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秀江: 当前公共艺术更多缺乏地方文化精髓

新快报 2021-04-25 00:57

■广州某创意园的公共艺术,曾是网友打卡网红点。

■南昌八一大桥建于1997年9月。大桥外型雄伟壮观,巍巍高塔与两岸高楼对应。南岸桥头石雕黑白双猫,北岸桥头铸铜双狮,曾在网络上引起讨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与艺术品的互动早就突破了物理的现实空间,而转变为现实空间与影像虚拟空间并存。尤其是受疫情的影响之后,当暂时不倡导人们过多地聚集的时候,人们的视线转移到了网络空间,直播的、视频录制的或者人机交互的多种形式。创作公共艺术不再像以前单一地考虑人们在现场的感受,还要考虑网络渠道上世界各地网友的感受。在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谭秀江看来,“这是公共艺术在新时代最大的一个裂变,这对艺术家要求无形中变得更为苛刻,或者受众的审美也变得更挑剔。”同时,在谭秀江看来,目前公共艺术潜能远没有凸显,艺术家才能也没到全面呈现的时机。

■收藏周刊记者梁志钦

公共艺术不能太冒进

需要雅俗共赏的条件

收藏周刊:您观察到的公共艺术情况如何?

谭秀江:可以说,国内公共艺术的潜能远没有凸显出来,艺术家的才能也还没有到全面呈现的时机,这也有不少深层的原因,公共艺术首先不能太冒进,它需要具备雅俗共赏的先决条件,民众的接受性与代入感变得非常重要。可以说,我们现在所能见得到的在街头巷尾摆着的作品,几乎很难称得上艺术,或者我并没有把他们当作艺术来看待。

收藏周刊:那在您看来,存在公共艺术这样一个概念吗?

谭秀江:当然存在。在欧洲古希腊、文艺复兴等不同时期的很多作品,包括壁画、雕塑都是公共艺术。包括米开朗琪罗的天顶画《创世纪》,雕塑作品《大卫》,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等等。

收藏周刊:那我们古代建筑门口那些石狮子、石鼓,算公共艺术吗?

谭秀江:那也算。只是当时没有这个叫法。

公共艺术强调参与性与互动性

收藏周刊:您感觉现在的公共艺术与以前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谭秀江:公共艺术强调的是参与性与互动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与艺术品的互动早就突破了物理的现实空间,而转变为现实空间与影像虚拟空间并存。尤其是受疫情的影响之后,当暂时不倡导人们过多地聚集的时候,人们的视线转移到了网络空间,直播的、视频录制的或者人机交互的多种形式。创作公共艺术不再像以前单一地考虑人们在现场的感受,还要考虑网络渠道上世界各地网友的感受,这是公共艺术在新时代最大的一个裂变,同时对艺术家要求也更高了,以前民众观看公共艺术基本局限在现场的几个角度,但是现在无人机航拍技术流行之后,可以无死角地观看并互动,这对艺术家要求无形中变得更为苛刻,或者受众的审美也变得更挑剔。

收藏周刊:现在公共艺术存在些什么问题?

谭秀江:现在的公共艺术更多的是缺乏表现所在地方文化精髓的态度,更多的是硬性的嫁接,公共艺术实际上是一种情景重构的艺术形式,它的出现是要告诉周围的人,这里的文化过去的样子以及对未来的构想,因此,如果没有足够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做不好公共艺术的。

公共艺术在中国

象征意义比艺术价值重要

收藏周刊: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丑的建筑?

谭秀江:负责批准这些项目的人,大多不具备基本的审美素养。而设计或者创作这样建筑的人,多来自国外,而建筑本身则是他们对国内某些地方文化的理解。因此,出来的结果容易水土不服。

正如维特鲁威所说,最好的建筑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这就是我们的木构古建筑千百年都这么和谐的原因。因为这些木材都是地里长出来的。欧洲上千年的建筑也一样,他们主要用石头,因为那边很多地方盛产石材。而今天,几乎都用钢筋混凝土代替,而这些总让我们感到突兀,因为这都是工业化之后的产物,是人工图方便快捷而被广泛使用的材料。因此,出来的效果始终很难跟大自然相融合。

对于生态资源的利用,北欧是做得最好的,尤其是北欧的民居,并非那里的地标建筑,这里有个关键,就是当地政府与建造者的契合度问题。

收藏周刊:还有一个现象,现在每个城市的CBD几乎都趋同了。

谭秀江:现代建筑,在利用钢筋混凝土以及铝合金这样的材料上,的确已经有了成熟的模式。而且建筑外形也趋于几何形体,更多的就是一个方盒子、圆柱体。女建筑师扎哈的作品会好一些,她还会利用当地的自然界的元素来设计,成本会很高,但她的作品,往往在美的形式上容易被同行认可。

无论是西方的《建筑十书》还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式》,都可以说是建筑的过去式,不得不承认,这些建筑样式跟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确实存在巨大的差异,现在稍微有一点野心的建筑师,几乎都不会再考虑跟这二者联系太紧密。毕竟无论是西方古罗马时期的建筑,还是我们古代的建筑,标志性都太强了。如果要用,基本直接搬过来复制就好,比如某社区是罗马风,某社区是希腊风等等。如果要想从这里面找到一些突破,那是很难的,可以说,传统中的经典都是用来遵循的,而不是突破的。

收藏周刊:对“广州圆”的评论曾众说纷纭,但也有不少人说越看越顺眼,您怎么看民众的审美变化?

谭秀江:这个建筑造型本身,并谈不上艺术可言。一开始人们觉得丑,主要是从艺术的角度评价,现在慢慢接受了它与周围环境的存在,尤其有一点,它被引申的寓意暗合了民众求发展,甚至致富的意愿,“大铜钱”“大金钱”成了它在民众谈话中的代号。这一点很重要。这是我们国内的公共文化的特别之处。无论是古代的石狮子也好,或者屋脊的一些装饰也好,几乎都有特别的寓意,可以说,在国内,公共艺术实际上很多时候跟民俗文化是离不开的。一件作品如果跟民众那种“趋吉避凶”的心态不吻合,那就很难为民众一致接受,也可以说,公共艺术在中国,象征意义比艺术价值更重要。

简介

谭秀江

1985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外语系,199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先后获学士与硕士学位;1998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古建维护与缮修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2年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威尔士建筑学院(建筑环境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

新闻推荐

西方古典哲学与美学,都源于康德那座山

■王松柏(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美教系副主任,德国德雷斯顿造型艺术学院博士)“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是我住过...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