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南迁广州,旧址在昌兴街 《新青年》与广州的故事

信息时报 2021-04-26 01:20

介绍昌兴街的铭牌。 越秀区昌兴街26号和28号是《新青年》杂志南迁广州的旧址。 如今的昌兴街。 昌兴街以开设大新公司的华侨蔡兴、蔡昌两兄弟的名字命名。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

广州作为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城市之一,处处都有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足迹和红色故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沿到共产主义的传播,从工人运动的风起云涌到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广州城区的寻常巷陌中,中共三大会址、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华全国总工会会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一处处旧址、遗迹,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愈加弥足珍贵。

即日起,在广州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指导下,信息时报推出“追寻身边的红色印记·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系列报道,透过百年前的阳光,探访铭刻在广州历史上的那些红色印记,寻找这座城市的红色血脉,那是一个个不灭的红色火种,一座座精神信仰的历史丰碑。让我们一起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玉琴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胡瀛斌 实习生 卢熙阳

中山五路昌兴街现在是一条窄窄的小巷,里面聚集着美发店、煲仔饭、钟表商店等最具有广州街坊特色的小店,但是这条街的26号和28号却有着不平凡的身世。它们曾经是《新青年》社南迁后的旧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近5年的《新青年》,都是从这里出版的。早期的共产党人通过《新青年》,在广州宣传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作斗争。

《新青年》被迫南迁到广州

说起《新青年》,凡对中国现代史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它是20世纪初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革命杂志,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1916年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由陈独秀主编,它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6年底,《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李大钊、吴虞、刘半农、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撰稿人后,刊物逐渐获得广大知识分子和群众的欢迎。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影响下,《新青年》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刊物。

1920年下半年,《新青年》再次迁回上海编印,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公开宣传的机关刊物,与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的各流派进行了理论斗争,对思想上准备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因上海法国巡捕房查封,1921年4月1日,《新青年》被迫南迁到广州。从此,《新青年》开始了它与广州的故事。

根据史料记载,《新青年》社南迁广州,与陈独秀到广州来有关。

1920年12月,应陈炯明邀请,陈独秀来广州担任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4个月后,《新青年》社迁到广州,《新青年》第八卷第六期出版,继续宣传革命理论。虽然1921年9月,陈独秀离开广州,但是,《新青年》仍然留在广州。

在广州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青年》迁址广州,做了哪些事情呢?最重要的一点,是与无政府主义作斗争,宣传马克思主义。当时,在广州,无政府主义的传播早于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把工人受压迫剥削的根源归咎于政府,声称要打倒一切政府和权威,强调个人的绝对自由,要“自创一格无牧师、无皇帝、无总统、无法官、无狱吏、无警察管辖和无寄生虫之社会”。这些主张在当时的广州泛滥一时,1920年还建立了名为“广东共产党”的无政府主义组织,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大障碍,使一些青年受到蒙骗,误把无政府主义当作最革命的理论,分不清无政府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面对这种情况,陈独秀通过在广州出版发行的《新青年》以及《广东群报》《劳动与妇女》等刊物,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还通过讲演、书信等形式,在自由、革命道路、生产与分配、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社会组织、国家政权等问题上,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并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界限,使一些一度受到无政府主义蒙蔽的革命青年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

为上海革命刊物打掩护

1923年6月,《新青年》改组成季刊,仍在广州出版,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理论性机关刊物之一。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理论性机关刊物之后,《新青年》宣传了在革命迅速开展时期的路线和策略,贯彻了统一战线的方针,并大力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对反动的实用主义思想展开了深刻的批评。

此外,《新青年》南迁广州还为当时上海的革命刊物出版打了掩护。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之后,为了指导全国革命运动,需要出版宣传刊物,1921年9月在上海创办了人民出版社,大量出版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但是,由于当时上海的政治环境非常恶劣,中共中央局和中共广东支部研究决定,把上海秘密出版的刊物,封面印上“广州人民出版社印行”,发行地点也印上“广州昌兴街26号”或“广州昌兴街28号”字眼,以掩敌人耳目。

旧址周边已成城中繁华之地

作为现代中国革命史上最重要的杂志之一,《新青年》由1915年开始创刊,中间几经变动,直到1926年最后停刊,前后共存在了10年以上,在这10年中,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阶段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阶段,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并掀起了规模巨大的国民革命运动。《新青年》是这10年中思想运动的主要中心。

而这10年中,《新青年》有5年多在广州出版,可以说,《新青年》当年的出版,广州功不可没。

如今,《新青年》社广州旧址的两幢楼已经改建成为两层的民宅,一楼是一间服务街坊的理发店,二楼住着居民。2002年9月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住在这里或是在这里经营生意的店主,大多是租住或租用在这里,并不知道这栋普通的两层楼曾经有这么不平凡的身世和故事。但与昌兴街相邻的北京路早已成为广州城中最热闹的地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新闻推荐

谭秀江: 当前公共艺术更多缺乏地方文化精髓

■广州某创意园的公共艺术,曾是网友打卡网红点。■南昌八一大桥建于1997年9月。大桥外型雄伟壮观,巍巍高塔与两岸高楼对...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