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地图中 感受沧海桑田之变

羊城晚报 2021-05-10 13:07

18世纪英国人绘制的广州古地图

文/羊城晚报记者施沛霖图/藏家提供

●受访嘉宾:梁基永

中山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广东文献研究者、青年收藏家、书画家

在广州西关长大、有家学渊源的梁基永,多年来醉心于收藏与研究广东地方文献,近年著作颇丰。基于梁基永收藏出版的《广州图书馆藏仪清室广东文献图录》,分经史子集和民国书目五大类介绍了413种明清和民国时期在广东刊刻、收藏的珍稀古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梁基永仪清室藏明清稿钞珍本丛刊(全13册)》,则收入梁基永藏明清珍本图书三十六种。谈起自己读书的风格,梁基永说自己受收藏家、文献学家王贵忱的影响最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第一手材料去读书与治学”。而广州古地图,也是梁基永情有独钟的一个收藏方向。

“看着古代的广州地图,想象现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古时候是怎样的,令人心生感触。对照古地图,广州有些地名还保留着,有些已经消失了,所谓沧海桑田,莫过于此。”梁基永说。

谈到广州城市的发展,他告诉记者,从唐宋到清代初年广州城市边界没有太大变化,因人口少,人们基本在城市中心活动,不出城外。清初,之前还是一片烂泥地的西关开始发展起来了。到了民国初期,广州城市才开始向东发展,从大东门向外拓展。

“从唐宋时期到清中后期,广州在世界上都有很高的城市地位,在我赠送给广州图书馆的一幅地图中,英国人把广州称为TheGreatCity,当年它的地位就像今天的纽约,是世界贸易的中心,也是西方人最熟悉的中国城市。”

在广州土生土长的梁基永,言语间无不透着对广州这座城市的热爱。二十多年来,他在收藏广东地方文献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与收藏广州古地图,收藏足迹踏遍欧洲、日本和美国。早到明代嘉靖年间的广州地图、晚至上世纪50年代的广州地图,都被他如获至宝地收入囊中。

2013年,受其师王贵忱的影响,梁基永将他珍藏的四十多种广州古地图捐献给广州图书馆,这批捐赠的藏品约占了他的古地图藏量的一半。

在多年的收藏历程中,梁基永也碰到不少逸闻趣事。其中令他印象最深的一张古地图,是由美国人测绘于道光初年的一张广州古地图,数年前在香港一次古地图展中,此地图以25万港元的高价出售。因价高,当时梁基永放弃了收藏,但多年后依然念念不忘。“价格虽高,却物有所值,因为它非常罕有。”梁基永说,这张古地图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测绘方式。由于当时广州城不对外国人开放,测绘者为了知道城里的具体布局与细节,派遣了多队中国人进入城中,这些人按照测绘者的要求,各自记录下不同区域的地形地势、街道建筑等,测绘者最后将众人的笔记作了汇总,“隔空”绘下了这张清末广州城区地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进入了广州城,意外地发现这张地图与真实的广州城区状况非常接近,可见此地图的准确程度极高。

近年在民间收藏圈中,古地图、老地图藏家和爱好者越来越多,梁基永提醒藏家们,由于古地图的价格近年有所上涨,作假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手绘的地图,收藏时要十分审慎。

新闻推荐

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助推关键技术突破 超高清视频迎来黄金期

(记者苑伟斌)随着5G商用和超高清显示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国超高清终端产业格局不断完善,市场覆盖率持续提高,有望在2021年开启超...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