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湾区:深化三地协同共治

南方日报 2018-12-27 06:37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同香港、澳门生态环保合作,加强同邻近省份开展污染联防联治协作,补上生态欠账。

在2018年12月4日举行的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合作,把生态保护放在大湾区建设优先位置,携手建设美丽湾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中提出的“建设绿色低碳湾区”已成三地共识,而加强生态环保合作、联防联治也在探索中不断取得突破。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张子俊记者谢庆裕

三地共商减排目标

“以前往返一趟香港跟内地,回到家一洗脸把毛巾都擦黑了。这几年在路上明显感觉呼吸顺畅了很多。”粤港两地牌车司机杨先生深有感触,年末虽繁忙,但开车出行总是蓝天相伴,心情也愉快不少。杨先生的体会并非偶然。据广东省气象部门统计,珠三角不少城市早已告别灰霾天数曾达100天以上的历史,近一两年已降至二三十天。

空气好坏,事关大湾区公众最基本的呼吸和生存质量,成为粤港澳环保合作中率先推进的领域。

“粤港澳三地同一蓝天下,山水相连,但面对"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特殊环境,环保治理的理念,标准也不尽相同。这是三地开展生态环保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宣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此,建立粤港澳大气污染联防联治三方合作机制,共同商定减排目标,成为破题的关键。

粤港持续发展与环保合作小组下设7个专责(题)小组,其中最早成立的是针对空气污染问题成立的珠江三角洲空气质素管理及监察专责小组。

翻开粤港环保合作密密麻麻的大事记:早在2002年,粤港共同发布改善珠三角空气质量联合声明,开启了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联控先河。随后共同制定并实施我国第一个跨境大气质量管理计划——《粤港珠三角地区空气质素管理计划(2002—2010年)》,此后不断推进减排措施,为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素持续改善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三地还以逐步完善的监控网络为抓手,不但推动空气质量信息公开透明,也促使三地更有针对性地改善环境质量。

粤港合作的空气监控网络于2005年建成并运行,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区域代表性并与国际接轨的空气监控网络。到2014年,该网络监测范围扩展至粤港澳三地,监测子站从16个增加至23个,监测项目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6个。“过去10多年来广东与香港、澳门等地在污染联防联控、环境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密切而有效的合作,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就是显著的成果之一。”省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说。

在内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中,广东珠三角地区在2017年底率先实现PM2.5浓度连续三年低于35微克/立方米。用了10多年时间基本解决了过去30多年粗放发展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全国大气治理的标杆。

东江清流支撑湾区发展

共享蓝天绿水,三地唇齿相依。饮水安全关乎大湾区生产生活品质,然而大湾区人均水资源却并不充裕。如东江流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广州东部、深圳、河源、惠州、东莞等市近4000万人的生产生活主要水源,但上述供水区域人均水资源量约8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3。

如此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如何化解?深调研组沿东江流域调研走访发现,广东通过水资源科学监控调配、严格流域环境保护、创新节水机制等手段,有力保障了东江的水安全,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

在广东省东江流域管理局监测大厅,一面巨型屏幕显示着流域内各监测点的实时视频,水量、水位、流量等各种实时信息一目了然。

“为了实施水量调度,广东建成了全国首个水量水质实时双监控系统,对东江干流及主要支流55个主要监控点的重要信息实时监控,并按调度计划对流量、水位进行调控,对各市交界断面还增加水质监测。”广东省东江流域管理局局长廖征红说。

粤港澳三地一衣带水,除了科学调度保障水量外,水质好坏也是大湾区群众关心的问题。

在供港的主要水源地新丰江水库,碧波万顷的水面如翠玉般镶嵌在湖光山色之中,这个位于东江上游的广东第一大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地表水最高标准的Ⅰ类水质。52年里,广东累计对港供水240亿立方米,相当于搬运了1个半洞庭湖的水。

“为保护水源,新丰江水库所在的河源市近年先后拒绝500多个、投资总额达600多亿元的高耗水、重污染工业项目,禁止电镀、印染、造纸等高耗水、高污染项目落户。”在东江上游,河源市水务局副局长赖寿雄给出了答案,他表示当地正通过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促进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化产业转型,争当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

为进一步满足大湾区水资源需求,新的超级水利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已经谋划。

2018年10月24日上午,随着直径达6.3米的巨大刀盘从接收井破土而出,全长339米的结构性试验段正式贯通,在深层的地下空间掘开一条“地下长龙”。这标志着工程向明年初全面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该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从西江向珠三角东部地区引水,解决广州东部、深圳、东莞生活生产缺水问题,并为香港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水资源支撑。

生态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功能上要实现"错位"的话,那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就必须实现"协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大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在于构建一套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和深度的合作网络,并在目标、规划、政策、标准上做到“协同共治”,以此打造优质环境共同体。

经过多年合作,粤港持续发展与环保合作小组针对具体环境问题,已下设包括珠江三角洲空气质素管理及监察专责小组、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专题小组、东江水质保护专题小组等7个专责(题)小组,涵盖空气、水源、垃圾、林业等多个领域。此外,粤港签署《2016—2020年粤港环保合作协议》、粤澳签署《2017—2020年粤澳环保合作协议》,建立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三边合作向更广泛领域迈进。

绿色湾区建设需要科技支撑。经过两年来多方的努力,“生态广东视窗”(一期)建设12月基本完工,其主要覆盖东江全流域和珠江口。现场可见,17个监控点摄像头呈现东江流域10公里全景图,3架无人机定期巡航拍摄,采用VR技术实现水环境安全视频预警监控,大幅提升东江流域水质预警监控的立体化、智能化和一体化水平。

2018年11月7日,由暨南大学、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发起的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环境研究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实验室同时揭牌,规划6—10年全面完成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实验室总部、香港分部、澳门分部建设,力争建成国家实验室。

粤港澳三地生态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

2018年10月,随着深圳、中山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珠三角地区9市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雏形已现。在此基础上,广东省正编制全省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同时已和香港、澳门有关方面建立协商机制,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森林城市群。

一方迷人的“水鸟天堂”也即将形成。2018年10月12日,广东省林业系统首次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讨论稿)》提出:至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水鸟生态廊道,提供更多的栖息地给珍稀野生水鸟“安家入户”。

“粤港澳大湾区不但要打造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发展的区域,也要打造成生态环保最优的湾区,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表示。

新闻推荐

河源市公安局关于2018河源万绿湖国际马拉松比赛期间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的通告

2018年12月31日,河源市举办2018河源万绿湖国际马拉松比赛,为了保障赛事的正常举行和参赛运动员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