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碳有成本、卖碳有收益、投资有回报” 南沙营造优质气候金融圈

南方日报 2021-05-21 08:05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透露,生态环境部正在组织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地方试点的遴选工作,南沙区正积极申报国家首批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

记者昨日从南沙金融局获悉,南沙正通过构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多方强化人才科研实力、推动跨境金融投资创新,营造优质气候金融圈,探索气候投融资的“南沙模式”。

重构区域能源保障体系

记者南沙区获悉,该区已开展了《广州市南沙区综合能源规划》的编制工作,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可燃冰、氢能、储能等产业化发展,重构南沙区、广州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保障体系。

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南沙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年累计下降24.84%。经初步摸查,南沙区内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拟在2021年开展的绿色节能改造项目已达16项,项目总投资额达10.36亿元,预计可年节约75120吨标准煤,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260吨。

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开展红树林碳汇开发和生态价值实现方案的研究工作。依托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对碳汇减排量在生态补偿平台签发并登记,将南沙红树林湿地碳汇交易收益用于湿地保护、红树林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科普等,遵循“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推动社会资金投入红树林保护修复,实现“买碳有成本、卖碳有收益、投资有回报”的逻辑循环。

集聚绿色金融服务机构

近年来,南沙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金融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为目标,贯彻落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任务,累计落户金融类企业超6500家,其中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3家,近30家银行分支机构,融资租赁企业2200家,股权投资机构超1600家,近三年8家区内绿色企业获得绿色贷款合计超过13亿元。

同时,广州期货交易所在南沙区的正式落户,将服务于绿色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建设;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落户南沙,正在推动绿色增长小镇的建设工作,将集聚一批绿色金融服务机构落户南沙。

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6届年会上,南沙金控、大地资本、绿融投资三方签约,启动广州南沙国际绿色技术创新基地建设,于2020年5月落地南沙,并为基地拟引进的技术设立专门产品展示区、企业文化区和技术交流区,拟打造成绿色科技、金融和技术交流中心。

2020年11月,国际金融论坛(IFF)第十七届全年年会首次在南沙举办,通过绿色金融峰会、“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颁奖仪式等系列活动,助力深化绿色金融领城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南沙金融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500亿贷款支持南沙气候投融资服务

作为国家级新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已开展自由贸易账户、跨境双向人民币融资、跨境结算、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等跨境金融先行先试政策,已有12家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QFLP)落地南沙区,目前还有拟设立QFLP企业正在对接。

南沙气候投融资基础也得到更多机构关注。

目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及10多家中科院系科研机构已落户南沙,多名长期从事气候投融资相关研究的学者为南沙区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提供智库支持。今年1月25日,南沙区举行“十四五”期间首场大型集中签约活动,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与南沙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气候投融资合作协议,拟新增500亿贷款规模支持(其中新增200亿元专项信贷规模倾斜,专项用于气候及绿色产业),为南沙区及区内企业、产业园区提供各项综合金融服务,并支持南沙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建设、城市更新改造,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金融科技。

南方日报记者柳时强

新闻推荐

南沙营商环境总体改革成效与全面深化营商环境改革2021年工作要点发布南沙将重点建设港澳规则衔接示范基地

4月21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发布了南沙营商环境总体改革成效与全面...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