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双百人才”河源行专家代表为河源发展建言献策 加深与广深科技资源产学研合作

河源日报 2018-12-28 07:52

○本报讯记者曾俊霖昨日,参加“双百人才”河源行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论坛的部分专家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河源要与广州、深圳的科技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争取大科学工程进驻河源,积极应用更高水平的“飞地经济”模式,积极推进营商环境的优化改革,营造人才生态圈,完善人才载体建设。

加强与广深地区科技合作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刘民义说,河源要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就要紧密开展与广州、深圳的科技合作,积极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体系中。根据河源优势产业,运用广州、深圳的科技资源,建设公共产业发展技术平台。要与广州、深圳的科技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包括共建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企业实验室等。要把河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研发的后花园,争取一些需要大量土地、对环境要求高的大科学工程进驻河源。

积极应用更高水平的

“飞地经济”模式

清华大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曾志敏说,坚持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投资与创新双轮驱动型发展是河源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思路。为此,河源需要积极应用更高水平的“飞地经济”模式,以TOD模式、PPP模式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资本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推进营商环境的优化改革,从而主动创设条件推动河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价值链条上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以扩大并普及数字技能和智造技能教育与培训为核心的人才高地建设,提高数字技能与智造技能制造工人的人才供给能力。

营造人才生态圈

完善人才载体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烈军说,要充分发挥河源的后发优势和生态特色,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要营造人才的生态圈,完善各种人才载体建设,如高新区和各种人才平台等,提高服务人才的水平和质量;加强柔性人才引进的力度。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燕鸣说,河源有万绿湖为代表的自然风景,有客家文化的丰富内涵,可以在绿色生态发展和宜居创新环境上争夺高端人才和产业。

广东省房地产研究会执行会长韩世同说,“两个河源”对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非常重要,河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大后方,在生态方面和现代化发展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河源可以利用自身生态优势,在乡贤返乡创业和旅居康养等方面大有作为。

新闻推荐

河源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奋力开启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

■新勇艺科技园(河源)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种手机配件、数码电子产品,随着科技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该公司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