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棒袁隆平的“两个梦想” 一是“禾下乘凉梦” 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探索第三代杂交水稻产业化 未来要做强民族种业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走了,他留给世人两个未竟的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去年,袁隆平首次提出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并于12月20日在三亚召开项目启动会,设计早稻亩产900公斤,晚稻亩产600公斤。今年5月9日,早稻收割,平均亩产达到1004.83公斤,远超设计预期。当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莉跑到医院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病榻上的老师时,已经很少说话的袁隆平说道:“1000好多(多少)公斤哟!”
数十年的科研与教学以及对年轻人的信赖与提拔,袁隆平为祖国留下了一支强大的杂交水稻产学研队伍,而今正拿过“接力棒”,朝着他的梦想接续奋斗。在“后袁隆平时代”,中国杂交水稻界的一场集体接班正在展开。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张丹、李波实习生李缘
袁隆平老助手:杂交水稻高产之外更要高质
1966年,袁隆平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著名论文,提出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法”配套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育种设想,开启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76岁的李必湖是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工作早期最重要的助手,1970年,正是他在海南三亚南红农场附近发现了“野败”,才将杂交水稻从理论变为现实。此后,李必湖担任安江农校党委书记、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研究所主任、怀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等职。
当记者在怀化见到李必湖时,他的脸上难掩悲伤之色,得知恩师去世时,他第一时间给袁隆平夫人发去唁电。
李必湖说:“袁老师是世界级的自然科学家,伟大的生物科学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的一生留给我们很多宝贵财富,我总结一共6点:第一是他创新开拓的思想,水稻杂交优势育种当时在国际上争论很大,很多权威人士都认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但袁老师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发现并不是这样,于是他坚持创新;第二是他求实的作风,他在工作上非常认真,我和袁老师共事了几十年,他反复告诉我,自然科学要求实,白就是白,黑就是黑;第三是坚定的毅力,科研路上无论遭遇何种打击,都动摇不了他的意志;第四是负责的态度,他对任何事,无论是教书搞科研,还是对国家对人民,都非常负责;第五是他严谨的作风;第六是他卓越的贡献。”
“杂交稻现在的研究方向不能是单纯高产,而是既有产量又能优质。”李必湖认为,“袁老师已经将杂交稻的产量提升到接近极限。如果现在研究技术上没有大的突破,要超过亩产1500公斤会很困难。”
李必湖认为,杂交稻在大面积种植的情况下,只要单季亩产能达到600公斤,品质达到国家三级优质米,那就是百姓和市场需要的优质米,而目前,科研人员攻关的杂交稻品种中,已有不少既好吃、又好看的优质米,“像广西种植的一款杂交稻品质就很好,但目前还有些问题影响发展和推广,主要是抗倒伏的能力还不太强,而当地又容易遭遇台风灾害,如果大规模做市场推广,相关投资企业就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此外,杂交稻还需考虑降低生产成本,李必湖说:“超级稻1500公斤的亩产量可以达到,但高产量也带来高生产成本,种一亩超级稻的成本就需要5000元,而目前粮食收购的价格是每100斤130元左右,3000斤的话,一亩地的收入只有3900元左右。”
虽然已退休,李必湖仍对水稻育种工作十分关心。2015年,他曾带领物理学家师志恒一起到长沙向袁隆平做汇报。师志恒一直想用物理方式对包括水稻在内的粮食作物进行种质资源创新,“袁老师听后很感兴趣,并指示让师志恒去找专门管科技创新的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罗赫荣做指导和研究。”
师志恒是专攻物理的,而李必湖、罗赫荣是搞农学的,对物理不太懂,但李必湖说:“袁老师和我为何都支持这个项目,是因为我们知道,特殊、极端的物理条件能够引起种子的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好,也可能坏,通过科学实验,找出我们想要的突变,那就能产生新的种子品种来。”
回首1970年发现“野败”至今,李必湖感受最大的还是祖国的强大,“当年我和袁老师从安江农校到海南,要走整整15天;从怀化到长沙要两天两夜,中间在邵阳歇一晚;从长沙到广州后,还要交换湖南科委给广东科委的介绍信,要准备粮票、布票,接着从广州坐船到海口,再从海口坐汽车去南红农场……但现在,坐飞机过去只要两个小时。”
袁隆平高足:
未来攻关重点有3个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的高足邓启云一直被寄予厚望,产学研三界都经历过的他目前担任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也是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
1983年,邓启云大学毕业后到安江农校教书,1988年,袁隆平创立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之初,听说邓启云有加入的意向,就立马把他的档案调了过来。
邓启云告诉记者,刚到单位的第二年,由于夏季低温,两系杂交稻大面积制种失败了,许多外省单位都觉得两系没有希望,但袁隆平却坚持认定可行。袁隆平在1990年的年终总结大会上说:“我们现在"863计划"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两系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找一个专人来研究,我看邓启云就行。”就这样,从1991年开始,邓启云就在袁隆平的直接指导下从事杂交水稻种子研究了。
随即,袁隆平把全国不育系的材料全部找来让邓启云研究,很快,邓启云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1991年,袁隆平发表重要论文《选育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技术策略》,其中的部分研究数据就由邓启云提供。1992年和1994年,邓启云连续发了多篇光温敏不育系研究的文章,并于1996年首次提出光温敏不育系的安全起点(临界)温度是23.5℃,这些研究成果为两系法技术的成功与推广夯实了基础;1997年,邓启云考上袁隆平的博士研究生,他的博士研究方向为水稻形态改良遗传规律和育种应用研究,经过他的研究,能让改良的水稻叶片捕获更多太阳光能,延长有效光合时间,提高群体光能利用效率,因此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在袁隆平的指导下,邓启云主持选育亩产突破800公斤的超级稻“Y两优1号”诞生。这个品种在高产的同时还拥有较好的米质。
“从博士毕业以后到现在已经20多年。我一直在坚持做应用研究,也相继选育出了中国第二、三、四期超级稻代表性品种Y两优1号、Y两优2号和Y两优900。我想,我们缅怀袁老师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他的精神,破除"四唯",真正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希望我们的团队,未来能像我导师所做的那样,扎实推进新的理论突破,并致力于将理论突破转化为技术和材料的原始创新,助力新品种产量潜力大幅提高,并通过大面积产业化推广,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实质贡献。”邓启云说。
邓启云告诉记者:“袁老去世后,我们实验室的重点仍有三个,一是面向市场、面向世界强化杂交水稻理论和技术创新,尤其要特别关注产业化技术创新,目前中国还没能形成跨国种业集团,未来要做强民族种业,国际化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二是在袁老的提倡下,加快耐盐碱水稻的研究,目前我们已成立了专门的创新中心,未来它将有效扩大我国耕地面积;第三,继续推进袁老非常关注的第三代杂交水稻的研究,它解决了第一代杂交水稻配种不自由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第二代杂交水稻制种不安全的问题,目前,第三代杂交水稻产业化还在探索阶段。”
邓启云用64个字总结了“袁隆平精神”——激情生活,热爱实践;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潜心研究,甘耐寂寞;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挑战自我,永不满足;团结协作,不患得失;淡泊名利,和谐发展;乐观豁达,健康向上。他告诉记者,袁院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是他坚持不懈搞科研的不竭动力。
“袁院士的两个梦想,分别代表了对高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推广的最高追求。”邓启云深感杂交水稻应该进一步加强产业化,他在2012年创立公司,希望把中国杂交水稻做大做强,“好的产品一定会受到市场的欢迎。”他说。
走向海外:从亩产175公斤到450公斤
说到“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的秘书、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耀松曾多次赴海外指导杂交水稻的推广。
袁隆平去世后的第5天,中心举办“学习袁隆平崇高风范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报告会。杨耀松在报告会上说,1999年,袁院士带着团队在巴基斯坦推广水稻,一位巴基斯坦的老总有合作意向,前来联系袁老,袁院士说:“那你做好心理准备,最少五年内不能赚钱。”在团队的努力下,巴基斯坦杂交水稻种植亩数从零变成了四五十万公顷。
杨耀松还介绍,马达加斯加是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水稻栽培条件,那里的总理、部长多次请求袁院士帮助他们提高水稻产量。从2006年到现在,15年来,袁院士的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多次去马达加斯加,甚至在那里建了研究所。
杨耀松表示,袁院士一直钻研超高产攻关,一旦有手下的团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会不辞辛劳地驱车辗转至当地,亲自指导验收,对于团队成员,他谆谆教诲,悉心培养。目前,杂交水稻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试种,海外种植面积约700万公顷,其中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十个国家得到大面积推广。
在众多助力杂交水稻走出去的推广大使中,原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昭东是名气最大的一位。1998年,张昭东由袁隆平亲自委派前往菲律宾从事“研究和推广热带杂交水稻”项目工作,开启由袁隆平提出的“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计划第一站。1999年,中菲两国政府签署《关于中国帮助菲律宾发展杂交水稻的协定》,中菲热带超级杂交水稻育种项目全面启动,张昭东作为项目的中方派出人员,以杂交水稻育种和生产技术参与合作,在菲律宾已工作20多年。
5月27日,在菲律宾一年一度的“农民和渔民月”启动仪式上,张昭东获颁“菲律宾农业部长最高荣誉奖”。菲律宾农业部长威廉·达尔亲自颁发的荣誉奖牌上写道:张昭东已是菲律宾杂交水稻技术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先驱,是中菲民间友好的伟大纽带和历史友谊的缩影。在颁奖词中,菲方感谢张昭东20年来为提高菲律宾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菲律宾水稻产量以及水稻生产可持续性增长所做的贡献。
尹云强是长沙大地农业环境研究所所长,该研究所已经成立20多年,主要的工作就是用适当技术和合理配套来实现杂交稻“产量高、品质好、成本低、环境影响小”的目的,业务已遍布国内外,因此也经常会和在海外的张昭东打交道,尹云强说:“张昭东是袁老师的得力干将,15年以前,菲律宾水稻产量只有每亩300多斤,菲律宾总统当时就坦言菲国内有四大问题,其中最大的是粮食不能自给;而中国的杂交水稻过去以后,经过持续推广,菲律宾的水稻产量从平均每亩350斤涨到了900斤。张昭东20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海外,那种牺牲自我、奉献世界的精神是最让我钦佩的。”
尹云强经常拜会袁隆平,他说:“很多人对袁老师的了解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了解更多的是他的情怀,他心中装的是国家乃至人类的粮食安全,这样的境界造就了他的不平凡。”
挑战不可能:耐盐碱水稻的“十百千”计划
最近几年,袁隆平非常关心耐盐碱水稻,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专门辟出一栋楼来研究耐盐碱水稻。袁隆平的学生吴朝晖说,袁老曾为耐盐碱水稻拟定了一个三年目标叫做“十百千”,即在2020年推动十万亩、2021年推广百万亩、2022年推广千万亩“海水稻”的种植,希望以此带动一亿亩的耐盐碱水稻种植。吴朝晖说话声音洪亮,袁隆平每次都称他“吴将军”,可而今,他再也听不到导师这样称呼他了。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纪念活动中,吴朝晖这样讲述耐盐碱稻的由来:2013年至2016年,吴朝晖当时在山东做超级稻的技术攻关工作,而耐盐碱稻则源于一个由青岛市有关领导、袁隆平、吴朝晖等人参加的座谈会。
青岛市有关领导当时向袁隆平提出,超级稻在山东其他地区都种得很好,但并没有在青岛种,青岛在海边,海水多,可不可以用海水来灌溉种水稻。吴朝晖当时觉得这不太可能,但袁隆平并没有马上提出否定意见,而是觉得可以一试。“吴将军,你不要怕,我们有强大的水稻杂交技术,我们有丰富的种质资源。”袁隆平告诉吴朝晖。
于是,袁隆平开始带领团队研究耐盐碱水稻,“很多事,你当时可能没想过来,但事后你就会为袁老师的高瞻远瞩感到震惊与自豪。当然,他特别强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随后,袁隆平制定了中国耐盐碱水稻的标准,并协调农业农村部开通了相关的审定通道,还在全国多个地区以及海外推广试验田,经过两三年的推广和种植,积累了不少产业化的经验。去年10月15日,经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组织各方权威专家机收测产,在当地引进种植的袁隆平院士耐盐碱水稻,亩产超过800公斤。该产量创造了袁隆平院士耐盐碱水稻在全国示范种植的最高亩产纪录。
“袁老师之所以这么多人敬仰,是因为这一辈子他在琢磨事情,不是在琢磨人。”吴朝晖说,“他给年轻人广阔的平台与丰富的机会;多次叮嘱学生要心无旁骛立身科研;用自己的乐观、坚韧不拔来感染学生。”
他以身作则下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对于吴朝晖的话,最感同身受的就要属中心的助理研究员李建武了。李建武肤色很黑,今年才34岁,是中心青年一代的佼佼者。他说:“我们做栽培工作的经常被人调侃,说我们"远看像种田的,近看像卖炭的,仔细一看是研究杂交水稻的"。”
2009年,湖南农业大学大四即将毕业的李建武正在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实习,那年3月,恰好遇到袁隆平下田查看水稻长势。李建武种的那块近两亩的实验田长得特别好,因此吸引了袁隆平的注意,他立即问身边人这块田是谁种的,于是,李建武来到了袁隆平身边。袁隆平立刻问了他几个水稻栽培方面的专业问题,李建武对答如流,这让袁隆平很高兴。2010年大四毕业后,李建武被破格招录进入湖南杂交水稻中心,成为一名研究人员,而彼时能进入中心工作的研究人员中不少都是博士学历了。
李建武说,他进入中心后,就跟随袁老师研究杂交水稻高产工作,参加亩产900公斤攻关,继而成为1000公斤攻关的负责人。“袁老师常说,书本和电脑里面是种不出水稻的。要种水稻,一定要下田。每年七八月最热的时候,也是稻苗生长的关键时候,袁老师总会每天亲自去田间看,有时一天去两三次。虽然是我负责那块田,但我感觉我去得还没袁老师去得勤。”李建武说,“下田这个要求,他以身作则。”
“我和袁老师相处了12年,他每次看到我的第一句话,百分之百的主题都是杂交水稻,”李建武说,“有一次碰面时他正在吃饭,二话不说就放下筷子,先让我们汇报工作。”这两年,由于身体原因,袁隆平出差次数少了,但他经常打电话问李建武试验田情况,特别是9月份试验田的水稻快成熟的时候,几乎每天打好几个电话来问。
而在待人方面,袁隆平也尤其关心李建武,“我刚进中心的时候很多事不懂,是袁老师悉心教导,给了我许多机会,信任我、支持我。”
李建武说,栽培工作又脏又苦又累,有时候也想放弃。但他想到袁老师几十年如一日都坚持下来了,自己这点苦又算什么,“现在,袁老师走了,我们会继承他的勇于创新、甘耐寂寞、乐观豁达的精神,接续他的"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想。”
他支持年轻人发展
“这将是一场集体的接班”
“我不是袁老的直接学生,是他的间接学生。但因为常年共事,他在生前认为我是他的直接学生。”和记者说起袁隆平,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罗赫荣眼泪顺着脸颊滑落,他和袁隆平从1984年就相识,1997年还曾参与筹办隆平高科A股上市。
罗赫荣说:“袁老师去世以后,我个人很悲痛。我难以平静、难以相信,从内心上讲,这是非常悲痛的事情。我对袁老师的感情很深,他是我们的导师、我们的领导,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要继承发扬他的精神,把悲痛转化到我们农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上来。”
罗赫荣对袁隆平最大的印象就是他支持年轻人,无论是否和杂交水稻相关,他都感兴趣,罗赫荣有一些研究也获得了他的支持,“很多年前,我和袁老师做了汇报,当时袁老师要搞远缘杂交。我的研究方法是用菰和水稻通过一种方法进行杂交。产生了很大的穗子,我们把他命名菰稻,菰属于禾本科的一种亚族,生长在洞庭湖区。我们做杂交后,一颗菰稻就能产生1000多粒穗子,袁老很鼓励我做这事。此外菰稻杂交之后,产生了很多后代,广东就成立了菰稻研究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谈到后来者如何“接班”,罗赫荣认为,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的集体大合作,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站在杂交水稻的层面上看,很难说现在有一个明确的带头人,这应该是一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的集体接班。”
像湖南杂交水稻中心的邓华凤、邓启云、曹孟良、李新奇等科技人员,都给一直在农科院负责科技创新工作的罗赫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袁老的儿子、儿媳在杂交水稻的科研方面都很不错。袁定阳是一个很内向的研究人员,但又有思想,我去年曾经带他到我的实验田里看过,他还能够说出很多独到的见解来。袁定阳是个能干事的人,他的爱人也是湖南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
罗赫荣认为,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水平已经很高,如果还要从高产再进一步高产,难度已经相当大,现在的思路是进一步高产高质,“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就必须把产品变成商品。如今,一些农民不愿意种田,是因为米没卖到钱,我们必须要抓产业化,第一就是要有好的品种,能卖出去、受市场欢迎;第二是要将好品种因地制宜,采用好的种植方法,才能种出好的产品;第三是创造好的品牌,最终促进产品的销售。这样才能形成全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让农民致富的目的。”
新闻推荐
这家让鸡蛋变“土”公司要上市广州智特奇一年卖出超2亿元着色剂
视觉中国供图羊城晚报讯记者丁玲报道:蛋黄颜色深就是土鸡蛋?事情可能没这么简单。根据此前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