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现代经济体系 提振兴发展步伐
市委七届五次会议提出,河源要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为引领,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是河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路径。要坚持差异化特色发展,主动参与大湾区产业合作分工,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高效发展,打造绿色低碳为本、质量效益为先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融入大湾区市场一体化进程。
产业是地方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地方发展的根本。多年来,连平县紧紧抓住产业这一核心,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奔康的第一要务,坚持“打基础、优环境、增后劲、利长远”,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发展和工业富县战略,加快振兴发展步伐。工业园区经过多年努力,成功升级为省级产业转移园,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农业、旅游服务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引进了一批项目,创建了一批特色产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实体经济不断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转向新的增长点,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好路子。
工业富县结“硕果”
工业产值涨238倍
2003年起,连平县围绕“着力园区、招商引资、立足资源、培育产业、创新机制、加快发展”的思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矿产经济为龙头,以园区经济为新的增长点,着力培育“两大支柱”产业(矿产经济和生态经济),加快实施“工业富县”战略,工业经济不断发展。
2005年9月,连平生态工业园正式开建。该工业园位于粤赣高速公路忠信互通口附近,省道忠定公路横跨东西。经过多年的开发经营,连平生态工业园已经成功升级为省级产业转移园,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生活、商务、金融、通讯、医院等配套设施齐全,并初步形成了电子科技、绿色食品加工主导产业,成为连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近年来,连平县持续深入开展好“产业大会战”,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机遇、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和珠三角产业溢出的“窗口期”,充分发挥连平日益改善的交通区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不断向好、深圳南山对口帮扶等优势,以高端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高”(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高、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重大项目为龙头,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以着力培育公共产业技术平台、物流供应链等生产性服务业为配套,加强与深圳等珠三角产业对接交流与共建,加快构建“珠三角总部+连平基地”“珠三角研发+连平孵化”“珠三角创新+连平产业化”等新模式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打造绿色新兴产业集聚地,推动连平经济社会实现大发展。
截至2017年,连平县共有工业园区4个(即生态工业园、现代产业物流园、忠信工业邨、石龙工业邨),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52.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平方公里,落户工业园区项目90宗(已投产项目66宗)。2017年,全县工业生产总值58.96亿元,比1978年增长超过238倍。
与此同时,连平县还加快与深圳南山区产业共建步伐,在生态工业园核心区划出308亩用地,由南山区投资6亿元负责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合力打造南山(连平)产业共建示范园,实现两地利益共享。目前,南山(连平)共建产业示范园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当中,连平产业用房(一期)项目已经封顶,预计今年第一批企业可进驻生产。
众“星”捧“月”
特色农业百花齐放
连平是山区农业县,农业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的比重。1979年后,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至1988年河源建市时,全县粮食亩产、总产分别比1979年增长37.16%、21.14%,农业取得一定发展。
2003年以来,在财政收入紧张的情况下,连平县本级财政以补贴种苗的方式支持鹰嘴蜜桃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至2010年,国家东江上游特色水果产业带项目落户连平,得到国家总理基金连续三年扶持,县委县政府以补贴种苗、补贴种植等形式继续促进鹰嘴蜜桃的发展。2005年,连平县被评为“中国鹰嘴蜜桃之乡”;2011年,连平鹰嘴蜜桃入选“岭南十大佳果”;2015年,连平鹰嘴蜜桃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着该县蜜桃产业正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发展迈上了全新的台阶。
近年来,连平县提出了“打造精品农业、实施名优特绿茶”的发展战略,打响了连平绿茶品牌。到目前为止,连平县已先后建立了元善镇黄牛石自然保护区茶场、陂头镇三水村岩仔茶叶生产基地、上坪镇三洞村茶叶生产基地等共20多个茶叶基地,全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近2万亩,年总产量超过350吨,总产值超过1.4亿元,产品远销惠州、东莞、深圳、广州等大中城市,原本“香在深山无人知”的连平绿茶走入了万千茶友的视野,成功树立了连平高山绿茶的品牌形象,让连平高山绿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经过多年努力,连平已成功培育了以鹰嘴蜜桃、高山绿茶、石斛等为代表的特色品牌农产品。如今,连平农业产业除了拥有鹰嘴蜜桃和高山茶等“月亮”品牌外,还成功培育并进一步发展了精米、火蒜、三华李、花生等众多“星星”品牌,形成了众“星”捧“月”、百花齐放的农业发展格局。而这些特色农产品已经逐步发展成为连平“绿色致富产业”,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绿色生态旅游
促进服务业大发展
1979—1999年,连平县旅游业经济效益较差。2000年3月3日,连平迎来第一个由香港客人组成的旅游观光团,入县游首次取得成功,实现了连平旅游业的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连平县一直致力于突破传统资源型产业发展模式的瓶颈,不断引进新型工业项目、旅游项目等,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精致农业,努力构建一高二强三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2016年,著名旅游品牌“客天下”正式进驻连平。连平客连天下项目总投资30亿元,项目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全新理念,拟规划建设集休闲度假、城市宜居、儿童乐园、养生养老、健康运动、水上世界、农林经济、现代农业、婚庆小镇、乡村小镇、溶洞旅游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园区。通过旅游产业、婚庆产业、儿童产业、养生产业、农林产业带动城市运营和美丽乡镇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连平乃至河源文化旅游、城市扩容提质的一张新名片。
截至目前,连平县已初步建成圣迹苍岩景区、新河漂流景区、九连山原始森林度假村、上坪桃园景区、陂头镇燕岩六祖古寺等旅游景区,元善鱼潭生态旅游度假区、岐山凤凰谷国际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基地等一批优质综合旅游项目也先后落地建设,生态旅游产业在连平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加快当地的旅游服务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受益于旅游业的带动作用,连平县的物流、商贸、房地产、餐饮及其他相关产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有力地提升了连平整体的城市化建设水平,增强连平县的综合竞争力。而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连平县还把生态旅游业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采取品牌推广、提升服务层次、规范旅游市场等多种措施,使生态休闲旅游业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动连平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连平旅游接待游客324.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85亿元,旅游业已经成为连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连平县第十三次党代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健康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的思路,提出要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打造广东香格里拉的连平样板。顺应旅游市场转型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连平山地、河流、田园、村落、民居、习俗、宗教等特色资源优势,坚持高端项目引进,打造一批山地游、营地游、博览会游、美丽乡村游、特色节庆游等新兴旅游项目,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盘活旅游资源,全面丰富旅游产品,全面建成全域景区,培育形成休闲养生、修心养性、户外体育、健康养老、乡村度假等高附加值旅游业态,把连平打造成为珠三角健康休闲旅游首选地。
随着健康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的推进,连平旅游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本版组稿本报记者谭绍丁特约记者谢鑫
新闻推荐
手打猪肉丸落缸焖猪肉猪杂焖薯粉10月21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六站在河源市连平县大湖镇落下帷幕。如今正是秋高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