讨会暨萧殷文学馆开馆活动”在河源市图书馆举行。笔者有幸亲临现场,听完了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先生所作的《文学与生活》文学讲痤,和众多专家学者在萧殷文学研讨会上的发言,顿时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情不自禁地被萧殷同志那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所感动,并为之喝彩而赞叹。

笔者认为:萧殷作为一个著名的作家和文艺评论家,能够放下架子,深入乡村基层,亲自帮助青年作家修改作品,并积极想方设法为青年作家提供良好创作条件,实属难能可贵,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像萧殷这样无微不至关心、维护、帮助青年作家的成长,这是他老人家“博大无私”高贵品质的体现。萧殷同志一生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如王蒙、白桦、邵燕祥、徐光辉、陈国凯、廖红球、吕雷、程贤章、王杏元……而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中国文学的脊梁,他这种为繁荣中国文学,甘为“人梯”的烛光精神,将永远活在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心中,并像火炬那样,照亮中国文学道路。

我理解文学,或是我爱读的小说,它是能照顾人心的。无论哪个朝代,很多事物都是追逐赢家,都只认结果。政治看结果,战争看结果,体育看结果,经济看结果,历史更是把笔墨留给胜家,他们的关注点是英雄与伟人。所有的历史观几乎都是持有这样的价值判断。

但文学却不是,尤其是小说。小说会放弃冲在最前面的机会。它不需要抢前争先,也不介意输赢,甚至根本毋需去赢。小说是存在于过程之中,经常是与落伍者、孤独者、寂寞者相濡以沫的,携手共行,甚至俯身助人。小说更宽阔地表达着一种人文与关怀。有时候会像老母鸡那样,护着那些被历史遗弃的人事、被前进社会冷落的生命,陪伴他们,温暖他们,鼓舞他们。

更或许,小说自己会呈现一种与他们同病相怜的气息,也需要他们的陪伴、温暖与鼓舞。这世上的强人或是胜者,经常是不介意文学的,他们更多的时候拿文学当点缀、当花环。但弱者们,却常常拿小说当作自己生命的一盏明灯、水中的一根稻草,小说是垂死之人的救命恩人。因为在那个时候,只有小说会告诉他,落后也没关系,被冷落也没关系,很多的人跟你一样,不只是你一个人有焦虑和脆弱。人活着有很多方式,成功固然是好,不成功也不是什么坏事。

所以我经常会觉得小说在本质上是属于弱者的。它与弱势者与消极者与遁世者以及边缘人,都有一种心息相通的东西。

而王蒙同志是萧殷先生培养起来的一代文学家,正是理解了文学与小说是能照顾人心的,才有丰富的文学实践与成就,才写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

新闻推荐

河源市新增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本报讯记者刘昕近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河源市新增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2家众创空间。据了解,新增的市级科技企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