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努力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延伸区
推动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创新驱动发展是利器。东源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山区县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思路与新路径。经过努力,科技创新在东源大地开花结果。
创新驱动发展没有止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源审时度势,立足新形势、新任务与新要求,以战略眼光谋划、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努力打造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延伸区,为东源在新时代争当河源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的主力军提供内生动力。
目标篇
创新合作机制
推进与大湾区协同发展
东源是省划定的生态保护区,发展经济必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因而更要立足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崛起、振兴发展,才能在新时代争当河源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的主力军。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东源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李希关于河源工作的讲话精神,按照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的部署要求,以被省科技厅、农业厅列为“粤东西北创新发展示范县”和“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建单位为契机,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完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全方位推进科技体系、科技市场和科技体制对接,促进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努力打造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延伸区。
通过实施创新驱动,逐渐把东源产业结构从原来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格局调整到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兴产业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致力构建“1+8+1”中心城市区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
措施一
努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落实创新优惠政策,实施质量强县工程和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发挥科技改革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和东源广工大现代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县科技创新中心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作用,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机器换人和设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突破一批核心共性技术,力争新建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以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细分行业“单打冠军”。
措施二
致力构建高效科技创新体系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延伸区的主载体,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抓好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市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推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科技信贷,引进风投、创投机构,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流向科技型企业。利用广州科研资源优势、深圳技术创新优势、广深沿线产业优势,推进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孵化平台共建、孵化服务对接合作,加快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推动广深等珠三角地区创新资源加快向东源集聚,努力把东源打造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延伸区。
措施三
大力培育各类高端创新人才
加强与广深港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围绕重点学科合作设立联合培养项目,培育一批一线创新人才、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全面梳理和持续优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尽快完善各类人才保障的政策体系,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持企业通过“扬帆计划”和产学研合作引进创新团队和人才为产业服务。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培养一大批“工匠”型技术人才。
本报记者李成东特约记者李远来黄廷首通讯员欧阳晓陈苏宁陈振敏
新闻推荐
▲改革开放初期,仙塘镇卫生院除了几间平房外,基本没有大件设备及其他辅助科室,仅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件”。陈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