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8道渡口下月起正式停运 渡口故事多 街坊多不舍

信息时报 2021-05-22 01:18

位于大学城的穗石渡口,乘客们骑着电动车进入候船。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韩春华 黄骆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韩春华 徐敏

近日,番禺区决定撤销石楼镇观龙渡口、三沙渡口、沙北渡口,小谷围街南亭渡口、穗石渡口,洛浦街下北渡口、西一渡口,大石街大兴渡口共8道渡口。6月1日起,这些渡口将正式停运。对此,番禺区交通运输局解释称,包括公交、地铁、便民服务车等交通工具日益丰富,市民出行具有多样化选择,渡运已不再是必要选择。据悉,这8道渡口撤销后,番禺区仅剩新造渡口、清流渡口、前锋渡口3道渡口继续运营。

消息发出后,引起了番禺居民的热切关注,不少人倍感惋惜。昔日的渡口见证了番禺的发展变迁,今后将成为番禺街坊心中难忘的记忆。

历史

曾有渡口152个 如今仅剩11个

番禺区水网密布,水道交错,渡船曾经是番禺街坊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据1995年《番禺县志》的记载,上世纪80年代末,在番禺就有渡口152道,渡船370艘。与广州中心城区交界的大石、洛溪,与顺德交界的钟村、沙湾、榄核以及珠江出海口的石楼、东涌等,渡口渡船尤其众多,是当地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设施。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道路桥梁的飞速铺延,乘船过江之人日渐减少,乡镇渡口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018年,番禺区曾经公布现存的一批渡口渡船基本情况,其中包括12个乡镇渡口及1个公路渡口。至今年5月,番禺境内仅剩11个渡口仍在运营。近日,本报记者连续走访多个乡镇渡口,了解它们的故事。

西一渡口

往来番禺海珠,最多时每天数千村民乘船

沿着洛浦街西一村工业路直行不远,就能看见路边的电线杆上挂着一个蓝色招牌,上面写着:往广州码头。顺着指示箭头走进一条小巷,西一渡口候船亭就出现在眼前。据了解,该渡口每天早上5时45分第一班船开往石溪,末班船则在晚上7时45分返回西一,一天运营14个小时。候船亭的小黑板上,手写着乘船提醒和发船时间,而贴着渡口停运消息的通知,已被前几日的雨水冲刷得有些模糊。

下午4时,记者在码头看到,已有三五成群的村民骑着电动车在大榕树下等候。等渡船慢慢停下时,渡口老板郭伟明熟练地放下艞板,把缆绳拴在船柱上。船上的人依次走出,岸边的人鱼贯而入,郭伟明每天看着这样的景象,来来回回不少于30趟。

“我承包这个渡口已有30多年了,开船的船夫比我还久,他在这里干了40年。除了刮台风,我们每天都在船上度过一大半的时间。”郭伟明说,以前每天乘坐渡船的村民有三四千人,近些年逐渐减少,尤其是石溪村附近工厂搬迁后,每天的乘客缩减至八九百人。“大部分都是住在南浦的村民,他们有的是在海珠工作的上班族,有的是本地村民拿自己种的菜乘船去市区卖,更多的是附近加工厂的工人去中大布匹市场拿货。”

面对即将停运的渡船,乘客陈先生还有些不知情,“要关了吗?那就麻烦了。”陈先生是一名来穗人员,2020年10月搬到西一村居住,在老乡的告知下,他得知可以乘渡船到河对面的石溪,每次便骑着电动车花3元钱坐船“过海”。

“我在中大布匹市场做工,每周要过去三四次,坐船又便宜又快,下了船只要10多分钟就能到中大,比开车走陆路方便很多。”陈先生说,“感觉今年比去年人要多了,尤其是下午五六点,对面石溪回来的人很多,基本上都能坐满一船。你看,现在都站了好多人。”顺着陈先生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码头上已有十几二十人在排队,大家推着自行车、电动车,有的还拉着布匹,车头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料样板。然而,在船停船开之间,西一渡口即将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

新闻推荐

广州地铁十八号线首通段完成逐级提速试验

新快报讯记者李佳文通讯员林佳唐国立报道5月20日上午10点,经过20多个小时的连续测试后,电客车稳步停入陇枕停车场,标...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