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村鸡饭:牵动增城人乡愁的美食
本报讯(记者李诗敏 文/摄)民以食为天,但凡提及朱村两个字,很多人立马会与“丝苗米、鸡饭”这两词儿搭上关联,而“朱村鸡饭”已然成为朱村的地标美食,朱村人常用“好米做好饭”来形容鸡饭的特色。
在朱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清末年间,朱村有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十年寒窗苦读后将出门赶考。四邻街坊一副热心肠,筹钱送他去赶考。临出门,母亲为答谢众乡邻,将家中仅有的几只鸡宰了请大家吃。由于家里贫困,饭菜不够,她心生一计,将鸡肉全部切碎,加上酱油葱花调拌,然后放在煮开了的大锅米饭上焗闷熟。米饭煮熟后散发出浓郁的鸡肉香味,一大锅米饭让大家吃了个饱。就这样,朱村鸡饭由此诞生……
因朱村鸡饭的鸡肉鲜嫩、饭粒清香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堪称朱村一绝,其传统技艺在2020年7月被列入增城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项目传人黄银香制作朱村鸡饭已有34年历史,她告诉记者,朱村鸡饭有一套严格的操作规范:原料须纯正,选用增城农家走地鸡、朱村特产正宗丝苗米和纯正花生油;工艺须精准,精确掌握米和水的比例,严格控制煮饭过程中各阶段的火候,把握好放鸡肉焗饭的准点时间,调准各种调味料的分量;味道须纯香,米饭煮至收水后,放入鸡肉和米饭要混在一起煮焗。“这样煮出来的鸡饭才能达到鸡中有饭香,饭中有鸡味的效果。”黄银香说。
记者留意到,上桌前,黄银香把鸡肉和饭分开装盘,让鸡饭既美观大方,吃起来又方便。另外,鸡饭因加入适量酱油调成了金黄色,香喷喷的鸡肉色泽金黄,葱苗翠绿,秀色可餐。
黄银香表示,“我的手艺是跟长辈学的,现在我儿子也基本学会了,也算有了传承。”黄银香认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文化代表的已不只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系列的制作工艺和社会活动,这里面也有增城人的乡愁。
新闻推荐
赵国生主持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增城区调研有关精神 抢抓发展机遇 推动增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姚玉函)昨日下午,区长赵国生主持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增城区调研有关精神,研究推进相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