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灵魂的呐喊开拓写作的疆域
1982年生,中山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获救者》,小说集《内脸》《非法入住》《听盐生长的声音》《生活课》《倒立生活》等。现任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兼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创意写作专业导师。曾获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首届“文学港·储吉旺文学大奖”、十月文学奖、花城文学奖、第?
●王威廉
我的写作起点是在2004年大学四年级时,我第一次在《读书》上发表了对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莱的评论,这么说来,我的写作已有十四年了。文学对我生命的建构意义是很大的。我在大学期间选择文学作为志业,便是发现各种学科都在分门别类地切割生命和生活,而只有文学试图还原完整的人和生活。
批评家陈培浩曾说我的写作有“荒诞、历史和灵魂三副叙事面孔”。我的长篇小说《获救者》讲的是一个荒诞的故事,在其中探讨了各种宏大的精神命题;另外,小说集《非法入住》《内脸》《听盐生长的声音》《生活课》《倒立生活》等,则在历史和现实的维度上进行个人化的思考,尽力发出自己灵魂的声音,哪怕微弱,哪怕渺小。目前,我在自己的叙事中又增加了对人类未来维度的人文反思,包括近期创作的《后生命》《野未来》《幽蓝》等作品就借用了科幻手段思考人类未来。
现代性席卷世界以来,人的灵魂不断受到冲击。比如过去的科幻作品正在逐渐变成我们的现实,那些看不见人影的码头和工厂,那些沉浸在虚拟情景下的年轻人……人要生存下去,获得生命的尊严,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灵魂构成了人之主体性的基石,让人总是试着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语言曾经被视为一种描述外在景观的“成像艺术”,如今这个功能已经被取代,在一个摄影机都学会了虚构的时代,语言的“向内走”难道不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吗?文学的语言,就应该成为灵魂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承纳外在景观之际,其实都是在呈现灵魂的声音和模样。不如这样来定义今天的灵魂:那就是个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呐喊及其回声罢了。你能感受到小说中那灵魂的悸动,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灵魂之间的交谈和呼应。
我在有意识地开拓自己的写作疆域,但这个过程并不是提前规划好的,而是自己成长的道路以及现实的巨大变迁联手促成的,就像是海面上的船被波浪所摇晃,我觉得有必要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种摇晃的状态。我希望自己能更好地将荒诞、历史、灵魂这几个面相熔铸在一起,这就是我今后所要做的工作。
新闻推荐
(原标题:近8万亿货基要哭了?!货币市场利率大跳水,天弘余额宝年化收益已创19个月新低!)中国基金报记者陆慧婧幸福来得太突然,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