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无人驾驶汽车近日再次备受关注黑科技背后是广州智能网联车路协同方面的扎实基础为“聪明的车”开“新路”

广州日报 2021-06-17 04:11

广州的无人驾驶穿梭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达文、周伟力

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机近日再次走进人们关注的视野。黑科技的背后,是广州智慧城市建设和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等方面的发展为这一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今年4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的名单,广州榜上有名,也是广东省内唯一入选的城市。此名单是在各城市申报和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基础上,经组织专家评审和实地调研而确定。广州的入选,再一次肯定了广州作为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第一阵营”的角色。

为什么是广州?

为什么是广州?显然与广州在智慧产业和汽车产业方面的基础密不可分。至2020年,广州的汽车产量已经连续两年全国第一,广州在自动驾驶领域更有“八项”全国第一。根据《广州市汽车产业2025战略规划》,预计到2025年,广州汽车整车产能将达50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实现产业化并达到高度自动驾驶水平(L4),驾驶辅助水平(L1)、部分自动驾驶水平(L2)和有条件自动驾驶水平(L3)新车装配率达80%,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将智慧城市和智能汽车联系在一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思路显然不止于汽车,试点瞄准的是车路协同乃至车城融合。正如新华社报道所提到的一些试点城市相关负责人的观点那样:智慧城市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基础底座”,而智能网联汽车则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切入点。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不仅能构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新型感知体系、服务高级别自动驾驶快速落地,还对解决群众出行体验、服务城市智慧交通管理、赋能治理城市病有重要作用。

广汽集团负责人此前就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两部委确定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相信智能网联汽车将迎来快速发展。

就在两部委去年发布相关试点申报工作通知前的8月份,广州就已提出了“万亿战略,打造智车之城”。这一切与两部委通知的五项主要内容——即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网络设施、建设“车城网”平台、开展示范应用和完善标准制度多有暗合。

汽车制造业“金巢引凤”

广州的汽车制造产业正在吸引更多新兴产业进驻。

去年8月28日,2020年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活动举行,会上签约的重大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超6000亿元,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互联网巨头百度在活动中风头甚劲,除了“带队”的李彦宏以外,集团副总裁李震宇的出现也颇为令人瞩目——后者的另一个身份是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同日,百度Apollo旗下子公司阿波罗智行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中标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面向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智慧交通"新基建"项目”,总金额近4.6亿元,包含车路协同路网基础设施、智能路口、车联网等相关应用系统的建设。其时,多家权威媒体的报道评价:这将加速推动广州开发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示范高地建设。

这并非百度Apollo第一次与广州牵手。去年5月,百度Apollo就已与广州开发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按照规划,百度Apollo将深度参与广州开发区智能网联先导区建设,百度Apollo智能汽车生态基地以及自动驾驶运营基地将落户广州开发区。

百度和广州的“情投意合”并非偶然。百度的车路协同思路以“车”为出发点,以“车”来切入布局覆盖地图、共享出行、车联网、传感器、算法芯片等产业链。而广州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拥有强大的整车制造能力,已基本形成整车、零部件及配套、汽车电子、新能源系统、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不仅拥有广汽集团、东风日产、小鹏汽车等整车厂,还带动全球汽车零部件一、二级配套供应商达3000多家,可谓国内最具竞争优势的“整车+网联技术+汽车电子”全产业链的生态集聚地之一。百度Apollo和广州“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显然均为深思熟虑之举。

车路协同在广深双城延伸

广州的车路协同发展的触觉早已不限于广州一城之内,“聪明的车”沿着“智慧的路”“开到”了别的城市。去年10月22日,在广州深圳“双城联动”论坛上,广深相关部门签署了双城深化合作专项协议,在七个重点合作领域签订了七项合作协议,“推进广深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赫然在列。

实际上,广深两城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界合作方面早已开始。广汽集团与腾讯在2017年开始在车联网服务、智能驾驶、云平台、大数据、移动出行合作,并在2020年9月与华为携手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宝能汽车在2019年底与广州移动、中国信通院广州分院在黄埔区合作共建“5G智能创新研究实验室”开发智能网联汽车。广州和深圳,这两大智慧城市发展方面佼佼者的合作,将令人产生巨大的想象空间。

记者体验无人驾驶巴士:

比无人驾驶轿车难度大,但安全无忧

再好的概念和技术,也需要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记者日前体验了一番无人驾驶穿梭巴。无人驾驶轿车技术,记者此前已有过多次体验,但无人驾驶巴士确实算是新鲜事物。对于无人驾驶技术来说,大巴比一般轿车体积大得多,实现难度自然也更大。那么,无人巴士的安全性和体验如何呢?

测试是在广州生物岛进行,测试全程约6公里。记者留意到,车辆采用专门设计,造型酷炫。在车前、车后和顶部,可以看到各种摄像头、雷达和传感器。进入车厢内,驾驶席是没有的,更不用说驾驶员了;方向盘是没有的,更不用说电门油门或者刹车了。穿梭巴士行驶于固定线路上,在固定站点集客,用于短途载客。

从实验室环境到测验环境,出于安全考虑,大部分自动驾驶技术一开始都会采取偏“保守”的策略,比如,降低测试时的行驶速度。然而,记者这次体验的无人驾驶穿梭巴士则似乎全无这方面的“顾虑”,行驶速度并没有刻意压低,而是根据道路情况:前方无车,该提速就提速;前方有车,就将速度降至安全范围。坐在车厢内,记者感受到的“速度感”并不低,与由“老司机”驾驶的大巴没有什么不同。在体验过程中,遇到前方有障碍物(比如,马路右侧临时停放的车辆,或者自行车骑行),测试车辆并不是只会慢慢跟着,而是主动变道,进而超越。

新闻推荐

广州养殖水产品存塘总量超6万吨

新快报讯记者高镛舒通讯员穗农宣报道16日,记者从广州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养殖水产品存塘总量6万吨以上,平均每日产...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