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红色矩阵” 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 广州市以“三个加强”确保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出实效

广州日报 2021-04-10 04:27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通讯员穗祖轩

流动党员流动性强、分布范围广、个体差异大、学习集中难,如何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细走实?广州市加强双向共管、平台共建、课程共享,通过融合基层学习阵地,创新“线上+线下”“教室+田间”“学习+实践”等多种教育形式,打造“红色矩阵”,确保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不掉队”。

双向共管: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管

市委组织部介绍,广州已构建起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工作机制,推动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镇(街道)、村(社区)、项目工地、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和工业园区等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主动联系流动党员就近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史教育,提升流动党员的归属感。

白云区,通过设立455个流动党员登记服务站、50个登记窗口,全面掌握流动党员基本情况、从业类型、组织生活等信息,推动成立25个流动党员党支部,支部班子成员定向结对若干名流动党员,引导流动党员及时跟进学。

平台共建:打造“城市15分钟党群服务圈”

为立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广州着力打造“红色矩阵”,推动镇街党校、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教育基地融合建设,发挥“小阵地大作用”,激发有温度、聚人气的党群“磁场”效应。市委组织部介绍,“红色矩阵”呈现出“三学”特色——

一是镇街党校“专题学”。发挥全市镇街党校教育培训基层党员主阵地作用,例如3月印发2021年度镇街党校业务指导意见,镇街党校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做到每年有计划、每月有培训、定期有专题,将流动党员纳入教育范围。

二是党群服务中心“就近学”。全市建成使用2759个村(社区)、176个镇(街)党群服务阵地,打造“城市15分钟党群服务圈”,鼓励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学习。

三是党员教育基地“特色学”。广州依托30个市级党员教育基地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学堂”,挖掘展现了一大批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的党史故事,编印《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手册》,方便流动党员按图索骥开展学习教育。

课堂共享:创新“线上+线下”“教室+田间”等方式

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背景各异,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这是党史学习教育能否出实效的关键所在。广州为此创新“线上+线下”“教室+田间”“学习+实践”等多种方式,推动优质党史学习内容共享,增强学习效果。

一是创新“云课堂”。市委组织部在“红棉璀璨”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史教育”专栏,推送中组部“党史百年天天读”节目内容、“红讲台”红色故事、全市学习动态,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

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党史教学,广州全城动员:3月22日,全市组织流动党员通过远程教育平台集中学习收看《榜样5》;越秀区依托52处红色史迹,打造网上AR展馆,开展“线上红色史迹点打卡活动”,让流动党员足不出户实现远程参观、远程听讲。

二是办好“流动课堂”:越秀区组织新时代越秀先锋宣讲团、百姓宣讲团、越秀理论宣讲服务总队等10支宣讲队;南沙区借助“讲学快车”“湿地讲学船”“红色巴士”“党建大喇叭”等宣传载体,利用晚上、周末等时间深入到流动党员集中居住的社区开展党史宣讲;荔湾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巡展。

三是打造“实践课堂”:广州结合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广泛发动流动党员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党旗添光彩”实践活动,认领群众微心愿、参与社会微公益、助力治理微项目,在为民服务中厚植人民情怀。

新闻推荐

这群广美教授,用53幅丹青将美传递给未来

展览现场学校供图羊城晚报讯记者孙唯、实习生卢超情、通讯员江粤军报道:4月2日,“丹青育美——广州美术学院育美...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