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忠粉到朋友 一路共同成长
李艳月
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高级心理老师
忠实读者
一句话祝福信息时报:
希望信息时报越办越红火,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希望信息时报保持贴近民生这个优势,报道更多我们老百姓喜爱的新闻。
从读者,到受访者,再到受益者,李艳月与《信息时报》相识,不知不觉已有20年。“信息时报这20年,其实跟我工作年限也差不多,一路走来,大家真的是老朋友了,很有缘。”
1999年,大学毕业后的李艳月进入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年代,逛报摊儿是她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说起对《信息时报》的第一印象,李艳月至今记忆深刻,“还记得是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报摊上开始出现了印有"狮子头"的报纸,标题和内容非常吸引人,很新潮又亲民,渐渐地成了忠实读者。”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面对学生的不接受、同事的不理解、社会的不认同,“破壁”是唯一出路。李艳月开始联合邻校同行老师,共同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李艳月从《信息时报》读者身份转变为受访者。
“最初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其他媒体对这些话题可能没那么大胆发声,但是《信息时报》很早就有记者来观摩我的课堂,进行持续的报道。”李艳月对此非常感慨,《信息时报》是一个先锋,能够冲出去,就像我们做心理教育一样,是必须要去做的。
2008年,李艳月遇到了职业生涯的又一次挑战,“那时候,我给高中孩子上过一节选修课,从对异性的好感到自我保护,《信息时报》的记者进行了客观的报道,当时社会上形成了两大阵营,一方认为这样会教坏孩子,另一方认为可以很好地引导孩子,学校和我个人压力非常大。”
令李艳月意想不到是,很多认真看过新闻报道的同行,以及教过的学生和家长主动找到她探讨:“原来性教育这么重要,澄清了一些误解和看法。”在李艳月看来,虽然社会有所议论,但是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引导,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非常有意义,“感谢《信息时报》一路同行,受益良多”。
“希望《信息时报》未来报道更多我们老百姓喜爱的新闻,举办更多让我们老百姓受益的活动。” 李艳月对下一个20年充满期待。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漫
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广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采用循环冷却工艺受访者供图羊城晚报记者汪曼一拧开水龙头,水就“哗哗”地流出了,如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