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南山北 绘就优质教育的“精彩样本”
今年儿童节前夕,南山区委书记王强赴南山文理实验学校和孩子们一起过节。
艺术成为撬动南山北部教育质量提升的“法宝”,孩子们拥有无限可能。
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把博士们请进课堂,成了孩子们的老师。
如今的平山小学,焕然一新。
南山,位于南国深圳海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更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位置。伴随着经济腾飞,南山教育迅速崛起——广东省首个“教育强区”、首个“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教育的“南山质量”名动全国。“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这一教育的南山质量标准和教育理想振聋发聩。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南山区委区政府积极研究教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抓主要矛盾,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然而,近30年来,南山北部的西丽、桃源街道片区,虽相继完成了从乡村教育向城市教育、再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型,但与发展更为迅猛的南山南部片区相比,教育仍显不均衡——南山北部片区成了南山基础教育的“洼地”。如今,南山北部打造环西丽湖科教城,成为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聚集区,社会对南山北部教育的公平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解决百姓教育需求,增强人们的教育获得感?如何解决该区域多年的“教育不平衡”?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南山区委区政府的面前。
2016年1月,南山区人大六届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南山区北部片区协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时任南山区区长王强明确指出:“北部发展,教育先行!以教育聚资源、以教育引人才、以教育促发展,是南山区委区政府一以贯之的理念。”如何以北部片区为突破口,提质提量,顺应百姓需求,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探索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了南山教育人的新课题。
早在2013年,南山区教育局就出台“南山教育质量攻坚五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北部片区教育发展列为攻坚项目之一,充分利用区域优势与资源,着力在南山北部打造新的教育品牌;此后,“北部片区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实施三大项目、七大行动;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新校,充分利用大学城、南方科技大学、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端资源办学;以南北联盟形式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加大软硬件投入促进老校内涵发展,精英教师北上等系列举措多管齐下,一场浩大的教育系统工程全面启动,北部教育的快车徐驰而疾。
那年刚入小一的孩子还没毕业,短短5年时间里,崭新的“南山北”异军突起,那里的教育面貌发生巨大改变,以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公平和质量,淬炼成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精彩样本”。
1
新校办一所优一所
树立新时代教育标杆
“新学校办一所优一所”既是新时代南山教育人的庄严承诺,也是“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的教育南山质量标准的具体践行。
要提升和带动一个地域的教育水平,最直接的办法无疑是新建一批高水准的优质学校。近几年,南山北部片区的新建学校——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一实验小学、南山文理实验学校、南科大二小、留仙学校等,无论是办学理念的顶层设计,还是课程改革、特色教育等教育实践,都不拘一格,在短短几年中,在各个领域内成为南山、深圳乃至全国学校的“标杆”。
“南山文理的中层队伍是我从内地到深圳30多年执教生涯中,见到的最优秀的团队。”2015年创立的南山文理实验学校拿到了一项“优惠”——可以从南山南部片区抽调优秀教师和管理人才,这让该校创校校长吴希福“如虎添翼”。有了可靠的师资队伍,南山文理的“顶层设计”就接上了“地气”。倡导人与人的融合、人与自然的融合、学科与学科的融合,在“跨界与融合”中探索新校成长渠道;在课程设计上用国家课程“保底”,让校本课程“上不封顶”,以“特需课程”丰盈个性教育——2016年,仅有“一岁”的南山文理就通过模联课程,将学子送上了联合国金色大厅的演讲台,代表中国学生向全世界发出声音——消息传回深圳,全社会都惊叹于南山文理这样一所新校,一开始就站在了世界“起跑线”上。与中央音乐学院合办管乐团、专程从内蒙请来舞蹈专家授课现代舞……南山文理开辟的系列“特需课程”丰富多彩,更让学生家长享受到了实惠,许多在外报培训班的孩子们纷纷回到学校争着上特色课。
与南山文理实验学校相比,分别创办于2014年和2016年的南科大教育集团实验一小、二小,在诞生之初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依托南方科技大学,两所小学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办学资源、更加开阔的办学思路。刚刚开办,他们就大胆打通“项目学习”与国家规定课程的路径,开创性地设计了“统整项目课程”。一年级,学生要学习职业日课程与世界六大生态系统与文化;二年级开设“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与美丽中国”课程;三年级是水的世界和一棵树的价值……小学六年12个项目,将课程相关知识内容整合,以某一学科主题为切入点进行多学科统整,学校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同时渗透美术、音乐、体育等各学科内容,结合互联网+、STEM等先进学习理念,将知识碎片变成了一个系统、有序、科学的模块,学生们如同沉浸在一个完整而奇妙的知识魔方中,喜不胜收。
统整项目课程探索,不仅让南科大实验一小、二小赢得了家长的认同,也让这两所新校在全国教育舞台上一鸣惊人。2015年、2016年“统整项目课程”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教育部将其作为“互联网+”背景下课程创新案例向全国推广;2017年他们发起的“统整项目课程全国教师培训计划”一呼百应,已吸纳了20多个省市近百所学校参与联盟。
“我们无法想象未来学校的样子,但是"未来"一定从这里起步!”在南科大实验一小、二小的设计、建设和发展中,信息化被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渗透到校园的每一处角落。在南科大二小,教室外的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温度、湿度、噪音指数;讲台上没有讲桌、显示屏、鼠标,老师直接用手机调用多媒体,学生则捧着iPad学习;教师办公室旁,布局通透简约的“世界咖啡屋”里,老师们读书、交流、头脑风暴的思辩之声仍余音绕梁。
2
老校旧貌换新颜
“新优质学校”逆势逢生
高起点、高水准的新校建设,让辖区居民如获至宝,更让“鲶鱼效应”发挥了效用,近在咫尺的“标杆”,让老学校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一股转变思路、提升质量的新精神,一种开拓创新、争当一流的新风潮,在“南山北”掀起改革的浪花。在北部片区工作了20多年的桃源中学校长刘安海坦言,新优质学校接连建立,老学校的校长、教师在理念上都受到了巨大冲击,快速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水平的压力迎面扑来。
然而,要全面提升片区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地发展,对“存量学校”进行升级改造,迫切地提上日程。
追溯历史,原西丽等街道的村小校龄往往高达60至80多岁,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里堪称“高龄学校”。近5年以来,南山多管齐下,硬件建设、师资培养、理念更新多元发力,老校内部质变萌发,办学水平迅速提升、内涵发展逐渐深入,取长补短,成为一所所极富历史韵味的“新优质学校”。
1933年建校的西丽小学是南山北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2015至2018年3年间,南山投资9000万改扩建,崭新的教学楼、运动场、体育馆拔地而起,学校总建筑面积从1.3万多平方米上升到1.8万多平方米。该校校长张光富感慨地表示,“2018是学校的转折之年,也是学校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开局之年。”
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楼在南山北部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2017年,松坪学校新建现代图书中心和现代报告厅,还建起了化学和数字创新实验室。位置偏僻的大磡小学,接入光纤桌面网速高达万兆,在2018年南山区第二届“百花奖”中,一举摘得语、数、英三个一等奖;本学期开展的“家长满意度调查”中,家长满意度达到100%,表示“十分满意”的家长高达80%。据悉,今秋,大磡小学将搬迁至专门建设的过渡校区,几年后,等待莘莘学子的将是一所现代化的崭新校园。
硬件建设让学校有“面子”,人才建设则让老学校的“里子”越来越丰厚。南山教育大举推进“精英人才校园共享计划”,推动南部片区名师北上新校、老校,秉承“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的教育理想,让老师成为“传经送宝”的“蒲公英”。“第一期,育才一小等校的名师来珠光指导,第二期、第三期,我们珠光就有了自己的精英教师。”珠光小学校长王春平丝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与自豪。
有了身边的名师率先垂范,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有了外力支持,追求进步有了目标和方向。珠光小学的李文韬老师是一名美术教师,热衷于动手制作航模、进行航拍,在王春平校长的鼓励和支持下,他研发设计了一套完备的校园信息系统,让移动终端同时具备了现代化办公、教学管理、课堂管理、学生成长管理系统和教师评价系统等功能,一举获得28项专利,并荣膺“中央电化教育馆2015年教学工具奖”。而今,该校已是深圳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去年,这所城中村小学荣获“2016年度南山区人民政府质量奖”,成为唯一一个教育类获奖单位。
硬件提升和师资力量的不断加强犹如骨骼建立和肌肉成长,让老学校追求内涵发展的脚步更加轻快、迅速。作为南山“大学城联盟学校”之一,丰富的高校资源让西丽小学的校园建设和学科建设获益良多——在哈工大(深圳)的教授帮助下,西小在五年级普及3D打印课程;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老师们带着孩子们开展“LED灯照射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该校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植物组培”特色课程,还获评“全国第32届青少年科技大赛”一等奖,成为2017年世界植物学大会展示项目之一。
3
联盟造就北部新名校
集团化办学助力弯道超车
经过15年深耕,“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南山教育的一面旗帜,无论是历史悠久的蛇口育才教育集团、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还是新近成立的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都以集群发展、协力提升的品牌和质量标准,传颂成百姓心中的“南山名校”。
如何以集团协同之力,实现南山北部片区学校“借道超车”?为打好这张牌,南山教育人的智慧再次迸发。
在设计和推进“三年行动计划”中,南山创新设计出“联盟办学”模式。2016年11月,4所北部片区学校桃源中学、龙珠学校、白芒小学、平山小学分别与南外、育才、南实、南二外四个集团“联姻”。在保持联盟校独立法人的基础上,借力领盟学校的优势资源,推动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理念体制创新改革。近两年来,这4所北部学校的教育水平获得迅速提升,片区百姓认可度直线上扬,这些家门口的“名校”在“南山北”教育布局中脱颖而出。
植入名校基因,老学校倍加珍惜这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用龙珠学校校长郭湖海的话说,“要完全按照育才集团一所分校的定位和标准要求自己。”龙珠学校以小学部对标育才二小、中学部对标育才二中,在课程设置、教师培养、社团活动等各个方面实行“看齐”战略。龙珠派出年轻教师和各科主任到两所学校跟学进修,备课、上课、总结、磨课全程参与;育才二小与育才二中派出资深教师到龙珠听课、上课、评课;两校教研组在教学研究、课程开发、科研培训等方面“同台、同步”,紧密合作;就连“青蓝工程”,龙珠也与两校统一步伐,实现了师徒结对,共同培养。
在4月结束的“南山区第三届中学生英语美文诵读比赛”中,龙珠学校初中部学生出人意料地捧走特等奖,这让郭湖海校长惊喜异常,“受限于师资,以往北部片区最薄弱的学科就是英语,这次能在全区比赛中先声夺人,说明我们的教学有了扎实的进步。”让他同样开怀的还有2016年新建的龙珠学校小学部“高水平起步”,他直言不讳地说:“单凭我们自己摸索,可能要花很长时间,发展也可能遭遇更多坎坷。在联盟办学的帮助下,小学部开办仅两年,却已形成了鲜明的外语特色和良好的社会口碑,关键就是深度绑定育才二小,借助其成熟的办学模式和强大的师资力量。”他还强调,“龙珠小学部,就像育才二小的几个班一样!”领盟的一方、育才集团总校校长徐蔚琦的表态同样直白有力:“此次联盟办学,就是要举全集团之力,打造育才在北部的窗口学校。”
桃源中学同样借助联盟和南外集团达成了深度融合——两校教师如处一室,相互听课、研讨、集体备课都已成常态,日常教学、教研完全同步。桃源中学、文华学校、高新中学三校初一年级数学科目,实现三校教研组轮流负责“一周练习”出题,期中、期末考试同卷、同题。
联盟办学深入到了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等方方面面,自然也意味着大量琐碎细致的协调、配合问题亟待解决和逐一落实,这无疑加大了老师们的工作量。“但对这些老师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次对标先进、提升自我的过程?”桃源中学校长刘安海发现,联盟以来,教师工作量几乎达到原有工作量的1.5倍,但没有一个老师对此发出抱怨,所有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反而大幅提升。他介绍,“集团4月刚刚举办了第十七届"金钥匙"大赛,桃中语、数、英教研组的老师们为了参赛,晚上经常主动加班到十一、二点,最终拿到了数学科目"金钥匙奖";集团举办教职工羽毛球赛、排球赛,桃源的老师参赛热情也十分高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联盟办学成效显著,今年3月29日,南山教育局高效地将这一新模式,拓展到区域外的教育帮扶上,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与连平县第一初级中学、蛇口育才教育集团与德保县城关镇中心学校、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与田阳县第一小学分别结成跨区域教育联盟,再次实现教育的“南山经验”大规模输出。
4
“南山北”发展沧海桑田
“东方硅谷”萌生未来教育
改革开放之初的八九十年代,北部片区经济、社会、教育发展都严重滞后于南山其他地域。几十年来,从农村教育到城市教育、从城市教育到现代化教育,直至如今从现代化教育到面向未来的教育,“南山北”教育发展生动诠释了“沧海桑田”一词的深刻内涵。
现已退休的杨燕红老师1987年从海南来到南山西丽从教,没想到看到的学校“没有大门”、“也没有小门”,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从教之初,她的一大任务是学“外语”,因为很多学生不会说普通话,只会粤语、潮州话、客家话。1988年调任西丽小学校长的蔡国宾,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竟是“吃水难”,为此,他多方协调在学校外的稻田边打了一口水井,还自学了修理抽水机技术。住在学校平房宿舍里的他,还遭遇过睡觉时发现“饭铲头”(眼镜蛇)入侵的危机。
艰难起步,说明了北部片区教育基础之弱;几十年来南山北教育旧貌换新颜的巨大变化,则包含着数代南山教育人的不懈努力。曾有人感慨“西丽教育崛起之日,将是南山教育崛起之时”,短短两年后,南山区委区政府给10所西丽片区的中小学各盖了一栋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大楼,同时配置了一批电脑室、摄影设备、电教设备,迅速改变了西丽教育的整体面貌,也为南山区创建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区补上了“短板”。
数年躬耕,“南山北”教育新颜绽放、片区百姓交口称赞,但是,将其置于更为久远的历史图谱中,这不过是南山北部片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崭新注脚。
对于北部片区这几十年的教育变化,1988年以来一直扎根西丽片区的大磡小学校长黄水平感受更为深刻。他说自己刚到西丽时,这里的教育面貌与他的家乡河源相似。“很多大城市来的老师看到学校的样子,都会哭鼻子。”黄水平说,“但与内地不同,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北部片区的教育变化很快、发展迅猛。尤其是最近几年,南山区委区政府将北部教育发展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南山教育局从硬件到软件对北部片区给予了"史无前例"的支持,北部片区学校从师资力量、办学理念到教育水平,也发生了堪称"史无前例"的变化。”
“北部片区的教育几十年来一直在发展,但一直是处于追赶者的角色。这几年,是北部片区教育20多年来变化最大、进步最快的几年。”桃源中学校长刘安海表示,近几年的迅速发展给学校带来了新机遇,在新的面向未来的教育革命中,学校有机会先行一步,相对深圳其他地域实现“弯道超车”。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南山教育的创新发展依然在路上。5年的实践证明,瞄准区域教育质量帮扶提升,南山打出的“组合拳”有力而高效。
以新优质学校建设、优质教育品牌辐射、学校内涵发展为核心的“南山北”新模式,给北部片区居民,带来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所有关于“未来教育”的大胆设想,正在他们的孩子身上一一变为现实。这些成绩,也让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对南山教育充满信心。他满怀激情地说,“东方硅谷,教育先行,北部片区教育的跨越式进步,是南山教育人顺应时代发展,对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积极探索的结果,它对于南山教育整体质量提升,对南山创建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打造东方硅谷必将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邓卫 文山泽/文)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连平讯(全媒体记者曾焕阳通讯员陈碧霞、许科)河源市中级人民法院昨日向新闻媒体通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对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